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型归纳及解题策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 、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现结合07年各省市高考试题和模拟题谈谈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一、要建立正确一种的解题模式1.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2.要养成认真、细致、严谨的解题习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会灵活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例如:淘汰法、定量问题定性化、整体思维法等。
二、要注意掌握两个微弱观念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电离的过程是可逆的、微弱的,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对于多元弱酸-+-HS +H ,H 的电离,可认为是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在S 的水溶液中:H S HS 222-+S+H ,++-2---。
c(OH >c(S)H)+OH ,则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c(HS >) O H 22.盐的水解平衡在盐的水溶液中,弱酸根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水解平衡。
在平衡时,一般来说发生水解反应是微弱的。
多元弱酸根的阴离子的水解,可认为2-+COHO 是分步进行的,且依次减弱,以第一步为主。
如在NaCO 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是:2332++--2----- )。
>c >c(OH ()>c(HCOHCO+OH +,HCO +HO HCOOHH ,则c(Na)>c(CO))3322333 三、要全面理解三种守恒关系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电荷守恒:1 相等。
++2--++-cc )(Na(H)+2n(CO))+n(OH +)推出:n(Na 例如:NaHCO 溶液中:n(H)+n(HCO)=333-2--ccc )(HCO))+2(CO +=(OH 33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2.物料守恒: 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2+cccc )CO +=11n(C)n(Na 溶液中例如:NaHCO):=:,推出:(Na)(HCO)(CO)+(H 32333. +)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 +-2-为失去质子后的、COCO 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 、例如:在NHHCO 溶液中HOOH 、H 3332433产物,+-2-ccccc )(OH 。
)+)+(HCO)= (NH)+ 故有以下关系:(CO(HO 32333以上三种守恒是解题的关键,对于这一类题的如何切入、如何展开、如何防止漏洞的出现等只有通过平时的练习认真总结,形成技能,才能很好地解这一类型的题。
四、要熟悉常见题型与对策1.单一溶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①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溶液+2--c cc )。
(OH(H))=2+(SO 对策:只考虑电解质的电离与水的电离。
如HSO 溶液中,442② 弱酸或弱碱溶液+-2-ccc ))(H >)>(HPO(HPO 对策:只考虑电离。
如在HPO 溶液中,要考虑它是多步电离:434423-c)>。
(PO 4③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2cccc(HCO>。
(OH对策:考虑弱酸根的分步水解。
如在NaCO溶液中(Na)>)(CO)>)3332④酸式盐要考虑电离和水解谁为主+c)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NaNaHSO、NaHPO溶液呈酸性,如NaHSO对策:a.电离为主的3342-2-+-cccc)(HSO>)) (H>)>(OH>(SO33+c)呈碱性如NaHCO(Na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水解为主的NaHCO、NaHPO、NaHS溶液,b3423+--2-cccc H) (CO>>(HCO)>)(OH>)(33 ( )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例107年福建)在Na2+++---2-2-)+c(OH)+2c(S=c(HS) B.c(Na)+c(H>A.c(Na)c(S))>c(OH)>c(HS-)++-2---)+ 2c(H) + c(HSS).c(OHc(H)c(Na C.)=2c(HS)+2c(S=)+2c(HS) D22【解析】本题属于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依上述对策结合守恒关系--2-),c(OH>)c(SAOHA知:中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第一步为主,后面一步仍然有出来,所以错。
B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根据物料守恒可得,D根据质子守恒可得出。
A【答案】.【点评】充分利用三个守恒,解题熟练了,这类题目就可以提高成功率。
【迁移·体验】1.(07江西)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OH )>c)>c(OHH) B.c(NH()>cA.c(Cl()>c(NHH)>c (Cl)>c(44-++-+-+-) c(c(HOH D.c(NH()=cC.c(ClCl)=c(NH)>)>c(H)=c(OH)>)442.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cc)=Cl(H对策:①首先考虑电荷守恒,如盐酸和氨水混合,谁过量均有((NH))+4-c)(+OH②然后考虑离子间的反应;③再次酸、碱混合时考虑是完全反应还是一种过量;④若是等物质的量混合时要考虑是电离为主还是水解为主Ⅰ CHCOOH与CHCOONa,NH·HO与NHCl 溶液混合电离大于水解43233Ⅱ HClO 与NaClO,HCN与NaCN溶液混合水解大于电离【例2】(07年高考理综四川)在25 ℃时,将pH = 11的NaOH溶液与pH = 3的CHCOOH溶3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cccccc)(OH(H)A.) = (Na+) = (CH(CHCOOCOO)+(CHCOOH) B.333+--+-++-cccccccc) ))>) D.>(CHCOO)C.>(Na)>(H(CHCOO)>(Na(OH(OH)>(H33【解析】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pH=11 的NaOH 溶--3-1+-3-1cc,因此将pHL溶液中=(H)=10液中11 (OH的)=10mol·molL·的,而pH=3 CHCOOH3-+恰好完全反应,与二者溶液中已存在的OHH=溶液与pH3 的CH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NaOH 3又因为CHCOOH是弱酸在溶液中并没有完全电离,因此随反应的进行CHCOOH又会不断的电离生33++c)>因此溶液中(H,,也就是说而这反应后混合溶液中任存在大量的CHCOOH成H即溶液显酸性。
3--+++cc cccc(CH (Na选项是正确的。
其中DB选项应为CO(H(OH)==),且(CHCOO)>)+(Na),即33一-c ))+O。
(OHD【答案】【易错提醒】对于二者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错误而错选其他选项。
10 m草酸是二元中弱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常温下,向(07年高考理综天津)】【例311--溶液体积的增加,溶L0.01 mol溶液中滴加LL 0.01 mol·O NaHC·溶液,随着 NaOHNaOH42( )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2-1cV 10·(NaOH) = 0时,L(H mol) = 1×A.--+2ccVc(HCOO10 mL时,不可能存在 ) (Na)) = 2+B.(C(NaOH)<4224+-7-1cV L时, mol(H·) = 1×C.10(NaOH) = 10 mL--+2ccVc(HCO ) )(Na)>>(CD.O(NaOH)>10 mL时,4422【解析】本题以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了考生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的比较方法的-+Vc(H(NaOH) = 0,HCO所以不能完全电离产生H时,掌握程度。
由于草酸是二元中弱酸,故42++2-2-1+--ccccc(O(HC)+2)+,A项错;根据电荷守恒关系有O(Na)+(C(H)) <1×10=L mol·O4242-2-V水解而呈碱性,OC错;当NaHCO与 NaOHH 恰好完全反应,因),当C(NaOH) = 10 mL时,4224+-2-ccV水解是微弱的,项不正确;由于C(OHO(NaOH)<10 mL时)(H时,由上述关系知) = B42 --+2cccV(HCO>O )>10 mL时,的关系正确。
(Na )>)故当(C(NaOH)4422【答案】D【迁移·体验】2.(07年高考广东化学)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cccc(HCO2(H)=) (HCO))+A.0.1 mol/L NaCO溶液:+(OH33232+-cc)(NH(Cl )B.0.1 mol/L NHCl溶液:=44+-+cccc>(H)>)(CHCOO)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Na3-)(OH-+cc) (Na(NO5的混合溶液:)=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3(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3.(07年高考江苏.+---1ccc).1 mol·L) = (OH HCOOH溶液中:(H(HCOO+)A.0++--+122 cccc)(Cu)(NH)>)LB.1 L 0.1 mol·的溶液中:) CuSO·(NHSO·6HO(H(SO>>4422444-c)(OH>---1++-2cccccc(OH))+)+)(H(CO)+(HCO) = +.C.01 mol·L溶液中: NaHCO(HCO(Na32333+-cccc(H)混合后的溶液中:(X(Na>)>(HX)>和弱酸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HX+-c))>(OH4.(07年海门)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c(OH)>c(H10mL0.1mol/LA.10mL0.1mol/L氨水与盐酸混合:c(Cl)>c(NH4+--+) )>c(H)>c(OH10mL0.1mol/LNHB.)=c(Clc(Na溶液混合:5mL0.2mol/L NaOH溶液Cl4.+--)>cc(Na)>c(OH)=c(CHCOO10mL0.1mol/LCHC.COOH溶液与5mL0.2mol/L NaOH溶液混合:33+)(H-+-+) )>c(Na)>c(H)>c(OH.0mL0.1mol/LCHCOONa溶液与6mL1mol/L盐酸混合:c(ClD35.(07年长沙)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是()+--+) )>c(OH)>c(H、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COOA.在A3+--+) ) = c(OHa>12.5,且有c(Na) = c(H) = c(CHCOOB.在B点,3-++-) COO点,c(CH)>c(H)> c(Na)>c(OHC.在C3-+) COOH) >2c(Na) + c(CH.在D点,c(CHCOOD333.在一“同”下的情况(1)同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对策:首先确定溶液中电解质的种类,然后再分析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和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