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羽毛球教学计划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
3、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6分组比赛1、初步掌握羽毛球单打比赛的方法。
2、发展身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3、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单元目标1、说出羽毛球运动技术术语以及相关场地、器材的名称2、★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击高球的动作,并能运用所学动作进行比赛。
3、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和协调性。
4、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内容:1、学生的灵敏、协调、柔韧等体能发展情况。
2、掌握正手发高远球、击高球动作的能力。
3克服困难的勇气、完成动作的自信。
5、游戏活动中与同学友好相处以及对待集体的态度。
评价方法:评语形式出现,教师除对学生做出准确、全面评价外,还要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法指导1、教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模仿对象来组织、引导学生练习。
2、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方式强化他们的学习。
3、教师告诉学生有关安全活动注意事项,如场地要平等。
4、提醒学生课后进行游戏活动时要相互帮助、友好相处。
初中羽毛球教学计划二:初中羽毛球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目标1、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建教学新模式新情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2、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技能,了解羽毛球运动相关知识及发展概况。
3、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活动过程,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乐于助人、相互帮助的学习习惯。
课程计划(总计15课时)第一周.1、学习握拍法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3、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徒手架拍技术)4、跳绳。
心肺功能锻炼第二周.1、复习正手发高远球2、复习正手高远球(徒手架拍结合击打固定球)3、折返跑(游戏)第三周.1、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正手高球;2、学习正手网前挑球、勾球技术3、羽毛球综合步法。
(杀上网)4、身体素质练习(折返跑)第四周.理论知识课(多媒体)结合步伐练习第五周.架拍结合挥拍技术、网前步伐练习1、复习正手发高远球、正手高球;2、学习正手吊球、杀球技术3、俯卧撑。
步伐训练(网前)4、心肺功能锻炼第六周.1、复习正手吊球、杀球,学习放网技术、网前搓球、扑球、勾对角技术2、学习正手杀球、接杀球:3、跳绳。
4、体能锻炼第七周.1、复习正手杀球、接杀球;2、网前球技术结合步伐(前后场移动);3、游戏(X战警)4、身体素质训练第八周.1、介绍规则简介、单打战术与教学比赛;2、体能锻练第九周.1、复习单打战术与教学比赛;2、俯卧撑。
3、心肺功能锻炼。
第十周、1、介绍反手发网前球、双打接发球、平抽挡;2、跳绳。
3、各种体能锻炼第十一周。
1、双打规则简介、双打战术与教学比赛;2、裁判实习;3、折返跑。
心肺体能锻炼第十二周。
1、复习考试内容与双打教学比赛;2、羽毛球综合步法。
3、各种体能锻炼第十三周。
1、正手击高远球技能测试第十四周。
体能测试第十五周。
综合评价初中羽毛球教学计划三:初二羽毛球校本课程活动计划为丰富初二学生学校文娱生活,提高初二年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为能有效使学生掌握羽毛球运动技术,拟定以下几点教学训练计划:.训练时间:每周二下午第八节课至7:35分每周训练活动一次兴趣活动地点:十三中田径场体育馆二楼教学活动内容: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提高兴趣阶段、徒手增强球感的练习、持拍增强球感的练习、游戏比赛、身体素质练习。
第二阶段:握拍技术及练习方法、基本站位方法及准备姿势、羽毛球运动的身体素质练习。
第三阶段:基本发球技术与练习方法,前场、中场、后场击球技术与练习方法、羽毛球步伐移动方法。
第四阶段:羽毛球基本击球战术第五阶段:羽毛球基本战术教学比赛阶段辅导教师:梁广军学生名单:初二年级学生42人初中羽毛球教学计划四:初中羽毛球课程教学工作计划一、课程介绍羽毛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以其娱乐性、简便性、锻炼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初中学生的喜爱。
参加羽毛球运动可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有利于心肺等功能的改善与提高,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沉着果断等良好品质。
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战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等内容,并结合羽毛球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理论、体育健身方法、体育保健常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第一学期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羽毛球运动基本知识2,羽毛球基本握拍法、认识羽毛球运动3,发球:发高远球14,发球:发高远球25,上手击高远球16,上手击高远球2第二学期课时教学内容1,正手挑球2,反手挑球3,上手击高远球34,上手击高远球45,羽毛球的战术:发球战术6,教学比赛第三学期课时教学内容1,基本步法:正手侧身并步后退2,基本步法:跨步上网3,正手侧身并步后退步法结合上手击高远球4,跨步上网步法结合正反手挑球5,羽毛球战术:攻后场战术6,教学比赛第四学期课时教学内容国内外羽毛球的重大赛事介绍正手放网基本步法:两侧移动步法1 基本步法:两侧移动步伐2 羽毛球战术:逼反手战术教学比赛第五学期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欣赏羽毛球比赛2,反手放网3,前交叉跨步上网步法4,正手侧身并步后退步法结合跨步上网步法5,羽毛球战术:拉吊结合战术6,教学比赛1.培养初中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学习中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使学生基本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并能持之以恒地加以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帮助学生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会必要的健身手段与方法,养成自觉健身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羽毛球专项课培养学生顽强拼博,独立思考能力4.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协同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zongjiejihua196894.初中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针对每个项目所指定的方向与规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我们备课组以学校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授语文知识为重点。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初一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而初一阶段的学习比较轻松,是打基础的最佳时期。
所以夯实基础是本学期工作的第一个重点。
三、教材处理㈠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不同的主题划分“单元”,教师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㈡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课模。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㈢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
建议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㈣加强古典诗词和经典美文的诵读,扩充学生古诗词的积累量,凸显我校语文特色。
四、本学期目标和任务㈠根据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定本组的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㈡认真做好研讨课安排工作,确定每各人的研讨课题,把开展研讨课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以逐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争取提高精品课的素质,通过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㈢认真开展好每周集体备课工作,把集体备课当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过程,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集中集体的智慧,对教材进行科学探索,分析尽可能把现代化教育新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去。
真正体现出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集体备课要紧紧围绕着研究专题进行,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组内成员作好讨论记录。
㈣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使各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能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树立新的观念,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行为。
从而在使用现行过渡教材过程中,自主地纳入新课程的改革,主动的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创造性地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各项工作。
㈤积极开展网上教研,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使教师在自觉地学习中提高素养,扩大知识面,提高研究水平。
㈥认真抓好学困生的补缺补差工作,使他们能跟的上大队伍的步伐,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在抓好学习的同时更要在身心上给予更多的关怀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㈦积极参加各级各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活动,达到在职提高的要求。
㈧组织学生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语文活动。
1.要重视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设置,多阅读课外读物并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2.成立语文兴趣小组。
3.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后等生学习语文。
4.通过开展一些作文竞赛、读书竞赛、语文知识竞赛,辩论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教务处要求继续落实学案式教学和“20+20的教学模式”,加强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1、以课文为有效载体,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线,阶段性地逐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在继续训练并培养学生认读、感知能力的同时,侧重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作好过渡和衔接。
3、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程,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的环境。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