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测量课件 PPT
护理 (1)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2)设法提高室温 24.0 -- 26.0℃为宜
(3)采取相应保暖措施
注意事项
甩表时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他物,防撞 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 中煮,防爆裂.
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鼻腔手术或呼 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用口腔测温,刚 进食或面颊部热敷或冷敷者,剧烈运动、 洗澡者,应间隔30分钟后测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病人不可由直肠测 温.坐浴或灌肠后须30分钟后测温.
测量脉搏、呼吸的操作步骤
2.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复测,驱尽 袖带内气体,汞柱降至“0”.稍待片刻再测 量听准为止.
3.对要求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尽量做到 “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利于病 人的监护.
生命体征测量课件 PPT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的范围及生理变化
(一)、正常体温
口温 平均 37.0℃ (范围 36.3---37.2 ℃) 直肠 36.5---37.7 ℃ (较口温高0.3---0.5 ℃) 腋下 36.0---37 ℃ (较口温低0.3---0.5 ℃)
(二)、生理性变化 0.5 – 10C
(2)保暖 (3)降温 物理降温 39.0℃ 头部冷敷
39.5 ℃ 酒精擦浴 无论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 均应30分钟后测体温一次
(4)补充营养和水份 (5)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 (6)去除导致发烧的原因 (7)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在35.0℃以下 常见于: 早产儿、休克、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常见于 败血症、风湿热
(3)间歇热
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 规律地反复出现,间歇为数 小时、1天、2天
常见于 疟疾
体温在一(天4)内不变规化则不热规则,
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 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
4、高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 T、P、R、Bp及面色等 测量:一次/6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二次/曰
1、年龄
儿童高于成人, 老人偏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昼夜
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
3、性别
女性高于男性 0.30C, 经前期、妊
娠早期体温升高
4、活动与饮食
5、药物
6、其他:情绪、环境温度、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发热 fever(体温过高 hyperthermia)
致热原 →体调中枢调定点 →体温↑ (超出正常范围) 上移
4.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血压
4.关于舒张压的指标按WHO规定,以动脉音 消失为舒张压,若出现变音,变音和失音 之间有差异时,应记录两个读 数:140/90~80mmHg
5.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保持准确性,防止水银 不足造成误差,用后要平放,不可倒置,关 闭水银槽开关时,将血压计盒盖向右倾 斜45°,使水银回流入水银槽内,袖带 气放尽平卷放入盒内,要轻关避免玻璃管 压碎.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特点 方式
(3)退热期 散热↑ 产热 趋于正常
骤退 渐退
3、热型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0---40.0℃ 左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 波动范围不超过1.0 ℃
常见于:肺炎
急性传染病 如伤寒
(2)弛张热
体温在39.0 ℃以上, 但波动 幅度大, 24小时体温差在1.0 ℃以 上。最低仍高于正常水平。
复习题:
1、说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 生理变化及脉搏、呼吸异常的评估
2、解释发热、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体 温过低、脉搏、血压、高血压、呼吸困难。
3、正确判断发热的程度、热型及发热的三个过程
欢迎大家
1、发热程度的划分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热 37.3 --- 38℃
中度热 38.1 --- 39℃
高热
39.1 --- 41℃
超高热 41.0 ℃以上
2、发热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 特点 产热 > 散热
方式
骤升 渐升
(2)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 =====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体温每增加1 ℃,心率增加10-15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