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子评课稿

影子评课稿

《影子》评课稿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的举行的语文教研组活动上,胡业西老师执教了一上第九课《影子》。

文本比较浅显,孩子容易读懂。

虽然是下午第三节课,但是课堂上孩子们整体感觉较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感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

在教学《影子》这一课时,胡老师首先通过有趣的猜谜语游戏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中来,激发她们喜欢影子的情感。

二、抓住重点,趣味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

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时,胡老师采用了各种方法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特别是认识“影”的时候,她是这样的描述的:一名叫京京的小朋友走在太阳底下,旁边是他的影子。

这样趣味性的描述,将字形和字意有机地结合起来,识字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孩子们兴趣盎然,学得愉快,学得有趣。

三、朗读还有些欠缺
阅读是语文教学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我们的所有教学目标归结到最后都是为了能更好地阅读而做的。

整堂课下来,感觉胡老师自己讲解的地方比较多,而让孩子们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的时候比较少。

四、离开文本教学
在教学影子的位置的时候,胡老师采用了“和影子做游戏的方法”导入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词,我个人感觉有点儿脱离文本了。

其实文中的每个小节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胡老师课堂上所需要的句子,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引导:“让影子都藏在哪儿呢?看看哪位小朋友的眼睛最亮,能去课文里面找出来。

”我想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养成带着问题去阅读的习惯,又能让他们潜意识里认识到其实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在课文中的,做到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