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织工序员工培训手册

编织工序员工培训手册

编织工序员工培训手册
一.绪论
电线电缆主要由电线芯,绝缘层,护套层构成.编织是电缆护层或外层之一,其作用如下:
1.纤维编织层的作用
保护绝缘不受或少受各种光,,热,潮,低温,酸碱气体的侵蚀和外界机械力的损伤,确保电线的安全运行.
2.金属编织层的作用
金属编织层主要有铜丝编织层和钢丝编织层两种,其作用主要是:
1)防止电磁干扰的屏蔽作用,如镀锡铜丝编织的船用电缆,控制电缆.
2)消除电力电缆表面电位的屏蔽作用,它起束缚电力线和消除感应电的作用,如高压电缆
的总屏蔽.
3)安全保护的屏蔽作用.在主芯绝缘外面编织铜丝并与地芯良好的接触或作地线用,能及
时反应漏电情况,如屏蔽型矿用电缆.
钢丝编织的主要作用:机械保护作用,承受纵向拉断力,磁场屏蔽.
二.编织产品品种
一)裸电缆编织产品品种
裸铜电刷线(TS);
软铜电刷线(TSR);
纤维编织铜电刷线(TSX);
纤维编织软铜电刷线(TSXR);
铜编织线(TZ-1,TZ-2,TZ-3,TZ-4);
镀锡铜编织线(TZX-2,TZX-3,TZX-4);
镀锡铜编织套(TZXP)
二)橡塑绝缘电线编织产品品种
如:RVVP,BVVP,RVP等
三)船用电缆编织产品品种
四)X射线机用直流高压电缆
五)矿用屏蔽电缆
六)橡塑控制电缆
三.编织材料
一)纤维材料的材料品种:天然纤维,无机纤维,合成纤维,
二)金属编织的材料品种:
1.圆铜线:
2.镀锡圆铜线;
3.热镀锌低碳钢丝;
四.编织设备
一)编织机的工作原理:
编织机按其运动形式分有锭子式编织机转盘式编织机. 按其工作状态分有立式编织机和卧式编织机.
1.锭子式编织机的工作原理
它的工作部分是一个固定的台面(立式的或卧式的),在台面上有彼此相交并切线连接的”8”字形状的槽,锭子装在槽内并分成彼此相等的两部分,相互均匀交叉并作等速度的互相相反运动.这样周而复始,往返不断的带动纱锭,使铜线编织到电缆表面上而形成编织层.
2.转盘式编织机的工件原理
转盘式编织机又称为高速编织机.它的工作原理是设备中间圆形转盘带动一半锭子转动,而另一半锭子则在固定环面上向相反的方向沿曲线转动而形成铜线的交叉,编织互电缆表面.
3.锭子式编织机的组成及传动系统
1)编织机的组成:有放线装置,编织机,模座(立式一般没有),牵引轮,收排线装置和电气
机械传动系统.
2)编织机的传动系统
编织机的传动是:电动机的动力通过皮带轮(D1,D2)和传动齿轮(Z=37,Z=49)将运动
传递到编织圆盘中心的齿轮(Z=159),由该齿轮分三个方向传给三个小齿轮(Z=34),
再由三个小齿轮传动自动彼此相联的且为圆周分布的18个锭子齿轮(Z=47).在每个
齿轮上装着具有四个凹槽的爪轮并与相邻的爪轮的凹槽相对,锭子下部的圆柱形轴
端插入凹槽中移动,并在相邻爪轮上作逐个的传递,驱使锭子作圆周运动.锭子的真
正运动轨迹,是由锭子座下的棱形长棱体,沿着盘体与芯轮组成的轨道来实现锭子的
正弦曲线圆周运动.36个锭子又分成每组18个锭子的两组,两组锭子按相反的方向
转动,促成铜丝的交叉而形成编织.
二)编织机的规格
有:16,24,32,48锭等几种.一般直径在6.5mm以下地使用16锭编织机,直径在6.5~22mm 的使用24锭编织机,直径在22mm以上的使用32锭或36锭编织机,更大直径的则用48锭编织机.
三)编织机的工艺要求
1.对编织机的具体要求:
1)控制张力装置应灵敏,易调整.
2)断线率低;
3)断线或无线时能自动停车,动作灵敏;
4)牵引装置稳定;
5)锭子无碰撞现象;
6)穿线嘴耐磨损,光滑;
7)编织节距稳定;
8)线股排列均匀;
9)编织密度均匀;
10)设备各传动系统运转平稳;
11)各导轮耐磨损,无卡线,夹线;
12)排线节距稳定.
3)对辅助设备(并纱机等)的工艺要求
1)放线装置张力好用,保证纱线张力均匀;
2)收线装置应保证排线平整;
3)各种导轮及穿线嘴耐磨损,保持光滑,无夹线,卡线;
4)放线装置应能保证并不同根数的纱丝时的需要.
五.编织工艺
一)编织的基础理论知识
编织,就是采用编织机将丝线以一定规律互相交织并覆盖在电缆表面上,成为一个紧密的保护层或屏蔽层.
编织的条件是必须不少于四股或四根线,也就是每层最少应有两股或两根线。

由于股线以及编织存在有一定规律,也就建立了编织电缆产品的直径,编织节距,股线节距,股的宽度及每股的线或线数量之间的关系。

编织节距与绞线的节距相似,它是股线的一个整螺旋,按照被编织物的轴向所量得的长度。

编织角是编织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线股的方向与电缆的轴垂直线所形成的角度,工艺中一般为了30~60°。

编织中常用的编织密度,其定义为:被股线遮盖的表面与整个被编织电缆产品表面之比。

当两者比值接近1时,编织层将无缝隙。

六.工序产品质量控制
一)产品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进行,检查项目主要依据产品标准规定,如:表面光滑圆整,光泽均匀,不偏芯,无机械损伤,无压偏;无目力可见的杂物,气泡,砂眼,显著的颗粒,竹节形,麻花等,导体与绝缘体或护套与绝缘体均不允许粘连;编织层应均匀,不能有明显的漏纱,跑纱,断纱等问题;对导体要求不应有氧化现象,镀锡导体不应有漏锡或锡疙瘩等。

二)产品尺寸及编织参数的检查
包括:产品外径,厚度,节距,产品编织密度。

产品编织密度测量方法有两种:
1.测量计算法:
1)编织前外径D的测量:用千分尺测量。

2)编织节距(h)的测量:用纸带法测量(铅笔磨印)。

3)编织机锭子数目的一半a作为一个节距中的股数。

4)每锭上的丝根数n
5)金属丝的直径d:用用千分尺测量。

6)计算编织角:
а=arctg(h/(3.14*(D+t)))
t—编织厚度,金属丝t为单根直径。

7)计算编织层单向覆盖率
p=a*n*d/(h*cosa)
8)计算编织层总覆盖率
P=(2p-p2)*100(%)
2.秤重法
编织层的重量与由同一种金属丝组成相同直径的管子重量的比较。

三)质量问题的类型,原因的排除方法
1.编织密度不符合要求:锭子数量,每个锭子上的根数及直径,编织节距和编织角度之间应相互协调。

2.编织层密度不均匀:控制张力弹簧应细心调整,使其保持相对均匀适当,以达到编织密度均匀的目的。

3.编织节距不均匀:应首先检查电缆在牵引轮上绕的圈数是否符合要求,因圈数少时,易使电缆滑动,因适当增加电缆在牵引轮的圈数,以增大摩擦系数,防止电缆滑动,达到编织节距均匀,再次,应检查锭子转动速度和牵引线速度是否稳定匹配。

4.编织层有洞疤:主要是线股断开造成的。

主要是张力控制不均匀,收线有堆积交叉压线,线股排列不平整。

当这些线股用于编织时,就容易被拉断。

其次是由于编织机上锭子张力没调整均匀,线股松紧不一致,紧的易断,再次是当股线断时,修理方法不
当。

七.本公司工艺操作规程:
(一)设备组成及用途。

本设备适用于电线电缆的金属屏蔽编织,主要由放线架、导线轮、编织机、牵引轮、收线
装置及电机组成。

(二)生产前准备
1、将工具、量具放在工作台上,并检查量具是否对零。

2、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3、按生产计划准备好半成品,并检查半成品是否经验合格及合乎工艺要求,并将合格的
半成品装在放线架上,并调好张力。

4、按工艺要求的编织节距挂好齿轮,按工艺要求选好导线模装上。

5、按工艺要求的股数将编织的铜线上至编织锭子上,并将锭子依次装在编织机上,并根据
编织铜线和股数的大小放置张力调节重锤,依次将每股编织铜线经穿线孔、张力重锤及
断线卡子拉至导线模前。

5、按要求准备好收线盘,检查线盘是否完好,并将收线盘装在收线架上。

6、拉一牵引线经牵引轮绕3-4圈,将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收线盘上,将另一端拉至导线模
前。

(三)操作要点
1、将线芯分别经穿线导轮拉至导线模前,穿过导线模,将线芯、编织铜线、牵引线接在一
起,然后开机,等线头拉至线盘时停机,将线头不合格部分剪去,并将牵引线拉出,将
合格的线头固定在线盘上。

2、检查编织节距、密度是否符合要求,编织是否均匀,有无松散、刮伤等,确认无误后才
可继续生产。

3、在开机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编织质量情况和收线盘的排线情况,如发生断线缺股等不良
情况,必须将编织线退回到锭子中,经修复后再重新开车编织。

4、制造完毕后,认真填写产品制造卡,放置待检区,等工序检验员检定合格并签章后,放
置合格品区待转序。

(四)质量要求
1、编织电线电缆线芯应编织均匀、编织密度应合符工艺要求,不允许断线、松散、刮伤、
压叠现象。

(五)常见的废品种类及解决方法(见下表)。

1、按要求做好各项工艺记录。

2、将生产任务,及当班的质量情况告诉接班人。

下班前应将机台范围的地面清洁干净,将废品堆放在指定位置。

3、如休息或无人接班应将电源断开。

(七)安全生产
1、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头发长度不可超过肩,女工应将头发扎平。

2、换盘、上盘时应停机进行。

编织工序员工培训手册
梁家标
佛山市顺德区雄力电缆有限公司生产部编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