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导论
17
对区域的进一步解释
区域的本质是空间 每个空间都被赋予了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 每个空间的环境、资源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
一个空间范围区别于另一空间范围。
18
长三角地区
中国第一大经济区,包括上 海、苏南、浙北的广大地区。 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 约1亿(2013年)。 汇集了金融、贸易、机械、 电子、教育、科技、文化等雄 厚实力。
9
经常提到的 中国区域经 济热点问题
区域增长:从东高西低到东低西高 产业地理分布:从沿海化到产业转移 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持续扩大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
区域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1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学科发展历程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其他学科如何定义区域?
自然地理学: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按其地表单元的 自然地理特征,可分为沙漠地带,冰原地带等。
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位。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 来划分,其边界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市,县界重合。
社会学:把区域看作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 的人类社会聚落,可以超越国界和行政边界。
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安排
授课时间:周一,9-10节 课程属性: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勤 10%、平时成绩40%(课堂表现、课 后作业、文献阅读、小组作业等)、期末考试50%。
2
公共邮箱
邮箱:regecon@ 密码:econ123
3
教材及参考书籍
15
思考:现代经济学是如何定义区域的?
现代经济学甚至没有对区域进行定义 why?
16
区域经济学如何定义区域?
孙久文: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 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空间范围。
包括三大类 全国国土:省、市、自治区等。 一定范围内特定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 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欧盟、东盟等。
24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学问 空间价值最大化的学问 在哪里生产的学问 胡佛:传统经济学在试图解释“何事为何以及应该如何” 方面很成功,但是却忽略了“何地”问题。
25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孙久文:教材p.9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 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优势,所处地位,以及承担的功能。
1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什么是区域?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研究什么?
13
如何定义区域?
给区域下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非常困难,地表的任何 一个部分都可以称为一个区域。 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区域划分 带有极大随意性。 区域范围可以大到省市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组合,小到 一个居民点或工厂。
17.4
珠三角 0.6
4.2
9.2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计算得出。
人均 GDP (万元) 5.99
8.72
8.44
GDP增 速
8.7 8.9 8.1
22
对区域的进一步解释
区域经济学中空间概念是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的统一体。
23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
首先思考:什么是经济学? 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学问? 最优化的学问? 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教材: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久文、
叶裕民主编,2010 参考书籍: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陈秀山、张可云主编,《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9
珠三角地区
包括9个城市:2个副省级城市与7个 地级市,同时与港、澳保持密切联系。
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5600万人口。 GDP总量占广东省80%左右。
改革开放先行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 造和出口基地,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 地区之一。
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家电等企业群和 产业群。
20
京津冀地区
7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特征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年份 1978 1986 1990 1994 1998 2001 2009 东部 50.3 51.1 51.4 55.8 56.0 62.7 57.9 中部 29.1 29.1 28.2 25.7 26.2 20.2 23.6 西部 20.6 19.8 20.4 18.5 17.8 17.1 19.5
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省 会石家庄和7个地级市。面积约 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700万。 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机械 工业、冶金工业为主,是全国主 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
21
三大城市群主要指标对比(%,2012)
国土面积 总人口 GDP
京津冀 1.9
6.4
10.0
长三角 1.2
7.6
2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 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27
2.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Ch. 1)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 Ch. 2-5) 第三部分 区际关系( Ch. 6-7) 第四部分 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Ch. 8-11) 第五部分 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Ch. 12-14) 第六部分 区域经济学的展望(Ch. 15)
4
课程简介
思考:提到区域经济学,你们首先想到什么?
5
课程简介
思考:已经学习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为何还要学 习区域经济学?
6
课程简介:“区域经济学”关注的主题
“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结合的产物。运用经 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间经济关系。 关注区位选择 关注空间不平衡 关注集聚
8
课程简介:“区域经济学”的产生的历史 背景
经济背景:
政治背景:
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
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日本的表、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
里差异,英格兰与苏格兰、北 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
爱尔兰的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美国的 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 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不及全 国平均收入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