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全国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考试卷(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0届全国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考试卷(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0届全国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考试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

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

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

“王臣”范围的扩大 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2.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

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3.汉朝在出现灾异时,帝王常常发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

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极多。

这表明当时 A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儒学影响治国理政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皇帝普遍虚怀纳谏D.皇权受到制度约束4.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

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5.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曾勖勉学生不要参加科举,不要只想追求利禄,即使是青衣紫袍满地皆是,也不要俯身去拾,而要向颜渊学习,居陋巷钻研圣贤经传,只追求明诚两进、敬义偕立。

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书院教育与科举制的对立凸显B.朱熹旨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欲”C.理学思想出现反功利、重实学倾向D.理学注重社会教化,有利巩固统治6.元代为了便于强制征调工匠服役,将工入专门的“匠藉”,称为匠户。

明代与元代的不同在于匠户不须永远在官府服役,可以轮班进行服役,不服役期间离开作坊,甚至可以纳银折抵服役。

这种变化A.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巩固了小农经济主体地位C.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7.《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

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

”这说明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军机处、内阁的相互制约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8.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

这表明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9.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开始形成一批繁荣的商业市镇B.苏州成为徽商晋商主要活动区域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为繁荣D.苏州居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10.167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购运南京布(即江南棉布)。

乾隆末年,欧美各国购买的南京布已突破百万匹。

从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十三年的48年中,欧美各国进口的南京布总数高达46余万匹。

这表明当时中国A.棉布成为大宗出口商品B.欧洲工业产品受到抵制C.开始了与西方贸易往来D.棉纺织业占据主导地位11.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

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

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C.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13.1897年《知新报》记载,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言之有理即可己扩充,制造火药弹炮、钢铁诸器……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湖北机器织布局在(1896年)“极力整顿”后,“竟盈余十八万金,其产品畅销,备受欢迎。

厂中的9名外国技师被裁去8名。

”这反映了甲午战后A.洋务企业有了显著发展B.民族工业取得了技术独立C.向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化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动向1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B.分别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D.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15.1970年1月,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

同日,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

1月和2月,雷阳与斯托塞尔先后进行了两次中美大使级会谈。

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B.中美共同谋求两国关系改善C.中国对美采取灵活外交原则D.美国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16.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

1979年至1987年为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1987年至1992年为第二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从1992年起,国企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体制改革从城市开始B.国企改革未突破原有体制C.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D.国企改革进程已基本完成17.古代雅典城邦建立初期,执政官从贵族当中选任。

到梭伦时期,拥有丰厚财产的第一、第二等级的公民都有资格当选执政官。

这一变化表明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的正式形成B.地域代替了血缘关系C.财产等级制度的实施D.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18.《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度特别的法律。

《万民法》规定:自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这些规定体现了。

A.疑罪从轻B.以礼入法C.礼法并重D.公平正义19.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C.追求民主、平等D.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0.1601年,荷兰人派出了56只大船和14个远征队再次来到印度尼西亚,一举将葡萄牙人赶出了东印度群岛。

但荷兰人无法与老到的葡萄牙人竞争,因此在东印度群岛陷入了贸易的被动地位。

为了扩大贸易,战胜葡萄牙人,荷兰人采取的应对举措是A.成立垄断对外贸易的殖民公司B.将殖民活动与奴隶贸易相结合C.发展手工工场,增强经济实力D.推行圈地运动,扩大原始积累21.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

”恩格斯意在说明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22.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

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

据此可知,英国A.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B.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C.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D.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23.1948年,法国外交部提出“要想避免德国再次走上最终危及欧洲大陆安全的单独发展道路的话,那么把这个国家牢牢地与一个上述概念所表述的国家集团拴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判断,法国对德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A.促进法德和解B.压制和避免德国崛起C.实现欧洲一体化D.消除美苏冷战的威胁24.《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

1979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

“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这表明A.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

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

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

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众论不齐”的情况。

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

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开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