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集合的基本运算

2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 能够使用Venn 图表达两个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像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 进一步体会类比的作用
(2) 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
二、课时: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并集与交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法:启发式、探究式
六、教学用具:书、粉笔、黑板(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2、 探究新知
同学们观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 与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吗?
(1)}5,3,1{=A ,}6,4,2{=B ,}6,5,4,3,2,1{=C ;
(2)}10,8,6,4,2{=A ,}16,8,4,2{=B ,}16,10,8,6,4,2{=C
生1:集合C 是由属于集合A 和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

生2:集合C 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

师:同学们说出的关系都比较好,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位的归纳,它的归纳针对第一组集合是符合的,但对第二组集合就不符合了,说明这个归纳还不完善一下,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修改一下。

观察第一组集合,集合C 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 和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

如果我们修改成这样,看这句话对第二组集合适用吗?
生:不适用,应该把“和”改成“或”,因为元素具有互异性。

师:因此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并集的含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

记作:A ∪B ,读作:A 并B ,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A B x x A x B =∈∈U 或.
(2)解剖分析:
1> “所有”:不能认为A ∪B 是由A 的所有元素和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即简单平凑,
要满足集合的互异性,相同的元素即A 和B 的公共元素只能算作并集中的一个元素 2> “或”:“B x A x ∈∈或”这一条件,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B x A x ∉∈但;
A
B∉
∈x
x但;B
x
A
x∈
∈且
师:对于集合的并集,除了用符号语言表示外,还可以通过Venn图表示。

3>用Venn图表示A∪B:
(1)完成教材P8的例4和例5(例4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例5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通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练习:A={1,4,8},B={2,4,6,8,10}求B
A Y,并画出Venn图。

(2)思考:求集合的并集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那么,集合间还有其他运算吗?(具体画出A与B相交的Venn图)
(3)交集的含义: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A B x x A x B
=∈∈
I且
(4)解剖分析:
1>“且”
2>用Venn图表示A∩B:
(5)完成教材P9的例6(口述)
(6)
B
A
},
5
2|
{
B
}4
1
|
{
A⋂

<
=

<
-
=求
,x
x
x
x
(运用数轴,答案为
A=B
A B
B A
A与B相交(有公共元素)A与B分离(无公共元素)
A B B A
A=B
A与B相交(有公共元素)A与B分离(无公共元素)
A B
4}x 2|{x B A ≤<=⋂)
3、 反馈练习
(1) 教材P9的例7
(2) 教材P11 #1 #2
4、 课堂小节
(1)并集和交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
(2)并集与交集的区别(符号等)
5、 作业布置
(1) 必做题:教材P12 #6 #7
(2) 选做题:
已知
}2{B A },1,52{B A },|{},2|{A 22-=⋂-=⋃++=--=,且r qx x x B px x x ,的值。

、、求r q p (答案:10,3,1-=-=-=r q p ))
九、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