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你,春风十里”作文公开课(45分钟)课堂实录执教:肖培东一、聊聊你的作文烦恼主持人老师用“人间最美四月天,花红柳绿春日暖”引出了肖培东老师的相关介绍。
师:同学们好!刚才主持人老师在开场白介绍语中说了一句非常优美的诗句,你们听到了没有?谁能把那两句诗重复一遍?生(挠头):人间四月芳菲尽……师:怎么会是“人间四月芳菲尽”?这说明你还是有点紧张啊。
咱们还没开始上课,就芳菲尽了?(笑)看来同学们没有认真听,我们就请那位主持人老师再说一遍。
主持人老师:“人间最美四月天,花红柳绿春日暖。
”师生齐读:人间最美四月天,花红柳绿春日暖。
(课堂氛围开始活跃)师:人间最美四月天,花红柳绿春日暖。
老师也是非常喜欢用诗句来表达情感的一个人。
人间四月是最美的,在这个最美的日子里,我们来聊聊作文,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那么,同学们,如果你只是徜徉在花红柳绿当中,你自然会有无穷的快乐。
但是,中考临近,这个四月要你写作文,你开心不开心?生1:开心。
师:好的,你呢?愁眉苦脸的。
生2:开心。
师笑:想到中考作文,有点不开心的举举手。
(有一个举手了)生3:紧张,不好写。
师:为什么不好写,你的难题在哪里?生3:知道写什么话题,但是相关的积累太少了。
师:也就是说,知道写什么,却又不知道用什么来写,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还有吗?哪位同学再来谈谈你的中考作文难题在什么地方?生4:字数不够多。
师:字数不够,其实就是心里的材料不能充分去表达。
还有吗?那个女同学来说。
生5:审题和语言表达有障碍。
生6:过程中会有错别字。
生7:有时候作文写不到一个点,不知道怎么扩散。
学生三三两两地说,多数是苦于写作没有素材。
师:其实同学们的写作问题更多地聚焦在写作素材上。
缺乏积累,更不知道如何把作文的这个点扩展开来,这是很多同学的问题。
心里负担大了,中考压力重了,很多生活的鲜活素材就更看不到了。
这节课,我们先从消除写作压力开始(放松一下)。
二、《秋叶》诗句填空师:同学们,这个四月,我第一次来东台,第一次来到你们这个美丽的校园。
走在你们的校园里,一路上,我发现,这个春天,这个四月,给了你们(一笔)最大的财富。
一个字,是什么?生8:美。
师:美,换成颜色表达的词,就是(花红柳绿)红和绿,也就又回到主持人老师说的那句话,“人间最美四月天,花红柳绿春日暖”。
尤其在你们校园中,绿色铺满你们的校园,老师看到这样清新的绿色,内心是激动的。
因为前不久我在北方,我看到更多的不是绿叶的萌芽,而是残叶的凋落。
所以我很快就想起了一首诗。
想不想读读这首诗?生齐: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歌。
诗歌是写秋天的落叶,只有4句话。
第一句“坡上”,第二句“坡下”,第三句写得非常有意思,老师把它遮去了,第4句“散落一地”。
这首诗的题目叫《秋叶》,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只用了这4句诗,告诉大家,秋天的山坡上、山坡下到处都是落叶,落叶满地的情景。
板书:坡上坡下散落一地师:第3句显然应该是填什么的?生齐:落叶。
师:诗人肯定不喜欢用“落叶”。
诗人想的是落叶,写的不是落叶,不用落叶来表达。
请把答案写在纸上。
他究竟怎样说的呢?用什么来表示的?(学生写)生9:坡上,坡下,残意!师:写在黑板上,写大一点。
她认为是“残意散落一地”,请帮她解读一下!(学生写,教师继续问)生10:落叶意味着生命到了尽头,所以她说是“残意”!师:哦,是这个“残”。
你以为老师会理解成哪个“chan”?老师会以为什么?生11:“禅意”的“禅”。
师:也请你写到黑板上。
(学生写)字写得都很漂亮。
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个?生12:喜欢上一个,它更能体现落叶的“残意”。
师:生命的内涵,他直接告诉我们生命的一个过程。
秋天的叶子是一个生命,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残败。
有没有喜欢第二个“禅意”的?生13:感觉到有诗意。
师:嗯,就是难以表达出来,是吧。
这是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
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这两句诗。
生读:坡上,坡下,残意(禅意),散落一地。
师:接着,我们继续来填空,不一定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都可以。
生14:坡上,坡下,人间四月,散落一地。
(板书:人间四月)师:落叶落下来,是它们最美的青春时光落下来。
因此说是“人间四月散落一地”。
落叶里有时光的经历。
还有没有?生15:春意(散落一地)。
师:不要只用两个字,可以适当变换一下,好吗?那为什么落叶是“春意”散落一地?生15:因为绿叶是春天的代表,它落下来了,就代表春天的消逝,秋天的到来。
师:所以你用“春意”散落一地,是吧。
还有吗?生16:“无尽的情意”散落一地。
“有情之物”散落一地。
(教师点头)生17站起来沉默,说不出来。
师:想出来了吗?(学生摇摇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他摇头的行为中想出一句诗呢?(学生思考)这个同学在干什么?沉默!这个同学是最会写诗的人!他告诉大家“坡上,坡下,沉默的诗句,散落一地”,来,你来读一遍。
生18读:坡上,坡下,沉默的诗句,散落一地。
师:如果是诗歌,他是有节奏的,你再读一遍。
生再读:坡上,坡下,沉默的诗句,散落一地。
师:恭喜你,你又做了一回诗人。
好句子,写上去。
这个同学,你来说。
生19:坡上,坡下,万千愁思,散落一地。
诗人看到落叶的凋零,心中不免会产生一种失落。
师:这个失落可以是诗人的,也可以是谁的?生19:落叶的。
师:对,落叶的,大地的,世界的,岁月的。
因此同学们写上去一句话,“岁月的叹息,散落一地”。
好,同学们,你们看板书,多有意思。
落叶,这个男生有想法?生20:嗯,坡上,坡下,青春……散落一地。
(感觉表达不出)师:没有想好,秋天是个诗人,他把没有想好的诗句,散落一地。
可不可以啊,把没有想好的,或者是想了一半的诗句散落一地。
师生读:坡上,坡下,没有想好的诗句,散落一地。
坡上,坡下,想了一半的诗句,散落一地。
师: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从色,从形,从它的生长形态和精神,去思考。
生21:流年。
师:你也可以把句子适度拉长,怎样的流年,谁的流年,后面句子可以适当长一点。
生21:飞逝的流年。
诗人的,落叶的(流年)。
师:也可以说是爷爷的,奶奶的,落叶就走进爷爷奶奶的生活世界当中。
好,我们可以写写“老人的流年,散落一地”,写上去。
再来说。
生22:一春芳华,散落一地。
师:基本上是重复的概念了。
大家不要重复,我们大家先看看黑板上,一起读一下。
“残意、人间四月、春意、沉默的诗句、岁月的叹息、没有想好的诗句、老人的流年”,希望同学们不要重复。
来,后面的同学继续来。
生23:身世的浮沉。
师:“身世浮沉雨打萍”,身世的浮沉,命运的变迁。
好,再想下去。
这句诗,我教给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会怎么说呢?“金黄色的蝴蝶,散落一地”,告诉我,孩子是怎么想出这句话的?生24:因为落叶形似金黄的蝴蝶。
师:我们大家都忽略了它的形,它的色。
我们都是往高处在走,其实我们发现诗句是长在每个人的想像当中的。
好,如此,再去想。
你来说。
生25:坡上,坡下,轻盈的你,散落一地。
师:这个“你”是谁呢?生25:“你”就是落叶。
因为落叶落下的时候,飘飘悠悠,非常的轻盈。
师:生活上的落叶非常的轻盈,写出了落叶离开树时淡淡的忧伤。
好,写上“轻盈的你”。
三、秋叶的思考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同学面对这片片秋叶,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写在黑板上的是诗句,其实显示在你的纸上的又是你的思维。
落叶给你怎样的思维,大家看到。
我们都会从哪些角度思维?生26:情。
师:情感。
还有呢?生27:形态。
色彩。
师:每一个人距离落叶都是非常近的,可是往往忽略了它。
“老人的流年,岁月的叹息”,其实这个落叶跟谁联系在一起?生28:人。
师:思维的时候,我们会从情感入手。
(板书:情感)然后我们再看“禅意”是代表精神内涵,因此我们会从“哲理”出发。
(板书:哲理)而我们看到“老人的流年,岁月的叹息”的时候,我们会自然的联想到我们的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变迁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变迁”这个词。
(板书:生活变迁)师:写出来的是诗句,想出来的是思维,一片落叶,可以引发我们对情感的探讨;一片落叶,可以引发哲理的思考;一片落叶,关系到生活、生命、人事的变换。
眼前的落叶,让你想到了什么?生29:想到了老人。
生30:对家乡的思念。
师:每一片叶子代表乡愁。
落叶挣扎的心里,熬过了,破土而出,焕发出生命,叶子里实在有太多的记忆。
生31:时间的流逝。
生32:童年的回忆。
生33:世界。
师:而且其中很多的生活细节可以随落叶而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
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人,每一片落叶都是一种情感,每一片落叶都蕴有哲理,每一片落叶让我们看到生命的细节、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
那么,如果我们这样去想的话,那么,落叶就不仅仅是落叶,因此,“坡上,坡下,作文的素材,散落一地”。
(学生若有所思)四、秋叶的写作师:接下来把叶子打开。
叶子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哲理,叶子可以是一种生活细节。
现在给你3个题目,用叶子把它完成。
这一组老师给你们的题目是《给予》;这一组《有那么一种色彩》;这一组,《从未走远》。
请同学们用落叶的素材来写一段文字,两段也行,用落叶写《给予》,用落叶写《有那么一种色彩》,用落叶写《从未走远》。
开始。
(生当堂写)十分钟后,秋叶写作呈现。
师:哪一位先说一说这次落叶的写作?觉得有难度的先说一说。
生1:如何将景和情结合起来?(我写不长)师:要把一片叶子和一个故事、一个细节自然地联系起来。
所以写出来不能只是一句话、两句话。
请写得多的学生来说一说。
生2:金黄色的落叶翩跹而至,我看到了那棵树下的奶奶。
奶奶一辈子没有过上好日子,却总用一颗善良的新回报这个世界。
早年的她辛苦劳作,岁月在她的脸上不断地刻下痕迹,干涸的皮肤如同丘壑一般深不见底。
老茧密密地铺满手心。
我的童年便与奶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她总是用慈祥的目光看着顽皮的我,见我不小心摔倒,急忙跑来,眉头紧锁,眼底布满担忧,见我没有大事才长叹一口气。
她不断地用温情感染着我的心灵,给予我的童年温暖的色彩。
如今,我已长大,奶奶也老了,她的爱如落叶一般金黄而伟大,为我的人生添上一笔重墨。
(掌声,教师赞许)生1:旅途中,年迈的背影,从未走远。
家门前,银杏的落叶,浮现眼前。
师:你能写出这么好的句子来,再写不出一篇好文章,真是亏待自己了。
那你从前面这位女同学写作的文章中,得出什么写作秘密?生3:如果要把文段要写长一些,应该与生活细节联系在一起写。
师:对,把落叶与亲人联系,与生活的细节(联系)。
落叶是一种色彩,在女孩的心中荡漾成诗,我们无论写什么都要具体化。
接下来我们具体听听同学们的写作,第一题,落叶写“给予”。
怎么写?生4:深秋,一片片金灿灿的落叶缓缓地落下来,轻盈地在空中飞舞着,给予人们这万千世界美丽的景观。
我慢慢的看着落叶化成尘土,给予大树滋养,度过漫长的冬季,让来年的新叶萌芽。
师:短短的时间写出这样的文字,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