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代散文

汉代散文


2014-12-8
• 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一节 就颇具代表性。鸿门宴前,楚汉两军 几至火并,而楚强汉弱,形势危急, 刘项此时相会,其矛盾斗争是相当激 烈的。正是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刘 邦的怯懦而机敏,项羽的坦率而少谋, 范增的果断急躁等,无不呼之欲出, 跃然纸上。
鸿门宴 楚歌MV-主题曲 热门短片.mp4
2014-12-8
班固(公元32~92) 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陕 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子。 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 传》基础上编写《汉书》。章 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和帝永 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 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 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四年, 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 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 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 狱中。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 《两都赋》、《幽通赋》等。
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 87年)西汉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夏阳(今峡西韩城南) 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之子 20岁开始漫游,游踪遍及全国,考察历史 遗迹,接触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了解地方 风土人情,采集民间传说,为他后来写作《 史记》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广泛阅读 史料,着手写《史记》。 后因为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受 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终于完 成了《史记》。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2014-12-8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史记的文学价值
• 新创的体制 通史~结构 12本纪-----叙帝王 30世家-----记诸侯 70列传-----志人物 10表--------记正历 8书----------详制度
• 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
• 伍子胥之于楚平王,李广之于霸陵尉
• 三是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 者容。
2014-12-8
史记的文学成就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价值+文学上精神实质 屈原与司马迁的身世 背景:黑暗政治 风雅到离骚的记载
• 绝唱:指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
史记的文学成就
• 史记的影响
2014-12-8
• • • • • •
1、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 2、家族兴衰史的展示 3、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 4、精密的笔法 5、对起始事件的交待 6、篇末的轶闻逸事
歌曲苏武牧羊_320x240.flv
2014-12-8
2014-12-8
• 第二,善于用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 性格。经过作者选择提炼的典型细 节,往往最能体现人物风神和个性。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大多个性鲜明, 就是因为他十分注意选择典型的细 节进行描写。如刘邦微时的豪放无 赖,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 喟叹,陈平为乡人割祭肉想到宰割 天下等等,由细节表现人物性格, 避免了抽象的人物评述。
不但侵泄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 元戏曲,都有很大影响,成为中国文学 重要的源头活水。当然,司马迁修撰《 史记》的最高理想是“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要建立 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哲学体系。
• 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 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
第 二 班 节 固 和 《 汉 书 》
屠洪刚.-.霸王别姬【经典歌曲MV】 高清.flv
2014-12-8

坦率、天真,以“不忍”之心,轻纵 了敌手,以至于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 了后患和悲剧的种子。
2014-12-8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③向死而生,坚守信念。
• 屈子披发徜徉,抱石沉江;荆轲悲歌易水, 一去不返;项羽可以逃脱却以无颜见江东父 老,拔剑向颈;李广并无必死之罪,只因不 愿以久经征战的余生受辱于刀笔吏,横刀自 刎……《赵世家》中为保护赵氏孤兒而付出巨 大牺牲的义士的公孙杵臼、程婴等等。
2014-12-8
• 再如“鸿门宴”事件,牵涉到的人物很多, 在刘邦、项羽、樊哙等人的传记中又都非提 不可。为了不重复,司马迁“详此略彼”, 在《项羽本纪》中写得极为详尽,有声有色, 而在《高祖本纪》、《樊哙列传》中则极为 简略,几乎没有多少具体的细节描写,而只 是用叙述的语言交代过去。因此,“互见法” 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在人物塑造与 结构安排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014-12-8
• 第五,浓重的抒情性: • 《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 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 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 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
2014-12-8
人物形象具有影响深远的共性
• 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
• 苏秦之于宗族、朋友,刘邦之于萧何,陈 平之于魏无知,韩信之于漂母、亭 长, 王陵之于张苍,都是受人之惠而报人之恩。
2014-12-8
《 鸿 门 宴 》
2014-12-8
项羽的英雄本色
• ①非政治的天赋人格
• 项羽的阿格琉斯之踵。 • 欲谋帝王政治大业,而非政治中 人。
• ②鲜明的人格魅力
• 真与美。出身;心机;能力;性 情;坦诚与机谋//猥琐与高贵// 下做与骄傲//怯懦与勇武。 • 项羽对侍妾虞姬、乌骓马的态度, 刘邦对父亲、对吕后、对戚夫人。
史传文学
历史著作中具有文学性的篇章
史:历史 传:对历史经典的解说
4
史传文学的三种体例:
编年体
即以时间为序,逐年逐月记叙。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 都采用这种体例。
国别体
即分国家进行记载。 春秋时代历史的《国语》,就不都是 按年代的先后,而是分周,鲁,齐,晋, 郑,楚,吴,越记载的。 战国时代的《战国策》也是按战国时 代的七个大国和五个小国进行记载的。
2014-12-8

我个人认为历史上成功者和英雄的区别在 于,成功者总是在正剧的舞台上一显身手, 功成名就。而英雄往往总是陷于绝望,在牺 牲中显示英雄的价值。英雄一般没有世俗意 义上的成功,所谓英雄的悲剧,悲剧的英雄。
2014-12-8
• 第四,通过外貌、神情描写,使人物形象 具有可视性;通过对话和富有个性的语言 揭示人物性格,也是《史记》人物形象塑 造的重要方法。如写张良“状貌如妇人好 女”,李广“为人长,猿臂”,等,虽然 比较简单,却各有特征。司马迁很少单纯 写人的外貌,写貌总是同人物的性格有某 种或隐或显的联系,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 象。
2014-12-8
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
字惠班,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 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人们又称 其“曹大家”。
《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 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 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 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 固的名字。
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 者马融,曾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 昭的讲解。 她除汉书外,赋,颂,铭,诔,哀 辞,书,论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 大都失传。 所作《东征赋》一篇,被昭明太子 萧统编入《文选》,保存了下来。
史记的文学成就
• 善于描写人物
不同笔调 不同语言 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多样多种的性格和人物画像
人物塑造
• 第一,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性格,即通过许多紧张的斗争场面, 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 物展示各自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 格特征。在矛盾最尖锐的时刻,一 个人的本质特征最容易暴露出来。
2014-12-8
• ④一念之差。有所为有所不为。
• 负疚感、尊严感,并甘于为此付出代价。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帝业方寒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 • 兴亡瞬间同儿戏,从此英雄不愿生。(清人卢润九)
纪传体
这种体例是司马迁创造的。主题部分是人 物传记,因而叫纪传体。《史记》一书, 共130篇,而纪传体就有112篇。 史传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它的作者对历 史人物的着意刻画。史传的文学性体现得 最充分。对后代史传写作影响最大的,当 推《史记》。文学创作中的诸多手法,在 《史记》中多有体现。
第一节 司马迁《史记》
中国十大王朝 大汉王朝:.mp4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传》
• •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 茹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 阳列传》
2014-12-8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 列传》

• •
2014-12-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神情的描写则比比皆是,如《廉颇蔺相如列 传》中秦王欲强夺和氏璧,相如“持其璧睨 柱,欲以击柱”,“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怒发上冲冠”等,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 的效果。
2014-12-8
• 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也是司马 迁常用的手法。如刘邦、项羽微时见秦始皇 巡游的威仪,各说了一句话。刘邦说:“嗟 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多有羡慕;项羽说: “彼可取而代也!”则更多的是自负与野心,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当时不同的处境与性格。
汉代散文
政论散文
在西汉初期最为发达,成就最高。 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书》
这些文章不仅针砭深刻,感情充沛, 而且说理透彻,富于文采和气势。
传记散文
司马迁的《史记》既是中国第一部通 史,也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巨著。 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 年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 传,书,表五个部分,共130篇,50余 万字。 帝王的传记定名为“本纪”,以诸侯 王为主的传记叫“世家”,其余的成为 “列传”。
2014-12-8
• 第三,用“互见法”来描写人物形 象,全面展示性格特征。所谓“互 见法”,指的是司马迁为组织安排 结构、展示传主多方面性格特征而 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将一个人的事 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 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地 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这 样既避免了重复,又从不同的角度 与层面表现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与 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做到突出主 题,详略得当,而又左右映带,完 整圆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