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创新专题作业参考答案作业要求:1、本课程为作业代考,请各位务必重视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分数占总分100%。
2、作业必须手写,一般需要用黑色水笔或钢笔书写,且要求书写尽量详细、完整,同时字迹清晰。
一、论述题(以下四题,任选两题,请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每题30分,共60分)1、请对人本化的工作环境进行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举例详细说明。
答:人本化的工作环境要求组织从人出发,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包括以下三方面:物理环境:物理环境要素包括工作地点的空气、光线和照明、声音(噪音和杂音)、色彩等等,它对于员工的工作安全性、工作心理和行为以及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影响。
人性化的物理环境要求组织在进行内部环境设计时,应尽力防止物理环境中的消极性和破坏性的因素,使物理环境能够适应员工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如:配备空调、电脑、安静工作环境等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指的是组织内部的精神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人事关系、归属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等等。
人性化的心理环境能够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和合作程度,影响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进而决定了组织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目标的达成。
如:在公司中何种人文心理环境让你倍感温暖?文化环境:这里指的组织文化环境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的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考核奖励制度以及健全的组织结构等等;第二是组织的精神文化,包括组织的价值观念、组织观念、经营管理哲学以及组织的精神风貌等等。
组织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文化,尊重人性、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个人的地位、权利和价值。
如:在公司中有何竞赛?有何企业文化吸引你,让你觉得时刻被关怀而愿意留在组织中?2、对沟通的基本类型展开论述,结合具体问题能制订相应的沟通方案。
答:组织沟通中的基本类型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大类。
(1)正式沟通是指在组织系统内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和原则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如组织之间的信函往来、召开会议等。
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有较强的约束力,易于保密,一般重要的信息通常都采用这种沟通方式。
正式沟通的缺点是: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因而沟通速度比较慢,而且显得刻板。
正式沟通的途径有:1)上行沟通。
就是自下而上的沟通。
2)下行沟通。
就是自下而上的沟通。
3)平行沟通。
就是组织中处于同一层级的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4)斜向沟通。
就是同一组织中非同一层级的部门或个人之间的沟通。
(2)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正式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程序,这些途径非常繁多且无定型,如:同事之间的任意交谈。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沟通速度快,利于了解真实思想;非正式沟通的缺点是:沟通过程难以控制,传递的信息往往不确切,易于失真。
(3)管理中对于非正式沟通采取的立场和对策是:第一,建立和完善组织内的沟通机制,尽可能使组织内沟通系统开放或公开。
第二,在小道消息流传的时候,应尽可能快地消灭信息的真空状态,尽可能多而快地传达可信的消息。
第三,对于谣言,采取防卫性的驳斥并不能奏效,重要的是指出事实真相并进行适当的忠告。
第四,要防止组织成员过分闲散或过分单调枯燥的情形,因为这些是最容易导致小道消息传播的心理条件。
(4)沟通中传者造成的沟通障碍及管理对策沟通中传者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表达不清,信息编码不准确。
2)信息传送不全。
3)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
4)惰性。
针对上述问题的管理对策是:1)把自己置于受者的位置。
2)选择最佳的信息沟通媒介。
3)发送信息要准确、及时。
4)成为受者,倾听反馈。
5)改进工作作风。
(5)如何解决沟通通道中存在的问题?1)考虑对象的特征。
2)考虑信息内容的特征。
3)考虑信息传递的效果和效益。
(6)沟通中管理体制的障碍及对策选择管理体制的障碍集中表现在:1)权责划分不合理。
2)层级设置太多、部门划分过细。
3)人员配备不合理。
4)沟通渠道不健全。
消除管理体制的障碍的对策主要有:1)管理体制的理顺。
包括:建立和完善权力责任体系;精简机构,简政放权;明确岗位责任;健全组织内的沟通渠道。
2)遵循沟通的基本原则。
包括:制度化原则;责任原则;明确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权威性原则;人机配合原则。
(7)沟通中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对策1)协作愿望。
2)心理人格。
3)心理差距。
4)心理状态。
要克服上述心理障碍,主要从这样几方面入手: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2)完善激励机制。
3)营造和谐的沟通气氛。
4)运用相互作用分析的原理。
涉及方案:正式沟通:如开会讨论、中层干部会议、问卷调查、座谈会等等,但要自行论述完整,光几个关键词是要雷同卷的!)非正式沟通:如:冷餐会、娱乐文体活动、外出旅游考察等非正式场合也可讨论方案以直接获取一线员工反馈意见。
3、替代品的威胁对现有的产业竞争格局具有毁灭性的影响,比如电子邮件对于信函业务的替代,请对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中的“替代品威胁”进行阐述,并举例说明。
P145 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产业都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潜在进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与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产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可相互代替的产品。
替代品可分为直接替代品和间接替代品,直接替代品是指某一种产品直接取代另一种产品,间接替代品是由能起到相同作用的产品非直接地取代另外一些产品。
替代品设置了产业中企业可谋取利润的定价上限,所以替代品投入市场,可能影响本产业的销售额和收益,其价格越有吸引力,则影响越大,因而本产业同生产替代品的其他产业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替代品对本产业形成威胁。
决定替代品压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1)替代品的盈利能力,2)替代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策略3)购买者的转换成本。
举实例(略)4、危机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或组织自身因素引起的危及组织生存发展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如果不对危机进行全面的处理,企业的生存都将会面临困难。
请你对危机处理时应坚持的原则进行阐述,并结合该理论对目前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评析。
答:(1)危机处理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主动性,当危机爆发时,切忌拒绝问题,消极回避;而应该直面危机,主动谋求危机的解决方法。
敏捷性,组织对危机的反应必须是敏捷而有效的。
真诚性,包括两个要求:真实、诚心。
危机事件爆发以后,必须主动地提供全部的事实真相,任何文过饰非的举措都会增加公众的好奇、猜测和反感,不利于对危机的控制;组织必须以最大的诚意,面对公众对危机的关注,并切实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全面客观性,全面、客观掌握有关事实对危机处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统一性,表现在思想认识统一、内外口径统一、指挥协调统一、行动步骤统一。
全员性,全体成员应该是危机处理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2)危机管理的基本步骤和对策1)问题管理--建立危机的“预警”机制。
主要是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监测环境、沟通协调。
2)危机处理。
处理危机时要坚持主动性、敏捷性、真诚性、全面客观性、统一性、全员性的原则。
3)危机处理的过程:首先做好危机准备方案;其次做好危机的传播方案;第三做好危机的处理工作;第四做好危机中的信息传播工作。
4)变危机为契机。
(3)结合该理论对目前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评析既可以是正面积极应对危机的举例,也可以是反面被危机“吞没”的举例。
如:肯德基虽然经历过“苏丹红”事件却依旧让她的“新奥尔良烤翅”风靡市场;微软公司在面临不正当竞争甚至是垄断的情况如何通过积极地斡旋终逃被一分为二的厄运?但不合格奶粉的生产企业却因为没有做好危机管理瞒报漏报最终难逃破产厄运;BP英国石油公司如何应对正在发生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处理好公司开创以来最大的危机?二、案例分析题(以下四题,任选两题,请在答题纸上标明题号,每题20分,共40分)案例1:组织障碍关上你的窗帘据说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了裂纹。
为了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浸蚀的酸雨。
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对墙体浸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
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得特别快。
而飞虫在这里繁殖得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由此发现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关上整幢大厦的窗帘。
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建议从组织智障角度分析)答案:(一)组织智障是指组织指挥和能力在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根深蒂固于组织成员心中,影响组织成员对重大事物的看法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 组织智障主要表现在:1)局限性思考:组织的成员只专注于自身的部门和职务,不能从组织的整体目标出发思考问题,缺乏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职务之间互动。
2)归罪于外:局限性思考使得人们只专注于自身的工作,而根本忽视了自身行动的影响到底是如何延伸到部门和职务范围之外的问题。
3)不能主动整体思考问题:表现在人们缺乏积极地前瞻性的行动,对问题缺乏预见,而总是被动地应对已然发生的问题;不能整体地思考问题变现了对问题根结的思考的片面性。
4)蝴蝶效应:把人们只专注于单个事件的现象比喻为“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给我们的思考是在蝴蝶翅膀动一动以前,我们就应该弄清楚整个企业组织会出现什么问题。
组织障碍的一个表现就在于我们常常专注于单个事件,对问题只作局部的、表面的思考,而忽视了对问题整体的、本质的思考。
单个的事件,其真实性往往是片断的,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影响人们的判断力,使人们无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发现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本质。
5)青蛙现象:人们习惯于关注那些幅度较大的变化,而忽视了缓慢、渐进过程中的变化,即人们对组织运行过程中的那些细微问题以及不太寻常的变化问题司空见惯,对影响组织发展的潜在威胁习焉不察。
其结果是不能做到见微知著。
防患未然。
6)经验错觉:经验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容易使人们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反应倾向,使人们跳不出框框,打不开思路,特别是在面临新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7)管理团队本身的智障:团队成员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有把握的问题;为了维护团结,不提分歧性的问题;为了不使其他人难堪,不提质疑性的问题;为了使大家接受,只作折中性的结论,等等。
组织障碍的突破: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组织学习方法是彼德·圣吉在《第5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的“5项修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