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草地资源保护政策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草地资源保护政策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草地资源保护政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畜牧业迅猛发展,农牧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饲养牲畜数量不断增加,渐渐超出草原能够承受的极限,导致草原机能退化,近年来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象严重;这不仅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内蒙古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从草原保护政策角度出发,以分析政策为主线,详细阐述我国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地资源保护政策及意义,为相关单位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和有关学者的学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草原可持续发展深远意义的理解,为草原保护政策的坚决执行做铺垫。

关键词:内蒙古;草地资源;保护政策分析Abstract: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rket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farmers and herdsmen's incom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the number of livestock rearing increasing gradually beyond the prairie able to withstand the extreme, resulting in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grassland,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phenomenon in recent years, severe; this not onl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more serious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grasslands of Inner Mongolia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From the prairie protection policy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policy as the main line, elaborate resource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significance of grassland 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levant units of study and research to improve grassland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related scholars, deepening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masses of prairi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olutely implement the grassland protection policy to pave the way.Key words:Inner Mongolia、grassland resource、analysis of protection policy目录一、草业(或畜牧业)政策保护实施的意义 (1)1我国草业畜牧业发展及对草场的破坏情况 (1)2 我国草场建设特点及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性 (2)3 生态型草业畜牧业的理论提出与内涵 (4)4草业(或畜牧业)政策保护实施的意义 (4)二、我国建国以来草业发展的阶段发展划分及相关政策 (5)三、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及对草业(场)建设的正负面影响 (7)1、我国草地资源政策的趋势分析 (7)2、不同政策制度对草地资源保护效果的异同 (9)四、改革开放以来草场的保护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11)1、减少灾害性事故的发生 (12)2、为草原植被的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12)3、促进草原的动植物物种多样化发展 (12)4、维系草原的整体生态平衡 (13)五、研究结果及讨论 (14)一、草业(或畜牧业)政策保护实施的意义1我国草业畜牧业发展及对草场的破坏情况1.1我国草业畜牧业发展情况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逾越一万亿大关,在农业总产值里所占比重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已然加入农民增收重要途径的行列①。

畜牧业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它在促进农村种植业的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农村闲置的劳动力。

在2010年,我国农村从事与牲畜饲料有关的人数达到一亿人次,相关产值更是突破八千亿元,达到历史新高。

畜牧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然而在它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现在我国大部分草原和农场都没有牲畜粪便的处理系统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大量的畜禽排泄物堆积,对水源、土壤及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间接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此外,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导致过度放牧现象严重,超过了草原的自动调节能力,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造成草原退化、荒漠化等严重后果。

其次,畜禽疾病救治及防御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余温未退的禽流感给我国部分地区的禽类养殖带来灾难性的重创,例如上海在禽流感期间屠杀了大量的活禽,掩埋处理了大量的病禽,给养殖户直接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②。

由于我国畜禽养殖已经基本拥有规模化的养殖场,各种类型的小养殖场也随处可见,大养殖场畜禽防御的工作基本上符合相关规定,而小养殖场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养殖环境相对比较落后,导致畜禽易于发病。

第三,畜牧业饲料、医药鱼龙混杂。

在金钱的驱使下,为了增加畜牧业的产量,部分农户不按照规定或使用非法饲料、药物饲喂畜禽,一旦不良元素在畜禽体内含量过剩,这些残留的余量如果进入人体会损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间接诱发各种疾病。

我国曾有不少地区发生过消费者由于食用使用非法畜药的肉类①陈素华,内蒙古草原气候特点与草原生态类型区域划分,气象科技,第33卷第4期,2014年1月。

②包满喜,内蒙古草原生态重建的哲学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

而出现中毒的现象,也出现过由于医治不及时导致养殖场大量畜禽死亡造成不菲损失的情况。

1.2我国畜牧业对草原的破坏情况我国草原一直遭受着长期破坏,主要原因是政府及牧民受传统农业观念——轻草溅草的影响,没有把草原管理放在与发展畜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肆开垦草原,导致三四千万顷草原消失。

虽然耕地面积增加了,但是由于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第一年开荒、第二年打粮、第三年变沙漠的惨痛事实。

加之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了只利用不建设,过渡放牧现象十分严重,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导致九成以上的草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牧草产量近几十年来下降五六成③。

现在我国人工草地面积与围栏草地面积总和达不到草原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尽管我国草原的自然生产能力与世界各国的草原一样,但是由于我们对草地资源疏于管理,导致我国每顷草原畜禽产量仅仅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新西兰的八十分之一。

2 我国草场建设特点及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性2.1我国草场建设的特点我国草地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北方温带草原、青藏高寒草原、热带——亚热带草原。

北方温带草原是我国天然草原的主体,从黑龙江省绵延至新疆,占地面积最大。

青藏高寒草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青海、西藏、甘肃西南部、四川和云南的西北部。

热带——亚热带草原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广袤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草地。

由于草原相对面积比较大,因此它的建设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一)草原建设涉及的地域范围广:草原建设由一个个复杂的子系统组成,例如我国近几年正在积极建设的天然草原保护建设系统,它由退耕还草子系统、草原荒漠化治理子系统、草原自然保护区等子系统组成,经常出现跨市、跨县甚至跨省的情况。

(二)涉及内容多,综合性强:草原建设涉及其相关领域多,例如水源涵养、③纪宏伟,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建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防风治沙、病虫害防治等领域;此外还包括人的因素,诸如生态移民、草原防火、草原执法管理等。

草原建设是集科学技术、人口、社会、市场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草原建设的复杂度和难度系数都比较大。

(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草场建设由于它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导致它的前期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慢,例如像草原沙漠化治理、水源保护等需要多年之后才能表现出工作成果。

(四)公益性强:草场建设与一般的市场经济不同,它不仅关系畜牧业的发展,更关系着牧区乃至全国的自然环境状况。

甚至有些时候草场建设的外部效益要大于它本身的经济效益,例如最近几年北方草场建设情况明显好转,北京等地春天的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了。

2.2我国草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性目前,我国草场建设全面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保护与开发建设并行,具体地讲:首先,改变传统的一味开发的观念,增加草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对于重点草场实施重点保护,解决冬夏季节草场产草不平衡导致畜牧业饲料缺乏的问题,提高草地的载畜能力,使畜牧业与草场保护同步进行。

其次,要及时控制因过度使用草④地导致其退化、荒漠化的现象,有关部门在有效贯彻草地生态保护政策的同时还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草地保护政策能够持久有效地执行。

第三,在草场建设过程中要严正杜绝禁止开垦草原,并有计划地对违规开垦的草原进行退耕还草,以促进我国草场建设。

第四,天然草原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在我国北部的天然草原存在严重的载畜超标的问题,是导致草原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实施围栏划区放牧和封地育草措施势在必行。

并且围栏划区放牧和封地育草也是见效最快的措施,一般两到三年就能够见到效果,牧草产量也会增加一两倍,假如同时进行草原管理改良牧草提高的产量会更多。

最后,在合理化开发利用草原的同时草原鼠虫害的防治也要重视起来,例如1986年到1992年期间内蒙古因鼠害损失的牧草多大839万吨,导致④赵广伟,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可行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每百亩草原的载畜量下降达38%之多。

所以,有效防治鼠虫害是提高并确保我国草原全面发展能力的显著方法之一,有效防治虫鼠害的草原地区的生产力可以增长30%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