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例尺》教学设计
裴家营九年一贯制学校张宝成
教学内容:
认识比例尺(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P5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
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比例尺的意义
2.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3.弄清线段比例尺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单位换算(出示习题)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趁势导入。
二、揭示课题
认识比例尺(出示课件)
三、全面认识解比例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根据刚才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课件演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你知道这些比例尺是代表的意思吗?(图上1cm代表实际的…cm) 指名说说.
3.介绍怎么求比例尺(课件出示例题)
4. 强调比例尺的特点:
请同学观察这些比例尺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a.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b.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
思考:对“一般”怎么理解?点名回答(通常,大多数,还有特殊情况)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情况.( 出示课件.)
5、介绍扩大、缩小比例尺。
(1)说比例尺2:1的含义
(2)判断与前面比例尺的不同之处(扩大与缩小)
(3)什么时候用到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尺?
6、比例尺的分类和互化。
(1)、课件出示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中国地图。
介绍:像这样的比例尺是一个比的形式,并且前项后项都是数值,我们把它叫做数值比例尺。
也能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
(2)、课件出示一幅北京市地图。
介绍线段比例尺。
(3)、将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
(先说说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再独立完成。
)
四、巩固练习
1、3道练习题
2、判断题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练习十第1、2小题.
板书设计:
认识比例尺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缩小比例尺扩大比例尺按形式分
或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按用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