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职数学拓展模块教学设计:正弦型函数(三)数学

最新中职数学拓展模块教学设计:正弦型函数(三)数学

【课题】 1.2 正弦型函数(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理解正弦型函数的系数A 、ω、ϕ的意义,会求正弦型函数的最值及相应的角的取值,了解正弦型函数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
由已知的正弦型曲线写出对应的正弦型函数解析式.
【教学设计】
在物理中常用正弦型函数sin()y A x ωϕ=+(其中0,0A ω>>,[0,)x ∈+∞)表示振动量,A 表示这个量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做大距离,所以通常把A 叫做振动的振幅,函数的最大值max y A =,最小值min y A =-;往复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2π
T ω
=叫做这个振动的周期.单
位时间内往复振动的次数12π
f T ω
=
=
叫做振动的频率.x ωϕ+叫做相位,0x =时的相位ϕ叫做初相.要正确认识正弦型函数的系数A 、ω、ϕ对函数图像(包括形状和位置)的影响.例题4是将三角式化成正弦型函数,然后求其周期与最值问题.例4中各项的系数是特殊数,
提出数2后它们恰好分别为πcos 3与πsin 3,可以方便地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将其化成正弦
型函数.一般地,将函数sin cos y a x b x =+化为sin()A x α±的形式时,利用a 和b 的值可以构造一个角,使其可以使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为了简单起见,设0,0a b >>,则点(,)P a b 是第一象限的点.设
cos θ=
则sin θ=
.于是
sin cos a x b x +)x θ+.如果不满足0,0a b >>,那么角θ的值可以由tan b
a
θ=
确定(角θ所在的象限与点P 所在的象限相同). 例5是已知一个周期内的正弦型曲线,写出正弦型函数的解析式.其实质是求出系数A 、ω、ϕ,关键是理解周期的意义及函数图像起点坐标的特征.数形结合地讲清楚,一个周期内的正弦型曲线,其终点的横坐标与起点的横坐标之差就是函数的周期.常用的解题顺序一般为:求A →求ω→求ϕ.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过 程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首先要把函数转化为sin()y A x θ=+的形式.考察以(,)a b 为
坐标的点P (如图12-),设以OP 为终边的角为θ,则
图1-8
2222cos sin tan a b b
a a
b a b θθθ===++,(或).
于是
22
2
2
2
2
sin cos (
sin cos )a b a x b x a b x x a b
a b
+=++
++
222
2
(cos sin sin cos )sin()
a b x x a b x θθθ=++=++
即22A a b =+.角θ的值可以由tan b
a
θ=确定(角θ所在的象限与点P 所在的象限相同).
引领
总结
归纳
主动 求解 观察 思考 理解 记忆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带领 学生 总结 45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5 一个周期的正弦曲线如图1-9所示,求函数的解析式.
图1-9
解 观察曲线知A = 2.由于
11ππ
()4π33
--=, 所以函数的周期为4π.故12ω=.由于起点为π
(0)3
-,,故
引领 讲解 说明 引领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教师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