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1、什么是细菌:
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
2、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
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3、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
①炭疽病症状:
易感人群:传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
流行性感冒:
①流感的性质:呼吸道传染病
②典型症状:急性头痛,咽喉充血,鼻塞流涕,咳嗽气急,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
③致病的病因:流感病毒
④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
⑤预防的方法:a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b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c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作 业:
4、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书上73页表
课内练习:
课堂小结:
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不时的干咳。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死亡率很高。
1、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食传播
2、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接触伤口传播
阅读书本70—71:
结论:去年春华中学流感患病率为30%,其中男性患病比率略高于女性;在患病的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
思考:你知道禽流感吗?
3、读图: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P72
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患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和飞沫。
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思考:如果你得了流行性感冒,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传染给别人?
3、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空气和飞沫传播
(实验结论:浸有蒸馏水的圆纸块周围没有清晰区,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有清晰区,清晰区没有细菌生长,这是因为圆纸块上的青霉素以环形扩散到外面的琼脂,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清晰区的周围长满了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清晰区面积越大,显示青霉素越能有效地对抗细菌。)
思考: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20世纪8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
思考:1、你得过流感吗?2你能说说感冒的症状吗?
1、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2、活动: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
②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
4、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见P67表格
5、细菌引起疾病的治疗方法: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
问题:你知道青霉素吗?你知道它对抗细菌的神奇作用吗?
阅读68页:青霉素的发现:
活动:
①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
课题: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备课教师:施品进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2、技能领域:通过阅读青霉素的发现及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的调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流感的特点、传播三环节;
作业本A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
②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无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
③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结论:1、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2、青霉素作用: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2、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和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法,讲授法
教学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环节一:引入:在研究葡萄酒变酸和蚕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思考
环节二新课: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