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穷人
设计者:余峰
学习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勉强、魁梧、撕破、心惊肉跳、自言自语”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对话、心理、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课文是如何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等描写,来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
(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难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清人物关系,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睡觉还早”这个细节描写,深入感受穷人的“穷”。
3.通过体验“道德小巷”这个游戏,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板块一谈话导入,提问激趣
板块目标:
通过课前谈话来导入课题,借助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前谈话: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看看同学们认不认识?
谁知道这个人是谁?(出示鲁迅的照片)
预设:这个人是谁?(鲁迅)鲁迅有哪些代表作?(《阿Q正传》、《野草》、《呐喊》、《朝花夕拾》、《华盖集》、《且介亭杂文》......)这个人又是谁?(出示岑范的照片)
预设:这个人又是谁呢?(不认识)老师告诉大家,这位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岑范。
那么,鲁迅和岑范之间,他们有联系吗?你觉得导演和作家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我明白了,岑范肯定把鲁迅的作品拍成了电影)是的,岑范导演啊,他把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拍成了电影。
小结:无论是小说《阿Q正传》,还是电影《阿Q正传》,其实都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再来考考大家,这个人又是谁?(出示维克多·雨果的照片)
这个人是谁?(雨果)
那么这一位呢?(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照片)
这一位又是谁?(本文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一位是法国大文豪,一位是俄国大文豪。
你们知道他俩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吗?
我告诉大家,雨果写了一首叙事诗,叫做《可怜的人们》,托尔斯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这首叙事诗,萌发了创作灵感,于是创作了小说《穷人》,其实是由这首诗改写而来的,明白了吗?(明白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名篇《穷人》。
板块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板块目标:
理清人物关系,概括主要内容,梳理行文的脉络。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提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你概括地说一说。
生自由答,师梳理内容。
写了几个穷人?(三个大人和七个孩子)提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桑娜渔夫西蒙)
预设:课文讲了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在
发现邻居西蒙死了以后,义无反顾地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课件出示:
桑娜渔夫五个孩子
西蒙两个孩子
板块三走近“穷人”感悟穷人的“穷”
板块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来感悟穷人的“穷”。
课件出示: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写出穷人的“穷”的?
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写出穷人的“穷”的?
预设: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不知道同学们在阅读中有没有关注到一个四个字的句子,也许它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它却深刻地写出了穷人的“穷”。
(在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话:睡觉还早。
)
课件出示:
睡觉还早。
同学们想一想,睡觉真的还早吗?其实不早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预设一:第1自然段,“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孩子已经安静地睡着,说明当时已经很晚了。
预设二:第2自然段,“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因为敲了十一下,所以说明已经到了11点了,这个点已经不早了。
点拨:而且后面还有省略号,有可能还敲了十二下,所以显然不早了。
预设三:第23自然段,“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
”说明他们对话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显然睡觉时间已经不早了。
(这一处较有难度,教师应适当点拨)
小结:时间显然已经不早了,为什么桑娜觉得时间还早呢?从这个“睡觉还早”你又读出了什么呢?
预设:因为他们都是每天很晚才睡觉,这个时间对他们的日常作息来说还很早。
他们每天都要干活,他们家十分贫穷,他们需要不断干活来维持生计。
点拨:是的,确实如此。
丈夫要出海打鱼,深夜才回。
桑娜要在
家里缝缝补补,从早到晚地干活。
所以说,睡觉真的还早。
板块四感受穷人的真善美,重点品读第9自然段
板块目标:
通过品读第9自然段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穷人身上善良有爱的品质,并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指导好这一段的朗读。
导语:同学们,一个“睡觉还早”,写尽了穷人的“穷”。
这是一篇很经典的小说,所以读这样的小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用心地发现,藏在字里行间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信息,读出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同学们,《穷人》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穷人确实很穷很穷。
但是,如果只让你感受到了穷人很穷很穷,这篇小说绝对不会如此得感人!我们分明透过这“穷”字的背后,能捕捉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细读课文,完成完形填空:
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点拨:细细地默读,到字里行间去寻找。
也许是一处描写,也许是一处对话,也许是一个神态动作,也许是一串省略号,都藏着意味
无穷的东西。
然后找出一处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做批注,写在字里行间,简单的几个词语就可以了,开始吧!
生自由划找,师巡视指导。
好了,同学们,在你们细细发现的时候,余老师也找到了一处,是第9自然段。
有没有人和我找的一样?
预设一:我觉得桑娜很善良,因为她不顾一切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
预设二: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说明以桑娜的经济条件,负担五个孩子已经很重了。
但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挽救两个孩子的生命。
所以,我觉得桑娜很善良,很有爱心。
(生板书:善良有爱心)点拨: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这一段话中特别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省略号)
谁来读一读这一系列的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想一想,怎么读把桑娜的内心世界给读出来?
对比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发现:桑娜的思绪是断断续续的,在省略号的地方可以适当地停顿。
生齐读。
点拨:除了省略号带给你特别的感觉,还有什么样的标点符号也很特别?(问号感叹号)
是的,同学们,人只有在感情特别丰富、内心冲突特别强烈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的问号、感叹号。
指导学生再读这段话。
总结:一串省略号、一串问号、一串感叹号,三个简简单单的标点符号,写尽了桑娜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她的善良和有爱。
那么,同学们,桑娜当时的内心到底有多矛盾呢?她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斗争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体会一下桑娜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道德小巷”。
游戏规则:一个同学扮演桑娜,站在中间。
在她走过来的这条小道上,左右两边分别站着四名学生。
左边这一组同学要试着说服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挽救他们的生命;右边这一组同学要试着说服桑娜只管自己生活,不要把两个孩子抱回家。
扮演桑娜的同学,你如果觉得谁的话有道理,使你的想法产生了动摇,你就往他那里站一点。
听清楚要求了吗?好的,开始吧!竭尽你们的所能说服桑娜哦!
板书设计:
9 穷人
善良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