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菌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椐其使 用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保藏用菌种、试验 用菌种和生产用菌种。 从食用菌栽培的角度而言,所谓的菌种 就是指生产用菌种。
狭义: 狭义: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 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 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 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 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或者说是指人 工培养, 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 菌丝体。 菌丝体。
第二节 一级菌种制作技术
一、一级菌种的制作流程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三、一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四、菌种分离及纯化 五、出菇试验(鉴定) 六、转管及培养 七、菌种保藏
一、一级菌种制作流程
1.概念 一级菌种是第一次用孢子分离法、 一级菌种是第一次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 法或基内菌丝分离法获得的纯菌丝体及其经过转 管扩大后的菌丝体。 管扩大后的菌丝体。 2.用途及要求 一级菌种是菌种生产的基础, 一级菌种是菌种生产的基础,一级菌种质量 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质量, 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质量, 对食用菌生产产生根本的影响。 对食用菌生产产生根本的影响。 3、制种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程序: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灭菌 菌种的分离 纯化(提纯) 转管扩大 培养 一级菌种
四、菌种分离及纯化
(一)菌种分离的概念 菌种分离: 菌种分离: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 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通过菌种分离得到的纯菌丝体即为一级菌种。 通过菌种分离得到的纯菌丝体即为一级菌种。 (二)菌种分离的关键——无菌操作 菌种分离的关键——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都要注意避免把 其它任何无关的菌体带入到培养基中。 其它任何无关的菌体带入到培养基中。 注意二点: 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注意二点:1.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的概念及分类
概 念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 的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
原料 来源
天然:天然有机物 合成:已知成分的化学药品 半合成:? :营养
类
:天然 原料 化: 1.5%~2% 培养基 培养基
2、一级菌种培养基常用配方
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 20g 琼脂 18~23g 水 1000ml PS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 200g 蔗糖 20g 琼脂 18~23g 水 1000ml
二级菌种 (原种)
菌种瓶
固体培 养基
一级菌种
扩制三级菌 纯度高,质量 种 好,无杂菌
三级菌种 罐头瓶、 固体培 (栽培种) 菌种袋 养基
二级菌种
用于栽培
高纯度,高质 量,无杂菌
菌种生产流程
种菇
一级菌种
二级菌种 三级菌种
菌种为何要 经过三级逐 步扩大培养
栽培
三、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孢子或组织分离 一级种培 养基制备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首要条件,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首要条件,菌种性 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 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 制种工作的成败 ,既影响到菌种场的 经济效益与信誉,又间接关系到菇农的利益。 制作菌种并非易事,需要有丰富的技术 经验及企业管理知识。
二、菌种生产类型
食用菌菌种是通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的方式来生产的, 的方式来生产的,在生产上通常把菌种分 为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 为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 从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 一级菌种 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
组 织 分 离 法
利用子实体产生的成熟 概念 有性孢子分离培养获得 纯菌种的方法 孢 子 分 离 法
粉状
3.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制马铃 薯滤液
煮沸20min,取定量滤液
融化琼脂
滤液沸时加入,融后加余料 1%NaOH或HCl 勿污管口,控制装量 准备灭菌
调节pH值
分装试管
包扎成捆
三、一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一)灭菌与消毒的概念 灭菌: 灭菌 : 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 物品表面和内部所有的微生物, 物品表面和内部所有的微生物 , 是一种 彻底的灭菌方法。 彻底的灭菌方法。 消毒: 消毒 : 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使欲 消毒的物品表面和孔隙内绝大部分微生 物致死,是一种不彻底的灭菌方法。 物致死,是一种不彻底的灭菌方法。
菌 种
由一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 二级菌种 菌丝体。
三级菌种
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 体,是直接用于栽培的菌种。
三者之间的关系
菌种类型 制种容器 培养基 菌株来源 用途 要求
一级菌种 (试管种、 母种)
试管
PDA、 PDA、 PSA
种菇(孢 子或菌肉 组织)
扩制二级种 纯度高,质量 好,绝对无杂 菌种保藏 菌
4、菌种场的平面布局
应根据微生物易于在空气中传播及其 传播的特点规划厂房,布设流水线, 传播的特点规划厂房,布设流水线,以使 制种的工艺流程既便于流水作业, 制种的工艺流程既便于流水作业,节约劳 力和投资,又有利于对微生物传播的控制, 力和投资,又有利于对微生物传播的控制, 提高菌种生产的成品率。 提高菌种生产的成品率。下面分别介绍简 易菌种厂和规范化菌种厂的平面布局。 易菌种厂和规范化菌种厂的平面布局。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用于一级菌种培养基灭菌。 高压灭菌 卧式或立式高压灭菌锅:用于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灭菌。
2、常用的消毒方法
0.25%的新洁尔灭,5%的石碳酸,0.25%的多菌灵等。 用量不小于30ml/m3;雾粒越细越好;适时更换药液(防止抗药性)。 药液喷雾
空间消毒 药剂薰蒸 10~20ml的甲醛+5~8g的高锰酸钾/ m3;气雾消毒盒,2~6g/ m3;
(二)制种基本设备及常用物品
1、制种设备
配制培养基设备:切片机、粉碎机、过筛机、 拌料机、装瓶或装袋机 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手提式、立式、卧 式)、常压灭菌灶 接种设备:净化工作台、接种箱、接种室 培养设备:培养箱(电热恒温、恒温恒湿)、 培养室、培养架、空调 菌种保藏设备:电冰箱、贮藏室(二、三级菌种)
1.灭菌设备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2.灭菌要求 121℃ 1.1kg/cm2,121℃ 保持20~30min 保持20~30min 20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3.操作过程 加水 装锅 盖盖 加热 当压力升为 0.5kg/cm2时排放冷空气 0.5kg/cm2时排放冷空气 正式升压 保压 (1.1kg/cm2,121℃,保持20-30min) 停 1.1kg/cm2,121℃,保持20-30min) 20 止加热 自然降压至零 排放余汽 开盖 取出灭菌物品 趁热摆斜面 检验灭菌效果 (32℃空白培养48h)。 32℃空白培养48h)。 空白培养48h
间歇灭菌 常压灭菌
第一次蒸,100℃保持1 h 28-37℃下培养24 h 第二次蒸,100℃,保持1 h 培养24 h 第三次蒸,100℃,保持1 h。不常用的原因:灭菌一锅需要3~4天时间,且冬天需要 保温。
持续灭菌 湿热灭菌
蒸,100℃保持12~14 h(方法:攻头,控中间,保尾)。 普遍采用,特别用于大规模塑料袋制种和塑料栽培筒的灭菌。 注意:常压灭菌锅要设计合理,主要是灭菌彻底与否、燃料费用、周转速度、劳动强度 、污染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组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第一节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第二节 一级菌种制作技术 第三节 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
第一节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一、菌种概念 二、菌种生产类型 三、菌种生产流程 四、菌种生产场所及设备
一、菌种概念
广义:是指以保藏、试验、 广义 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 是指以保藏 和其它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 和其它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 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 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组织或菌 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 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
2、基本器具 玻璃器皿 衡量器具 基础设备 3、基本药品
注意事项!
• 配置必要的生产设备。 配置必要的生产设备。 • 生产能力与生产设备配套 • 选用质量合格、价格适宜的玻璃器皿、塑 选用质量合格、价格适宜的玻璃器皿、 料袋、消毒药品等低值易耗品。 料袋、消毒药品等低值易耗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培养基?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什么叫培养基?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什么叫菌种?菌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什么叫菌种?菌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菌种为什么要经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菌种为什么要经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4.简述菌种生产的基本过程?
斜面
高压灭菌
接种
培养
筛选 提纯
原始种
中试后确 定一级种
保存
一级种转管、扩大
二级种培 养基制备
菌种瓶
高压灭菌
接种
培养
二级菌种
三级种培 养基制备
罐头瓶 菌种袋
高压或 常压灭菌
接种
培养
三级菌种
栽培
菌种制作流程
一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二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 三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栽 培
2、制种场地的选择 、 水、电、路三通,远离禽舍、畜栏、厕所等污 路三通,远离禽舍、畜栏、 染源。 染源。 3、菌种场设置要求 、
菌种场应设原辅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地, 菌种场应设原辅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地,洗涤 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 室,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 质检室和菌种储藏室。 质检室和菌种储藏室。
(二)灭菌与消毒的方法 灭菌与消毒的方法
1、常用的灭菌方法
火焰灭菌 用于金属器具,火焰灼烧至红(在火焰2/3处烧) 160~ 干热灭菌 干燥箱灭菌 用于玻璃器皿(培养皿、试管、三角瓶、吸管)等。洗净 晾干 包装 放入干燥箱 升温 170℃,保持1~2h 关闭电源,自然降温 60℃以下打开干燥箱 取出灭菌物品,尽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