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系名称园林园艺系专业名称园林技术班级园林10-1 班学生姓名初文藩指导教师林蓉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1食用菌菌种的培养技术 (2)1.1母种的获得 (2)1.1.1种菇(耳)选择 (2)1.1.2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3)1.1.3.组织分离 (5)1.1.4母种的扩大繁殖保藏 (5)2.原种生产 (5)2.1.原种配方 (5)2.2.接种 (5)2.3.养菌 (6)3.栽培种生产 (6)3.1.栽培种配方 (6)3.2.制作方法 (6)3.3.接种与培养 (6)4 养殖技术 (6)4.1菇房的搭建 (6)4.2栽培时间安排 (6)4.3菌株选择 (6)4.4培养料配方 (7)4.5培养料制备 (7)4.5培养料制备 (7)4.6菇房消毒、铺料、播种进料 (7)4.7出菇管理 (7)4.8采收 (7)5多吃食用菌有好处 (7)参考文献 (8) (8)食用菌的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园林园艺系园林10-1班初文藩摘要:本文介绍了食用菌菌种的组织培养技术,通过食用菌菌种生产的了解来阐述如何培养食用菌成活率更高,以及养殖技术和食用菌对人体的好处。

关键词:食用菌菌种生产养殖技术食用菌是一类有大型可食子实体的高等真菌(蕈菌),被人们称为菇、蘑、菌、蕈、芝、苓、耳、茸等。

食用菌具有独特的保健价值,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

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质含量。

食用菌中赖氨酸含量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

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

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都高于肉类,草菇Vc含量为辣椒的1.2~2.8倍,是柚、橙的2~5倍,香菇的17倍。

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

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VD,促进对促进对钙的吸收。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菌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生产的成功与失败,优良的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本条件,劣质菌种会使食用菌生产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而菌种生产技术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菌种质量,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迅猛,但菌种生产管理相对滞后,生产技术缺乏统一标准,生产技术本身没有被生产者正确掌握,因此,菌种质量优劣不定,成本举高不下,对食用菌规模化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食用菌教学、科研与生产中,总结出的这套食用菌菌种生产实用技术,具有操作容易、设备简单、高效实用、成功率高、污染率低等特点,解决了大批量生产菌种数量难满足、质量无保证的难题。

1.食用菌菌种的培养技术1.1母种的获得母种可选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基质分离法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得到,但由于孢子分离法的分离对象是有性孢子,因此变异机率高,这一方面为我们选育优良菌株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菌种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

所以,菌种科研单位常用此法选育、复壮菌种,而菌种生产单位则不宜采用它获取母种。

用基质分离法获得的菌种生活力很弱,不经出菇试验不能当作母种使用。

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菌种不易发生变异,能保持原菌种的优良特性是菌种生产单位获得母种的主要方法。

1.1.1种菇(耳)选择种菇就是可作分离材料的子实体,被选用的条件是:朵形完整、商品性状优良、生物学性状典型、无病虫、无破损、菌盖尚未展开、孢子还未弹射,成熟度在60-70%之间的幼菇或幼耳。

1.1.2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蛋白胨5g,酵母膏3g,100万单位的青霉素100mg,80万单位的链霉素100mg,水1000ml。

作法:将马铃薯洗净、取皮、挖眼、切成约2cm见方的小方块,投入1000ml 水中煮30min,煮时防糊、防溢,过滤取汁;→加入琼脂继续加热使其溶化,然后加水补充至1000ml;→再加入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青霉素和链霉素搅拌溶化至均匀;→趁热分装试管和三角瓶并加棉塞包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当温度达到121℃时灭菌lh;→把试管倾成斜面,把三角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使其凝固成固体平板培养基;→待用。

1.1.3.组织分离组织分离法适合于平菇、金针菇、白灵菇、杏孢菇、鸡腿菇、双孢菇等菇类和黑木耳、银耳等耳类食用菌,其操作方法和过程依次为:把选好的种菇(耳)用清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或滤纸吸干表面余水;→在无菌室内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无菌纱布或滤纸吸干表面余水;→用70%的乙醇擦洗菇(耳)表面;→用无菌的手术刀把菇体从菌盖与菌柄交接处切开;→用无菌的小尖头镊子从菇体切口处撕取小米粒大小的菌肉一块放置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每个平板上放置3-5块菌肉;→把平板倒置于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连续培养3-5d;→在无菌室内按无菌操作要求;用接种针从生长正常,没有污染的菌落上挑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菌丝放置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把试管放在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10d菌丝长满斜面即得到母种。

1.1.4.母种的扩大繁殖与保藏在用于扩大繁殖母种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是防止格兰氏染色阴性菌和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胨和酵母膏可保证母种健壮生长;但转管次数不能超过三次,这是保证母种质量,防止菌种退化的关键。

母种转管必须在无菌室中实施无菌操作,转管前首先要对无菌室消毒,消毒的方法和程序是:清扫室内、用清水在空气中喷雾、擦洗桌面地面等;→1‰新吉尔灭擦洗桌面、椅面及墙面等;→点燃克霉净(用量4-6g/m3)熏蒸,同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1h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消毒结束就开始母种转管,一般一支母种一次可扩大成25支母种,转管两次就可得到600多支,转管后贴好标签,置于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10d菌丝即可长满整个斜面,培养过程中勤观察及时淘汰有污染的试管,把培养好的试管母种及时用于原种生产或放在4℃的冰箱中保藏。

2.原种生产2.1.原种配方配方1:高梁80%,木屑13.8%,麦麸1.6%,玉米面1.6%,豆饼粉2%,石膏粉0.5%,石灰0.3%,克菌剂0.1%,增氧剂0.1%,含水量60%。

本配方适合鸡腿菇、平菇、白灵菇、杏孢菇等草腐菌类原种的生产。

具有发菌快、吃料快、菌丝健壮、污染小、成品率高等特点制作方法:先把高梁放在温度为70-80℃,ph值12-13的石灰水中,浸泡2-3d,泡至种皮发软,种胚由白为青,由硬变软,子粒完全膨胀后捞起,沥去余水,待用。

把木屑、麦麸等辅料按比例称取,干拌均匀,然后按料:水=1:1.3-1.4的比例加水拌匀,堆闷约24h;之后,取20%辅料与高梁混合,并掺拌均匀,开始装瓶,先在瓶底装1cm厚的辅料,辅料上面装高梁,瓶口处再装1cm厚的辅料,整平、压实料面,在料面中央打一直径2cm,深至瓶底的孔,擦净瓶口,用两层报纸一层塑料包扎封口,装筐灭菌,若用常压蒸汽灭菌,则温度达到100℃,维持10h;若用高压蒸汽灭菌,则温度达到121℃,维持1h即可达到灭菌目的。

灭菌结束,温度降到30℃时接菌。

配方2:棉籽壳75%,木屑10%,麦麸10%,红糖1%,豆饼粉2%,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0-65%。

本配方适合黑木耳等木腐性食用菌原种的生产。

制作方法根据所需原料的总量,按配方的比例,准确称取每一种原料,然后掺拌均匀,并加水使料内含水量达到60-65%,拌料时先将石灰、石膏与黄豆粉掺在一起,干拌3-4次,使其混匀,然后把这三者的混合物与麸皮掺在一起,干拌到均匀混合为止,最后再与主料混合干拌到均匀,如果原料混合不均匀就会造成料内营养不均匀、ph值不均匀,导致菌丝生长不均匀。

当主料和辅料干拌均匀后,再向料内加入定量的水湿拌,加水时首先要根据干料总量计算出加水量(计算方法是料:水=1:1.4-1.5,也就是说在1kg干料中应加水1.4-1.5kg水),然后分次加入、拌匀,不要一次将所有的水加入,因为主料干湿程度不一样,主料湿一点加入的水就会少于加水总量,如果一次将水加入就会使含水量偏高,摊开晾晒,拖延工作进程。

加水后要湿拌3-4次,让水分在培养料中均匀分布,然后测定含水量,方法是用手握料指缝间有水滴溢出,但悬而不掉为宜。

此时含水量恰好是60-65%,含水量调好后装袋。

由于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全部水分都是由培养料提供的,如果料内含水不足就会使菌丝定植困难,生长稀疏无力,如果含水量过大,料内水多气少,木耳菌丝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停止生长,相反细菌会大量滋生导致培养料腐败。

在测定含水量的同时,还要测定料的酸碱度,方法是取ph值试纸中一条埋在培养料中,用手捏一下料,取出试纸条在比色板上比色,适宜的ph值是7.5-8.5,一般情况下若能按配方比例正确添加石灰,不存在ph值太大或太小的问题。

一旦出现ph值过小应喷洒石灰水,过大则应添加培养料。

培养料配好后要及时装袋,灭菌,搁置过久料内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培养料变酸,影响菌丝生长。

袋可用手工装也可用装袋机装。

若手工装袋则一边装料一边用手压料,压料时一手提袋沿,一手用四指向下紧贴袋壁向下压料,边装边压,分4-5次装满全袋,切不可一次装满再从上面下压,如果这样下部很难装实,造成上紧下松,不利于菌丝生长。

每袋装料0.9-1.1kg,袋料高度17-18cm,料不可装的太瓷,料太瓷通气性不好,菌丝生长缓慢,料也不可装的太满,料太满料面与无棉封盖之间的空间太小,袋内氧气少,不利于菌丝生长,袋装好后,按平料面,用木棍(直径 2.5cm)在料中间打一孔到袋底,打孔时木棍向右旋转打入,拔出时左手按住料面右手向右旋转木棍拔出,以防抖松料面。

孔打好后套上颈圈,将高出颈圈部位的袋口翻卷,盖上无棉封盖,放入灭菌筐中灭菌,灭菌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用旧汽油桶修建蒸汽发生器,把装袋的筐摞在一起,筐上罩二层塑料棚膜,下面用绳系牢,春天灭菌为保温应加盖棉毯等物,通入蒸汽,当料内温度达到100℃时,维持10小时,停火后焖锅1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目的。

2.2.接种接种就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合格的母种接入灭菌后的料袋或瓶中的过程,接种的基本要求是:一要抢温接种,就是说在培养料的温度降到30℃时接种,料温低菌种不易萌发,定植,菌丝失水干缩,造成接种失败,料温高会烫死菌种,二是.要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为了创建一个适宜接种的无菌环境,应修建4~6m2接种室,接种室应密闭,墙壁、顶棚、地面要平整光滑,易于消毒,没有房间的农户可用棚膜搭建,只要能密闭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