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1398

高支模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1398

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BT项目非示主、次干路市政道路工程(一期工程)中心南路K3+540~K5+1403#下穿地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中国二十冶集团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年10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3#下穿地道周边环境及地质情况 (1)二、编制依据、原则 (2)2.1、编制依据 (2)2.2、编制原则 (3)三、结构模板与支架系统施工设计 (3)3.1、模板与支架系统设计验算说明 (3)3.2、模板与支架材料力学性能 (5)四、施工部署 (6)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6)4.2、主要人员、材料、施工机械配备情况 (7)4.3、施工部署 (9)五、模板、支架安装及混凝土浇注施工 (10)5.1、模板与支架施工准备工作 (10)5.2、模板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0)5.3、支架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3)5.4、模板、支架的检查验收 (15)5.5、混凝土浇注 (16)5.6、模板的拆除 (20)六、结构模板与支架施工安全措施 (21)七、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6)八、高支模施工监测 (26)九、应急预案 (29)十、模板支架体系的验算 (33)十一、附件 (41)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中心南路3#下穿地道按结构归类分为:暗埋段框架段、U型船槽段。

暗埋框架部分材料为C50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

框架结构设计基础为¢500素混凝土桩。

U型船槽部分采用两侧带有立式悬臂的C50防水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整体式),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

船槽段A类设计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B、C类船槽段基础为¢500素混凝土桩。

中心南路3#下穿地道里程段围K4+160~K4+740。

其中K4+400~K4+500为暗埋框架段,K4+160~K4+400、K4+500~K4+740为U型船槽段。

根据穗建质[2010]文件容相关规定,中心南路3#下穿地道框架主体结构、属高支模施工畴。

下穿地道框架段主体结构为9.75m*5.6m*2双孔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其侧墙厚度为80cm、中隔墙厚度为60cm、顶板厚度为80cm。

根据相关文件和规要求,本项目高支模验算主要是针对上述结构中的最不利的侧墙(80mm),顶板厚(80mm)模板及施工支顶架(高5.4m)进行受力验算。

中心南路属高支模结构物明细表1.2、3#下穿地道周边环境及地质情况本工程地处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区域。

70年代修筑起东、西大堤,将大、小横琴岛连成一体,全岛面积106.46平方公里,环岛岸线长约52.8公里。

南部和北部多为山地,中部中心沟为东西向长条形养殖地。

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地(围垦地、填海地)、滩涂和水面,从形态上可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

北部为小横琴山及填海地、围垦地;中部为中心沟围垦区及填海地、滩涂;南部为大横琴山及周边丘陵、平地、滩涂和水域。

中心南路3#下穿地道位于大横琴山北侧山脚下,市横琴新区中心南路K3+540~K5+140里程,本工程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处理。

根据地质报告,原本场区勘察的地层有:人工填积层(Q ml)、第四系湖塘相淤积层(Q l)、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4m)、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残积层(Q el)和燕山期侵入花岗岩(γ52-3)层,经软基处理堆载沉降量2.5~3.2m改造后,地面层标高2.6~-0.4m为路基填土粘土层,标高-0.4~-3.5m为场平及垫层砂质层,标高-3.5~-7.0m人工填积层,标高-7.0~-23m 为淤泥层,经软基处理固结后淤泥层预计含水量不少于60%,固结度大于80KPa,十字板强度大于20KPa。

二、编制依据、原则2.1、编制依据1、市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BT项目非示段一期工程施工合同;2、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BT项目非示段市政道路工程(一期工期)《中心南路3#下穿地道主体结构施工图》;3、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4、建质[2010]文件容相关规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0);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9、依据本单位的施工能力、技术实力和类似工程施工实践积累的施工经验。

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模板工程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穗建质安[2010]19号文;2.2、编制原则1、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人或代表的批示、指令和要求。

2、严格遵守建设单位明确的设计规,施工规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相结合。

4、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三、结构模板与支架系统施工设计3.1、模板与支架系统设计验算说明3.1.1、验算依据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3.1.2、设计验算围1、标准段主体结构工程包括:顶板、中板、侧墙等容。

2、由于底板采用直接在垫层上施作结构砼,底板的模板与支撑形式相对简单,根据施工经验进行模板与支撑施工,不再做设计验算。

3、本方案仅对顶板、侧墙的模板及支架进行设计验算,确保模板与支架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满足要求。

3.1.3、设计验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的前提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进行计算。

3.1.4、设计参数1、水平板模板支架(1).本工程顶板厚度为800mm,下穿地道采用Φ48×3.5的钢管搭设满堂模板支撑系统,立杆纵横向间距700×700,水平步距1200,100*50木方横向间距200~300mm,纵向方木间距700,在最上层方木顶铺18mm胶合模板。

(2).计算参数:下穿地道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3米,搭设尺寸为:下穿地道立杆的纵距 b=0.70米,立杆的横距 l=0.70米,立杆的步距约 h=1.20米。

(3).地道钢管框架与侧墙之间留出300mm的宽度,供模板安装的工作空间。

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顶托撑于围檩与支架之间,使模板侧压力传于围檩后通过顶托再传递到支顶架。

其支撑体系见附图所示。

(4).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六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60度,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为45度。

(5).第一道扫地杆距地面20cm。

(6).设在支架横杆端部的可调底座,其伸出长度设置为25cm左右,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2、侧墙竖向模板及支撑侧墙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其竖向围楞为100*50mm方木,间距按200~300mm布置,纵向水平固定围楞采用双拼φ48*3.5mm钢管,穿墙螺栓采用φ14或φ14螺杆做对拉杆,间距按40*50cm布置(下穿地道外侧墙对拉螺杆的外端需预埋进支护墙体),蝴蝶扣紧锁;斜撑采用φ48*3.5mm钢管,间距按2.0m一根布置。

其支撑体系见下图:3.1.5、模板变形值的有关规定为了保证结构表面的平整度,模板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验算时其变形值不超过下列规定:(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3.2、模板与支架材料力学性能1、木枋(松木枋)2、18mm厚胶合板3、扣件式钢管支架4、地基条件本工程高支模支架立杆支撑在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支撑立杆直接立在混凝土底板面上能满足受力需要。

四、施工部署4.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为保证本合同段工程优质、快速、安全地建设,我公司将组织有多年市政道路工程及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成项目经理部,围绕本工程既定目标,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公司行使生产指挥、协调、经营计划等业务。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及物资设备部、经营计划部、安全保卫部、和施工工程部等职能部门。

负责履行合同、指挥生产、按期优质完成合同项目。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4.2、主要人员、材料、施工机械配备情况1、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表2、材料计划表3、施工机械、机具使用计划表4.3、施工部署1、根据结构设计图,下穿地道框架段主体结构横向施工缝每隔25m一道,侧墙纵向水平施工缝共2道,全长100m,共分4个工作段。

2、总体施工顺序为:下穿地道支架、模板搭设由南北向中间推进施工,即先施工两端头主体结构,再施工中间部分主体结构。

3、根据实际情况,下穿地道分2次浇注,第一次为底板+0.6m侧墙高度,第二次为剩余侧墙高度+顶板。

4、下穿地道框架段支架、模板安装原则分2个工作区,按基坑开挖流水作业进行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时按隔节跳节施工法穿插进行,以确保施工工期。

五、模板、支架安装及混凝土浇注施工5.1、模板与支架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组织现场管理人员熟悉、审查施工图纸,重点对侧墙模、沉降缝模板、顶板模板结构施工等分项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2、物资准备按照施工机具计划和主要材料计划,施工平面图的要求,组织好所需的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堆放,确保施工所需。

3、劳动力组织准备根据项目经理部架构,按照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方案、计划和技术交底。

并建立、健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5.2、模板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模板施工规要求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的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模板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见表2-1。

模板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表2、模板施工要求(1).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下方铺方木进行衬垫,提高板模刚度,保证板面平整度要求,并且相邻两块胶合板横向拼缝保证在同一根方木上进行搭接,并固定牢固,避免出现错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