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国家

第四章:国家

马克思主义国家概念
国家是一定领土上全体居民所组成的,拥有主权的社会共同 体,是某个政府所领导的社会管理组织,它实质上是阶级统治的 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6
一、国家的概念
马克思国家概念
1、领土 2、人口 3、主权 4、政府 5、阶级
国家
国家是一定领土上全体居民 所组成的,拥有主权的社会 共同体,是某个政府所领导 的社会管理组织,它实质上 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 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第四章:国家
1
第一节:什么是国家
2
一、国家的概念
第一,把国家解释为社会共同体或联合体。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指出,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 为了完美的生活而组织的联 合体; 古罗马的西塞罗也在《共和国》中认为国家是由许多共同体 基于权利和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的组织体; 近代德国的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明确指出, “国家是许多人依照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 《不列颠百科全书》也认为现代政治理论家通常是把国家定义 为一种典型的联合体。
15
一、国家的起源
4、暴力征服论 认为国家是通过暴力的掠夺和征服而产生的。德国的杜 林,奥地利的巩普洛维奇都将国家起源归结为暴力征服的结果。暴力征服 论将暴力视为国家产生的决定性因素,甚至将暴力视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较强的原始部落借助暴力对较弱的原始部落进行掠夺、征眼、兼并, 从而形成了国家,国家是对外战争的结果。暴力征服论将暴力作为国家产生 的决定性的因素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的,在社会分裂为阶级对立的原 始社会末期,暴力促进了国家的产生,但它并非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5、社会分工论 古希腊的柏拉图最早把国家看做是分工的产物。现代西方有不少政治学 者,如帕森斯、卢曼等人也把国家看做社会分工的结果,他们所讲的国家起 源实际上只是现代国家的形成。他们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分工使得政治过程 专门化、自主化、制度化,分工使专门化的组织发展成为国家,它具有自己 独立的政治功能,其作用是调整、减缓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紧张冲突关系,维 持整个社会的存在。现代的社会分工论者以现代国家的形成来说明国家的起 源,显然不符合历史上国家产生的客观事实。
13
第二节:国家的起源、 演变与消亡
14
一、国家的起源
1、自然生成论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一种国家起源理论,他认为国家的 生成来自于人类的自然的天性,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共同体,是从 家庭、村落自然发展起来的。由于人类有过共同生活的合群的天 性,自然趋向于城邦(国家)生活。人类最先结合成家庭,而由家 庭联合成村坊,而若干的村坊的进一步结合就形成城邦国家。 2、君权神授论 君权神授论主张君主的权力来源于神,来源于上天或上帝, 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统治者的权威是神授予的。君 主是依靠神的意志来行使权力,治理国家的。中国古代认为君主 的权力“受命于天”,古埃及的法老自称为“太阳的儿子”, 3、社会契约论 主张国家是通过人民或者是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 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家起源理论。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最早提出社 会契约论的观点。17、18世纪的自然法学派的政治思想家格劳秀 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契约 论的学说。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社会处于没有 政府、没有政治权力的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享有自然权利,由 于自然状态的不方便、不安全的缺陷,人们通过相互订立契约, 让渡自己的部分自然权利,由此产生了政府的权力,组成了国家。
7
二、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一)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国家是实行阶级 统治的政治组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 阶级冲突中,国家并不是作为真正的“中立人”、“仲裁者”, 不是真正代表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而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国家的本质在于国家是由哪个阶级统治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必然占有统治地位,这个 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利用国家来压迫被统治阶级,维护 统治阶级的利益。正像列宁指出的那样,“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 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 器”。
37
坚持不懈
38
你将获得成功
39
非常成功……
40
但,别走的太远 ...
41
留出欣赏花朵的时间
42
不要忘记休息和娱乐
43
而且,永远不要忘记 关爱你的亲人
44
第三节:国家形式
45
一、国体与政体
(一)国体 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 的地位,在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居于被 统治地位。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就决定了国家的性 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表明了我国 的国体,即表明了我国的阶级性质。
12
三、国家与社会
5、国家干预 现代国家对社会的干预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国家的干预已 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国家试图通过对各种社会的公共事务的 有效管理,通过对社会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来寻求全社会对其 合法性的支持。现代国家已不是社会的守夜人,而是社会的管家 婆,国家对社会的干预范围不断扩大,干预程度不断强化。国家 对社会的积极干预,一方面促进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改 善了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持了社会的稳 定;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社会的过度干预,也造成了许多恶 果,一是社会的作用,尤其是市场作用的减弱,使得社会经济发 展乏力,二是国家机构膨胀,财政赤字猛增,社会已无法承受, 三是导致了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引起了国家的合法性危机。这些 都造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失衡。
这是现代西方政治学中流行最广而又通行的国家定义,也 就是著名的“国家三要素说”。现代西方国家的百科全书一般 都是从三要素说方面来给国家下定义的,国家是在一定的领土 内由一定的人民组织成一个有主权的社会共同体,领土、人民、 主权(有的学者在三要素之外加上政府)正是构成国家的三个基 本要素。
5
一、国家的概念
8
二、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阶级统治具有三大特征
第一,国家是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来实行阶级统治的,它是统 治阶级共同体的意志和利益的表现; 第二,国家的阶级统治要靠暴力来实现; 第三,国家实际上是以第三者的面目出现来实施阶级统治的;
9
二、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二)国家的职能 1、政治统治职能: 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强制力量,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 抗的职能。 2、社会管理职能 就是对社会的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的管理的职能。 3、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关系 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的基 础,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 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国家只有 通过社会管理职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缓和阶级冲突,才能保证自己 的政治统治。另一方面.政治统治职能又是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国 家只有有效地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才能有 效地实施社会管理职能。
2005年已飞逝而过
21
2005年已飞逝而过
22
现在,我们要准备面对 2006年
23
也许会面临危险
24
也许会有阻碍
25
所以要小心
26
与朋友同行
27
越过障碍
28
小心翼翼
29
谨慎而行
30
拒绝懒散
31
直面挑战
32
保持笑容
33
保持合作
34
勇于探索
35
结交新朋友
36
做好冒险的准备
18
二、国家的历史演变

1、奴隶制国家 2、封建制国家 3、资本主义国家 4、社会主义国家
19
三、国家的消亡
1、国家永恒论 这种观点充满了对国家的迷信和崇拜,认为国家与人类社会 同在,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会有国家的存在。 2、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观点不懂得国家消亡的历史条件,抽象地把国家 视为罪恶,主张在废除产生国家权威的社会关系之前废除国家, 甚至主张在24小时内就马上消灭国家,建立无政府的社会。 3、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国家的产 生、发展和消亡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它既不是永恒 的,也不是24小时 内就可以马上消灭的。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 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的 存在是国家存在的基本条件,一旦阶级及 阶级差别不存在的时 候,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就失去其作用,而逐渐 走向消亡。 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规律。 20
46
一、国体与政体
(二)政体
所谓政体,就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采取 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毛泽 东所说的,“指的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即反 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47
一、国体与政体
(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 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中,国体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国家的 阶级性质决定了国家政权所要采取的组织形式,阶级统治的需要 决定了政体应采取柯种形式。政体必须符合国体,符合阶级统治 的需要,与一定的国体相适应。 2、国体并非是影响政体的惟一因素 (1)首先是阶级力量的 对比关系会制约国家政体 (2)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政体,政体作为上 层建筑是受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制约的; (3)再次,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文化因素也是影响政体的重要 因素,它们会对政体的产生和演变发生一定的影响。
16
一、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并非从来就有的,而是同一定历 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只 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阶级时国家才会产生。“国家是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 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为了缓和阶级冲突, 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就需要有国家作为表面上凌驾于 社会之上的第三种力量来压制阶级的公开冲突,这样,国家就 应运而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