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黄河 流域
长江 流域
冀中南、 鲁西北、 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沿岸 滨海平原
优势
光照充足,晴天多,灌溉 便利;长绒棉产区
劣势
水源限制;土地 少,距市场远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降 水适中;劳动力丰富;种 植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中、低产田多,旱 涝、风沙和盐碱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 热资源丰富;劳动力丰 富;交通便利
(1)能源化工“金三角”的区位优势是
()
①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科技先进
④综合开发优势明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能源化工“金三角”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资源短缺
B.劳动力不足
C.国家政策
D.农业基础薄弱
()
解析:第(1)题,综观全局,能源化工“金三角”资源丰 富、交通便利、综合开发优势明显,但此地不具备科技优 势。第(2)题,以宁东-鄂尔多斯-榆林为依托的能源化工 “金三角”经济区的优势在于能源丰富,劣势在于水资源 短缺。 答案:(1)C (2)A
中国的工业
[考点一线串]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名称
位置、范围及主要工业 中心
工业部 门
特点
发展 条件
辽中 南工 业基 地
钢铁、 煤炭造 船、化 工、
我国老工 业基地之 一,骨干 企业:鞍 钢,我国 著名的重 工业基地
①丰富 的煤、 铁和有 色金属 资源; ②便利 的海陆 交通运 输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①能源、淡水 资源供应不 足,环境污染 严重;②高科 技产业发展不 足,工业产品 类型单一、技 术落后
区。
6.中国的旅游资源。
考
1.识记: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增长和分布及人口政 策;主要交通线。
纲 2.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农业区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主要
解 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读
3.应用: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我国某地区工业、农业和交通 线点的分布。
一、我国的政区、人口和民族 1.行政区划 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 5 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分布地区:黑、 吉、内蒙古、新(北疆)
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在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 三角洲等地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技法一招鲜] 图解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应用闯一关]
2.下表为“2010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前五位的省区排序
性工业
基地
发展条件
①丰富的煤、 铁、石油、盐 等资源;②统 一的电网;③ 便利的铁路、 公路和近海运 输;④紧靠山 西能源基地, 并有输油管道 连接东北、华 北的油田
存在问 题
①能 源、淡 水资源 供应不 足,环 境污染 严重; ②高科 技产业 发展不 足,工 业产品 类型单 一、技 术落后
续表
发展方向
平原
平原(B)
谷物
黄土高原、华北 平原
优势
土地广阔,耕 地面积广,人 均耕地多,商 品率高,肥沃 的黑土、黑钙 土
劣势
热量不 足,农作 物一年一 熟
主要 农作
物
主要 分布区
水稻
长江流 域、江淮 地区、珠 江三角洲 地区
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C)、 江汉平原(D)、 洞庭湖平原 (E)、鄱阳湖平 原(F)、江淮地 区(G)、太湖平 原(H)
2.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1)形成条件比便较利稳的定交的通商运品输来源条区件和销售区 (2)分布
古代四 天大水米以市马换茶的地方
主要分布在 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交通便利的东部地区
现代全 天 最国 津 基性 、 层商 沈 的业 阳 商中 、 业心 武 活有 汉 动: 、 是上 广 集海 州 镇、 、 农北西 贸京安 市、、 场重庆
六、中国的旅游业 (1)特点综投合资性少服务、行收业效快、利润高无烟工业 (2)重要性增带加动国国家民和经地济方其的他部财门政的收发入展 和创汇
(3)主要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长白山、长江三峡等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故宫、长城等 革命纪念地:延安、广州等 民族风情:端午节、泼水节等
(4)我国十大旅游胜地 自然风光: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黄山 、杭州 西湖、日月潭 人文景观:故宫、八达岭长城、避暑山庄、 兵马俑 、苏州园林
秋季多雨,不利于 收摘
3.糖料和油料作物基地
油料作 物
糖料作 物
花生 油菜 其他 甘蔗 甜菜
出口商品基地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 陵地区,山东产量第一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 向
大豆分布在东北;芝麻分布在河南;胡麻分布在西北内陆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分布地区:台、闽 、粤、桂、川、滇
逐步向拥有水电、有 色冶金、化工、轻 纺、机械、电子等多 种工业地带方向发展
加强东西部联系,内 联外引,逐步形成联 系东西部的重工业地 带
[技法一招鲜] 图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工业带
[应用闯一关] 3.能源化工“金三角”正成为西部腾飞新引擎。能源化工
“金三角”范围包括宁夏宁东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 区、陕西榆林地区,以及与该地区资源开发相关性极强 的陕西延安地区和甘肃陇东地区。结合下图完成(1)~(2) 题。
(2)图中E、F是我国两个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它
们可能是
()
A.沪、台
B.鲁、京
C.豫、鲁
D.台、津
解析: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单位面积的对比关系,新疆最 大,对应图中D,故第(1)题选C项。E、F人口数量大,面积 较小,人口密度极大;直辖市面积较小,故第(2)题符合选 项的只有C项。 答案:(1)C (2)C
①积极发 展高科技 产业,增 加产品类 型,加强 技术改 造;②重 点放在钢 铁、石油 化工、海 洋化工、 电子、高 档精纺和 精细化工 方面
续表
名 称
位置、范围及 工业 主要工业中心 部门
特点
发展条件
存在 问题
发展 方向
沪 宁 杭 工 业 基 地
轻型 及精 密机 械、 电 子、 化工
规模最 大、结 构最完 整、技 术水平 和效益 最高的 综合性 大型工 业基地
2.众多的人口 (1)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 (2)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3)分布状况:分布不均,以 黑河—腾冲 一线为界,此 线 东南 人口密度大,此线西北人口密度小。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汉 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是壮 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 、小聚居。汉族主要 分布在 东部 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西南 、西北和 东北 等边远地区。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地区 沿海 地区 沿边 地区
内地
优势
方向
智力 资源和技术力 侧重发展 科技园区 型高新技
量
术产业
国家的开放政策、 沿边 的地理优势
发展 贸易导向 型产业
优势
资源 、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 产业
四、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兰新 京广
京沪
成昆
南昆 京九
五、中国的商业 1.基本概念 (1)商品:用来 交换 、进行买卖的物品。 (2)商业: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部门。
特点
引进境 外、国外 先进技术 和管理方 法,发展 出口为主 的工业, 是以轻工 业为主的 综合性工 业基地
发展
条件
①毗邻 港澳, 邻近东 南亚, 多侨 乡,可 利用外 资发展 工业; ②水、 陆运输 便利
存在 问题
①能源 和矿产 资源不 足;② 重工业 和机械 制造业 不发达
续表
发展方向
①调整产业 结构,促进 产业升级; ②加强区内 各城市的相 互分工与合 作,构建大 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③ 加强规划与 管理
二、农业的分布与发展——因地制宜 (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 平原 地区, 西部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平原、 河谷 和绿洲。
(2)主要作物优势分布区
油 糖料 料作 作物 物— —— —长 南江 方油种菜植甘 带蔗 和, 黄北 淮方 花种 生植 区甜菜 棉花——三大棉区是新疆 南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图”,数字表示位次。读表回答(1)~(2)题。
棉花 甲 鲁 豫 冀 鄂
小麦 乙 鲁 冀 皖 苏
大豆 油菜籽
丙
内蒙 古
皖
吉
豫
玉米 鄂 川 皖 苏 湘
1丁 鲁2 豫3 冀4 黑5
(1)甲、乙、丙、丁所对应的省份,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江苏省
B.乙——湖北省
C.丙——辽宁省
D.丁——吉林省
(2)表中反映出我国油菜籽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2.我国的三大工业地带
名称
范围
东部沿海 工业带
沿海经济特 区、沿海开 放城市、经 济开放区
长江沿岸 长江沿岸地 工业地带 带
陇海—兰
新沿线工 业地带
郑州、徐 州、洛阳、 连云港、兰 州、乌鲁木 齐等
发展条件
港口众多,海运 便利,铁路网密 集,农业和工业 基础好,资金、 技术力量雄厚
工农业发达,人 口多,矿产和水 能丰富,水运条 件得天独厚
()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长江流域
C.第三级阶梯上
D.中部经济地带
解析:第(1)题,新疆的棉花产量最大。湖北以水稻种植为主, 小麦产量很小。辽宁位于暖温带,大豆种植不多。吉林是我 国的玉米带。第(2)题,鄂、川、皖、苏、湘均位于长江流域, 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川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江苏 属东部经济地带。 答案:(1)D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