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黄河 流域
长江 流域
冀中南、 鲁西北、 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沿岸 滨海平原
优势
光照充足,晴天多,灌溉 便利;长绒棉产区
劣势
水源限制;土地 少,距市场远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降 水适中;劳动力丰富;种 植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中、低产田多,旱 涝、风沙和盐碱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 热资源丰富;劳动力丰 富;交通便利
(1)能源化工“金三角”的区位优势是
()
①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科技先进
④综合开发优势明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能源化工“金三角”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资源短缺
B.劳动力不足
C.国家政策
D.农业基础薄弱
()
解析:第(1)题,综观全局,能源化工“金三角”资源丰 富、交通便利、综合开发优势明显,但此地不具备科技优 势。第(2)题,以宁东-鄂尔多斯-榆林为依托的能源化工 “金三角”经济区的优势在于能源丰富,劣势在于水资源 短缺。 答案:(1)C (2)A
中国的工业
[考点一线串]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名称
位置、范围及主要工业 中心
工业部 门
特点
发展 条件
辽中 南工 业基 地
钢铁、 煤炭造 船、化 工、
我国老工 业基地之 一,骨干 企业:鞍 钢,我国 著名的重 工业基地
①丰富 的煤、 铁和有 色金属 资源; ②便利 的海陆 交通运 输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①能源、淡水 资源供应不 足,环境污染 严重;②高科 技产业发展不 足,工业产品 类型单一、技 术落后
区。
6.中国的旅游资源。

1.识记: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增长和分布及人口政 策;主要交通线。
纲 2.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农业区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主要
解 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3.应用: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我国某地区工业、农业和交通 线点的分布。
一、我国的政区、人口和民族 1.行政区划 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 5 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分布地区:黑、 吉、内蒙古、新(北疆)
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在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 三角洲等地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技法一招鲜] 图解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应用闯一关]
2.下表为“2010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前五位的省区排序
性工业
基地
发展条件
①丰富的煤、 铁、石油、盐 等资源;②统 一的电网;③ 便利的铁路、 公路和近海运 输;④紧靠山 西能源基地, 并有输油管道 连接东北、华 北的油田
存在问 题
①能 源、淡 水资源 供应不 足,环 境污染 严重; ②高科 技产业 发展不 足,工 业产品 类型单 一、技 术落后
续表
发展方向
平原
平原(B)
谷物
黄土高原、华北 平原
优势
土地广阔,耕 地面积广,人 均耕地多,商 品率高,肥沃 的黑土、黑钙 土
劣势
热量不 足,农作 物一年一 熟
主要 农作

主要 分布区
水稻
长江流 域、江淮 地区、珠 江三角洲 地区
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C)、 江汉平原(D)、 洞庭湖平原 (E)、鄱阳湖平 原(F)、江淮地 区(G)、太湖平 原(H)
2.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1)形成条件比便较利稳的定交的通商运品输来源条区件和销售区 (2)分布
古代四 天大水米以市马换茶的地方
主要分布在 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交通便利的东部地区
现代全 天 最国 津 基性 、 层商 沈 的业 阳 商中 、 业心 武 活有 汉 动: 、 是上 广 集海 州 镇、 、 农北西 贸京安 市、、 场重庆
六、中国的旅游业 (1)特点综投合资性少服务、行收业效快、利润高无烟工业 (2)重要性增带加动国国家民和经地济方其的他部财门政的收发入展 和创汇
(3)主要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长白山、长江三峡等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故宫、长城等 革命纪念地:延安、广州等 民族风情:端午节、泼水节等
(4)我国十大旅游胜地 自然风光: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黄山 、杭州 西湖、日月潭 人文景观:故宫、八达岭长城、避暑山庄、 兵马俑 、苏州园林
秋季多雨,不利于 收摘
3.糖料和油料作物基地
油料作 物
糖料作 物
花生 油菜 其他 甘蔗 甜菜
出口商品基地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 陵地区,山东产量第一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 向
大豆分布在东北;芝麻分布在河南;胡麻分布在西北内陆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分布地区:台、闽 、粤、桂、川、滇
逐步向拥有水电、有 色冶金、化工、轻 纺、机械、电子等多 种工业地带方向发展
加强东西部联系,内 联外引,逐步形成联 系东西部的重工业地 带
[技法一招鲜] 图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工业带
[应用闯一关] 3.能源化工“金三角”正成为西部腾飞新引擎。能源化工
“金三角”范围包括宁夏宁东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 区、陕西榆林地区,以及与该地区资源开发相关性极强 的陕西延安地区和甘肃陇东地区。结合下图完成(1)~(2) 题。
(2)图中E、F是我国两个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它
们可能是
()
A.沪、台
B.鲁、京
C.豫、鲁
D.台、津
解析:根据我国省级行政单位面积的对比关系,新疆最 大,对应图中D,故第(1)题选C项。E、F人口数量大,面积 较小,人口密度极大;直辖市面积较小,故第(2)题符合选 项的只有C项。 答案:(1)C (2)C
①积极发 展高科技 产业,增 加产品类 型,加强 技术改 造;②重 点放在钢 铁、石油 化工、海 洋化工、 电子、高 档精纺和 精细化工 方面
续表
名 称
位置、范围及 工业 主要工业中心 部门
特点
发展条件
存在 问题
发展 方向
沪 宁 杭 工 业 基 地
轻型 及精 密机 械、 电 子、 化工
规模最 大、结 构最完 整、技 术水平 和效益 最高的 综合性 大型工 业基地
2.众多的人口 (1)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 (2)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3)分布状况:分布不均,以 黑河—腾冲 一线为界,此 线 东南 人口密度大,此线西北人口密度小。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汉 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是壮 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 、小聚居。汉族主要 分布在 东部 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西南 、西北和 东北 等边远地区。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地区 沿海 地区 沿边 地区
内地
优势
方向
智力 资源和技术力 侧重发展 科技园区 型高新技

术产业
国家的开放政策、 沿边 的地理优势
发展 贸易导向 型产业
优势
资源 、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 产业
四、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兰新 京广
京沪
成昆
南昆 京九
五、中国的商业 1.基本概念 (1)商品:用来 交换 、进行买卖的物品。 (2)商业: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部门。
特点
引进境 外、国外 先进技术 和管理方 法,发展 出口为主 的工业, 是以轻工 业为主的 综合性工 业基地
发展
条件
①毗邻 港澳, 邻近东 南亚, 多侨 乡,可 利用外 资发展 工业; ②水、 陆运输 便利
存在 问题
①能源 和矿产 资源不 足;② 重工业 和机械 制造业 不发达
续表
发展方向
①调整产业 结构,促进 产业升级; ②加强区内 各城市的相 互分工与合 作,构建大 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③ 加强规划与 管理
二、农业的分布与发展——因地制宜 (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 平原 地区, 西部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平原、 河谷 和绿洲。
(2)主要作物优势分布区
油 糖料 料作 作物 物— —— —长 南江 方油种菜植甘 带蔗 和, 黄北 淮方 花种 生植 区甜菜 棉花——三大棉区是新疆 南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图”,数字表示位次。读表回答(1)~(2)题。
棉花 甲 鲁 豫 冀 鄂
小麦 乙 鲁 冀 皖 苏
大豆 油菜籽

内蒙 古



玉米 鄂 川 皖 苏 湘
1丁 鲁2 豫3 冀4 黑5
(1)甲、乙、丙、丁所对应的省份,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江苏省
B.乙——湖北省
C.丙——辽宁省
D.丁——吉林省
(2)表中反映出我国油菜籽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2.我国的三大工业地带
名称
范围
东部沿海 工业带
沿海经济特 区、沿海开 放城市、经 济开放区
长江沿岸 长江沿岸地 工业地带 带
陇海—兰
新沿线工 业地带
郑州、徐 州、洛阳、 连云港、兰 州、乌鲁木 齐等
发展条件
港口众多,海运 便利,铁路网密 集,农业和工业 基础好,资金、 技术力量雄厚
工农业发达,人 口多,矿产和水 能丰富,水运条 件得天独厚
()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长江流域
C.第三级阶梯上
D.中部经济地带
解析:第(1)题,新疆的棉花产量最大。湖北以水稻种植为主, 小麦产量很小。辽宁位于暖温带,大豆种植不多。吉林是我 国的玉米带。第(2)题,鄂、川、皖、苏、湘均位于长江流域, 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川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江苏 属东部经济地带。 答案:(1)D (2)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