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分析技术与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1

现代分析技术与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1


获得 诺贝 尔奖 最多 的科 学专 题
10
Related Nobel Prize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布洛赫(Felix Bloch ) & 珀赛尔 (Edward
Purcell)因发展了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及由此所作的发现——核磁共振。
布洛赫(Felix Bloch )
珀赛尔 (Edward Purcell)
级差约为2510-3J),当吸收外来电磁辐射(109-1010nm,4-900MHz)时,
将发生核能级的跃迁----产生所谓NMR现象。
射频辐射——原子核(强磁场下能级分裂)——吸收──能级跃迁──NMR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HNMR──氢原子的位置、环境以及官能团和 C骨架上的H原子相对数目)
❖ 与UV-Vis和红外光谱法类似,NMR也属于吸收光谱,只是研究的对 象是处于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
50多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核磁共振技
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化学、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它是确定有
机化合物特别是新的有机化合物结构最有力的工具。NMR证明了核自
旋的存在,为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提供了直接的验证,并且首
次实现了能级反转,这些为激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1. NMR简介 1. 1 一般认识 ❖ NMR是研究处于磁场中的原子核对射频辐射(Radio-frequency Radiation)
的吸收,它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 有力的工具之一,有时亦可进行定量分析。 ❖ 在强磁场中,原子核发生能级分裂(能级极小:在1.41T磁场中,磁能
行结构解析 •药理 •药剂
1.2 核磁的发现
四大类磁性介质 铁磁体:铁,钴,镍,等; 反铁磁体:铁,钴,镍的氧化物; 抗磁体 顺磁体
核磁:来自于原子核
9
1.3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
1943年物理学奖:O. Stern 发展分子束的方法,发现质子磁矩;
1944年物理学奖:I.I.Rabi 测定原子核的磁矩和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1
考试与成绩
考试方式:考核 成绩计算:
考勤和平时成绩(30%),笔试(70%)
2
目录
1. 概述 2.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了解) 3. 核磁共振仪与实验方法(熟悉) 4. 氢的化学位移(掌握) 5. 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掌握) 6.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掌握) 7. 自旋系统及图谱分类(掌握) 8.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掌握) 9. 核磁共振碳谱(掌握) 10. 其他核磁共振波谱(了解及熟悉)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If one knows all the measurements of a house one can draw a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 of that house. In the same way, by measuring a vast number of short distances in a protein, it is possible to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 of that protein.
1.4 发展历史
1924年:Pauli 预言了NMR 的基本理论,即,有些核同时具有自旋和磁 量子数,这些核在磁场中会发生分裂;
1946年:Harvard 大学的Purcel和Stanford大学的Bloch各自首次发现并证 实NMR现象,并于1952年分享了Nobel奖;
1953年:Varian开始商用仪器开发,并于同年制作了第一台高分辨NMR 仪;
4
5
☻核磁构解析
结构?
分子结构:分子几何结构:分子中原子的种类, 个数,三维排列方式, 原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化 学键种类,及连接关系。 ✓ 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药物化学
有机合成中的反应物或产物结构一定要用核磁共振进行结构解析。
探讨反应机理
•天然药物化学 确定在自然界发现的化合物一定要用核磁共振进
13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保 罗·劳特布尔 (Paul Lauterbur)和英国科学 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 )
用核磁共振层析“拍摄”的脑截面图象
14
MRI is used for imaging of all organs in the body.
15
1952年物理学奖:Felix Bloch 与 Edward Purcell 首次观测到宏观物质的核磁共振信号
1991年化 学 奖:Richard Ernst 傅里叶变换,二维核磁
2002年化 学 奖:库尔特.维特里希 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测定
2003年生理与医学奖:劳特布尔和曼斯菲尔德 核磁共振成像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956年:Knight发现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对NMR信号有影响,而这一影 响与物质分子结构有关。
1970年:Fourier(pilsed)-NMR 开始市场化(早期多使用的是连续波 NMR 仪器)。
16
小结: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是上世纪中叶 发现的低能电磁波(无线电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物理现 象。
11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恩斯特R.R.Ernst(1933-) 瑞士物理化学家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在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 波谱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包括:
一.脉冲傅利叶变换核磁共振谱 二.二维核磁共振谱 三.核磁共振成像
12
2002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