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 外部性的定义
一、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 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 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 标准),如果
则可以说生产者(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 i存在外部影响。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部性 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 “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 互作用的结果。
外部影响的内部化:即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 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的费 用,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支付相应的 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
我们在理解外部性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 (1)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例如,一个人 开车时故意把泥水溅到他不喜欢的某个行人的身 上,虽然这个行人无法选择他“消费”的泥水数 量,但这种影响不可以视为是一种外部性。
所谓非市场性,是指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
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即受益不付费, 受损无补偿。
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是指受影响者因外部 经济而得到的收益和因外部不经济而受到的 损失。
在现实中,生产和消费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
例如:某人在院子周围种花栽草,邻居受益不付费; 某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其他人受损但无人得到补偿; 大企业修路用于运输,沿线居民和小企业乘车使用。
❖ 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都是一种低效率资源配置状态, 而且游离于市场之外。
❖ 边际社会效益:生产者的某种生产活动带给 社会的有利影响。
❖ 边际社会成本:生产者的某种活动带给社会 的不利影响。
外部经济性
价格
MSB
P1
MC
P
MEB
MPB
O
Q1 Q
数量
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边际私人效益 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私人植树量Q1小于由 MSB和MC决定的有效植树量Q 。当要求私人植树量达到Q 时,必须降低植树的成本。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一、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个人i的预算约束为:
Yi-∑PhXih
h=1,…,m
式中:Yi——i的收入
Ph——Xih的价格
Xih——消费因子
考虑外部不经济性,Xjn对i的边际效用为负值,其 实际价格为零。
❖ 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 ,使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的均衡条件是:
RCS12=P1/P2
❖ 高效率的条件:
RCS(h,n)i= RCS(h,n)j=Ph/Pn 式中只有Pn为负值时才能成立,但实际为
零,所以高效率条件不能被满足。
❖ 若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效果,必须正确给其 确定价格,即外部不经济的价格为负,外部 经济性的价格为正,才能达到高效率。
外部性基于对资源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资 源的配置 ,以燃煤发电厂的污染行为例:
❖ (2)要区别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这将在下 面进行详细论述),货币外部性不是真的外部性, 只有技术外部性才是真正的外部性。
❖ (3)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 存在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外部性的一个特例:(双赢)
果园主人与养蜂者的关系: 当扩大果园种植面积时,会使养蜂者受益, 养蜂者无须向果园主付费。而在果树授粉 期养蜂者同样使园主受益,园主也无须 向养蜂者付费。
外部不经济性
价格
P1 P
MSC
MPC
MB
O
Q
Q1
数量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 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私人砍伐水平Q1大于 由MB和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 。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 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
庇古税
❖ 由权威机构(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 个合理的负价格,据此征收的税或费称为 “庇古税”或“庇古费”。
❖ 可转移的外部性:受害者有机会向第三方 “转移”外部性的现象。
❖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共同性:它们的最终效果可能是一些相关变 量的价格或成本变化。
区 别:货币外部性是外部效果通过价格变 化转换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这种外部性是不会导致市场失效 的;技术外部性是不能反映在价格变化或 通过市场体系表现的外部现象。
❖ 把污染者强加给他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 庇古认为,外部性实际上就是边际私人成 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 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依靠 自由竞争是不可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的。 于是就应由政府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消 除这种背离,实现最优外部性。
❖ 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边际私人成 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的部门实施征税,即 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向企业征税;
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将会增加电力生 产的成本,使供给曲线Se左移 ,达到新的均衡点(Pe’ , Qe’)。
二、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 (一)非竞争的外部性 例如:工厂排放的烟雾使居民受害。
❖ 决策方案:工厂控制在有效率的水平; 受害者采取有效率的防护措施。(纯私人的)
❖ 解决措施:对污染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 税或费;但是,对受害者不提供补充刺激。
❖ 对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受益的部门 实行奖励和津贴,即存在外部经济时,给 企业以补贴
❖ 庇古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就可以实现外 部效应的内部化。
第二节 外部性的类型
❖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外部性是否具有 公共物品的性质(即对某人的影响是否会减 少对其他人的影响) 公共外部性(非竞争) 私人外部性(竞争)
❖ (二)竞争的外部性
例如:工厂排放可减少的垃圾。
有关部门对此没有具体规定,工厂就会选 择堆放到不用花钱处理的地方。措施与非 竞争性相同,对制造者征收庇古税,对受 害者不提供补充刺激。
双方的生产活动都给对方带来了外部经济。
外部性与帕累托效率
❖ 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广义的外 部性概念说明了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一种 不满足帕累托效率情况下的一种低效率状态。
❖ 当受影响的一方希望行动的一方改变经济活动数量或水平 时就存在着相关外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通过市场 来调节。只有当以这样一种方式改变经济活动水平或数量, 即使得受影响的一方得到好处,同时又不让行动一方受损 失时才可以说存在帕累托相关外部性,也即存在没有实现 的潜在帕累托效率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