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画图题专题难点训练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画图题专题难点训练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画图题专题难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请在图中完成下列操作.(1)过点P画BC的垂线,垂足为H;(2)过点P画AB的垂线,交BC于Q;(3)线段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BC的距离.2.作图题:(1)过点A画高AD;(2)过点B画中线BE;(3)过点C画角平分线CF.3.在下面的方格纸中,(1)先画△A1B1C1,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1对称;再画△A2B2C2,使它与△A1B1C1关于直线l2对称;(2)若△ABC向右平移2格,则△A2B2C2向平移格.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DEF.(1)画出△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不写画法);(2)画EF边上的高(不写画法);(3)若网格上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DEF的面积为.5.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中,有线段AB 和直线MN,点A、B、M、N 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方格纸中画四边形ABCD(四边形的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四边形ABCD 是以直线MN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点A 的对称点为点D,点B 的对称点为点C.6.已知:如图,已知△ABC(1)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A1的坐标是,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A2的坐标是;(2)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3)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7.如图所示的点A、B、C、D、E.(1)点和点关于x轴对称;(2)点和点关于y轴对称;(3)点A和点D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请画出直线l.(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过程)8.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点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是;(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不要求写作法)(3)求△ABC的面积是9.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点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点B关于y轴对称点B′的坐标是(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不要求写作法)(3)求△ABC的面积.10.如图,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分别作出△ABC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图形.11.如图,(1)在网格中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2)写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222A B C △的各顶点坐标2A ( )2B ()2C ( )参考答案1.(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PH.【解析】【分析】利用尺规作出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过点P画BC的垂线,垂足为H,如图所示;(2)过点P画AB的垂线,交BC于Q,如图所示;(3)线段PH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BC的距离.故答案为PH.【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从A点向CB的延长线作垂线.垂足为D,线段AD即所求作的高;(2)作AC的垂直平分线找到中点E,连接BE.BE就是所求的中线;(3)作∠ACB的角平分线,与AB交于点F,CF就是所求的角平分线.【详解】解:(1)如图,用圆规以点A为圆心,大于点A与BC的距离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CB交于点G,H,分别以G、H为圆心,大于GH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于点O,连接AO,交CB的延长线于点D,线段AD即所求作的高;(2)如图,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于点J、K,连接JK,与AC交于点E,连接BE,BE就是所求的中线;(3)如图,用圆规以点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再以弧与∠ACB两边的交点M,N 为圆心,大于MN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为P,连接CP并延长,与AB交于点F,CF就是所求的角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3.(1)详见解析;(2)10.【解析】【分析】(1)根据平移性质即可画出图形.(2)由图象格子数即可判断.【详解】(1)由题意画图如下:(2)由图上可得出:若△ABC向右平移2格,则△A2B2C2向左平移10格.【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和对称,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定义.4.(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3【解析】【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D、E、F关于直线HG的对称点D′、E′、F′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网格结构以及EF的位置,过点D作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与FE的延长线相交于H,DH即为所求作的高线;(3)DE为底边,点F到DE的距离为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作的△DEF关于直线HG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所示,DH为EF边上的高线;(3)△DEF的面积=12×3×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作图,熟记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5.图详见解析【解析】【分析】过点A作垂线使AO=DO,过点B作垂线使BP=CP找到点D和点C即可.【详解】如图过点A作垂线使AO=DO,过点B作垂线使BP=CP,依次连接ABCD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对称,解题关键在于对称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且对应点距离对称轴的距离相等.6.(1) (-4,-2),(4,2); (2)图形见解析(3)图形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分别利用关于x轴以及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即可;(2)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即可;(3)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即可.试题解析:(1) (-4,-2),(4,2);(2)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7.(1)A,E;(2)B,C;(3)详解见图.【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3)直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1)点A和点E关于x轴对称;故答案为A,E;(2)点B和点C关于y轴对称;故答案为B,C;(3)如图所示:直线l即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8.(1)(3,2),(4,-3);(2)见解析;(3)13 2【解析】【分析】(1)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2)在坐标系内描出A′,B′,C′三点,再顺次连接即可;(3)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1)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为相反数,∵A(-3,2),B(-4,-3),∴A′(3,2),B′(4,-3).故答案为:(3,2),(4,-3);(2)如图所示;(3)ABC111 35512323 222S=⨯-⨯⨯-⨯⨯-⨯⨯51315332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1)(3,2),(4,﹣3);(2)图形见解析(3)13 2【解析】试题分析:(1)对照图形可知点A、B的坐标分别:(-3,2)、(-4,-3),由此写出点A′、B′的坐标即可;(2)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A′、B′、C′,再顺次连接这三点即可得到所求三角形;(3)如图,由S△ABC=S矩形DBEF-S△ADB-S△BEC-S△AFC,计算出△ABC的面积即可.试题解析:(1)由图可知:点A、B的坐标分别:(-3,2)、(-4,-3),∴点A、B关于y轴的对称点A′和B′的坐标分别为:(3,2),(4,﹣3);(2)如下图所示;△A′B′C′为所求的图形;(3)如图:S △ABC =S 矩形DBEF -S △ADB -S △BEC -S △AFC =11135512323222⨯-⨯⨯-⨯⨯-⨯⨯ =515332--- =132. 10.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找出三角形各顶点与y 轴、x 轴的对应点,再连接即可.【详解】关于y 轴对称:△A’B’C’为所求;关于x 轴对称:△A’’B’’C’’为所求;11.(1)见解析;(2)32--,;4,3-;1,1-;【解析】【分析】(1)在网格中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即可;(2)写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的各顶点坐标即可;【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作的图形;∴111A B C 即为所求;(2)∵A (-3,2),B (-4,-3),C (-1,-1),∴△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2B 2C 2的各顶点坐标为:A 2(-3,-2),B 2(-4,3),C 2(-1,1).故答案为:-3,-2;-4,3;-1,1;【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坐标与图形、以及画轴对称图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