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李白的山水游仙诗(修改正稿)
第二章 李白的山水游仙诗(修改正稿)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 概说 唐诗概说 2
第五章 杜牧的咏史诗 2 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相结合,辅以课堂 讨论等方法 第六章 李商隐的无题诗 2
朱东润;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第一册、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8年 六、参考书目与文章 高步瀛;编注《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 出版社,1959年 赵殿成;编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8年 安 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上、 下);巴蜀出版社,2000年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 为了实现他的济世安民的政治理想,开始 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他以湖北安 陆为中心,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 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 苏、浙江等地,游踪几乎遍及半个中国。 曾隐居学道走“终南捷径”,先后与元丹 丘、孔巢父、道士吴筠隐居在嵩山、徂徕 山和剡中等地,希望以此建立声誉,获得 求仕的机遇。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 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 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湖, 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古代研经传道的五老,在史话被称为天神或天尊,在星象 卦说之中,他们分别是青灵始老天尊,代表东方、木、黑 色;丹灵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红色;黄灵元老天尊, 代表中方、土、黄色;浩灵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 色;一灵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兰色。五老祠所祭的 正是这五老天神。由此而知五老山,是五老携《河图》 《洛书》藏经授典的隐身之所,研卦修行,传经布道的地 方,是易学文化创元时期的传播之地,河洛文化的摇篮之 地。此乃五老山的由来。
天宝三载(744)春天,李白离开长安, 在洛阳与杜甫相遇,又在汴州会见了高适, 他们一同游历梁宋(今河南开封一带)。 李白和杜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手之后, 李白到齐州(济南)紫极宫请高天师授道 箓,履行道教仪式,正式入了道门。天宝 四载(745)秋天,李白和杜甫在东鲁(山 东一带)再次会面,并同游鲁中名胜。这 年秋天,李白告别杜甫后则往东南重游吴 越,转徙于扬州、金陵、当涂、宣城一带 地区。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 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 啼夜月,愁空山[1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 转石万壑雷[1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 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 夫,万夫莫开[1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 豺[1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14]。锦城虽云乐[15],不如早还 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 咨嗟。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 李白暂居于庐山屏风叠。第二年冬天,永 王李璘受命出兵平叛。李白出于报国雄心, 参加了李璘的幕府。不料李璘暗怀争夺帝 位的野心,企图借平叛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不久便被新即位的肃宗派兵讨伐消灭了。 李白也因此而获罪,被关押在寻阳狱中, 出狱后又被流放到夜郎去(今贵州桐梓一 带)。乾元元年(758),五十七岁的李白 沿长江西上,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白帝城 时遇到皇帝大赦天下,被释放后,他便经 过江夏、岳阳等地返回金陵。
选课对象: 本校大一至大四本科生及专科生 课程总学时: 32(其中理论学时:28 实践学 时:4 ) 先修课程要求: 大学语文 课程总学分: 2 开课学院(部):文法学院
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1、课程性质:《唐诗宋词研究》为全校性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适合全校非中文专业 的学生。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2a: 知识目标: 学生应掌握的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通过 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唐诗宋
注释: [1]《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 瑟调曲》 古题,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为描写蜀中山 川的险阻。 [2]噫吁嚱(yī-xū-xī):三个字都是惊叹词, 蜀地方言。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开国 君主。
[4]太白:山名,又称太乙,秦岭主峰。在今陕西 省眉县东南。鸟道:高入云霄的险仄山路。峨眉: 山名,也写作“峨嵋”,在今四川省峨眉县。
[5]“地崩”句: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秦惠王答应 嫁五人美女给蜀王,蜀王派五个力士去迎娶。归途中经 过梓潼,见一大蛇钻入山洞。五力士一同用力拽蛇尾, 结果山为之崩塌,力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也分成了五 岭。天梯:高峻的山路。石栈:在山崖上凿石架木而建 成的栈道。 [6]六龙回日之高标:古代神话说羲和驾着六龙所拉的车 载着太阳在空中运行。“六龙回日”是说因山太险峻, 连羲和都得为回车。高标:指山的最高峰。 [7]猱:猿类动物,善攀援。 [8]青泥:山名,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 [9]扪参历井:参、井,二星宿名,据古代天文学家所说, 秦地属参宿的分野,蜀地属井宿的分野。
[10]子规:即杜鹃相传为古时蜀国望帝魂魄所化。 [11]喧豗(huī):哄闹声。砯(pīng):水冲击岩石的 声音。 [12]剑阁:四川境内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 又名剑门关。 [13]或匪亲:假若不是可靠的人。狼与豺:指残害人民 的叛乱者。 [14]吮(shǔn):吸。 [15]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他对黄河水的描写尤其出神入化,试举教 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将进酒》)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 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山。(<公 无渡河》)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 裴十四》)
李白借黄河和酒两个意象表现自我形象: 人生短暂的悲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 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愤激,狂放不羁的心态
二、飘逸仙灵的气调
1、山水游览的闲逸兴致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 去,水与晴空宜。(《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 别杜补阙范侍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 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山动逸兴”,“佳趣满吴洲”(均见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上元二年(761)秋天,李白听说 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安史乱党史朝义, 立即请缨从军,行至金陵时因病折回, 便往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宝应元年 (762)十一月李白病逝在他族叔家, 葬在青山。终年六十二岁。朝廷不知 此事,第二年授予李白左拾遗的官职, 然而李白此时早已不在人世了。
二、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一生是曲折复杂的。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 还兼有道人、隐士、游侠、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 这和他思想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1、一方面他以通达时务、济世拯物的真正儒者自 居. 2、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庄子那种遗世独立、蔑视 世俗、逍遥自适,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 3、与此同时他还深受纵横游侠思想的影响,喜谈 帝王之略、王霸之术,好击剑任侠。
第二节 李白山水游仙诗的儒道人格
一、傲岸的气骨和狂放的气魄
李白傲岸的气骨和狂放的气魄突出表现在 对高山峻岭雄伟美的渲染上:
蜀道难[1]
噫吁嚱[2],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 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3]。尔来 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地崩山摧壮 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上有六龙 回日之高标[6],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 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 泥何盘盘[8],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 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
天宝元年,李白终因道士吴筠的推荐, 被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谁知唐玄宗只不 过是赏识他的诗赋才华,把他作为点缀升 平、陪侍从游的御用文人而放置在翰林院。 由于玄宗对李白优礼相待,再加上李白蔑 视权贵的傲岸作风,招致了驸马都尉张垍 等权贵的忌恨和谗毁,玄宗对李白也就逐 渐疏远了。李白本有“不屈己,不干人” 的高傲品节,于是向玄宗上书,提出辞官 回乡的请求。玄宗便赏赐给他钱财,同意 放他回乡。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 姥吟留别》)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古风》)其五)
最契合李白狂放气质的自然形象,显然是 形形色色奔腾的水:黄河水、长江水、东 海水、瀑布水等等。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 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
第二章
李白的山水游仙诗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一、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附近),为凉武昭王暠的九世孙。他的先世在隋末流寓到 中亚碎叶(今在前苏联托克马克),他便诞生于此地。五 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今属四川江油), 因此自号青莲居士。因此李白幼年所受的教育,除儒家经 典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他自己说轩辕以来的书都几乎 读遍。李白不仅学习兴趣很广,他的才能和生活情趣也是 多样的。他是一位“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少年诗 人,还是一位“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羽客和 少年游侠,从小举止非凡,被人视为少年奇才。
《唐诗宋词研究》课程教学进程表 上课地点: 时间:2012年9月12日至12月26日 任课教师:李晓湘 日期 教学内容 备 注 9月12日 唐诗概说
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分细则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优秀 (100分-90分) 选题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在理论 上有独到见解,反映出作者具有坚实的理 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能广泛阅读有关文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