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材料三:(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
法律森严,百职厘举。
……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
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初读:全部材料的大意是什么呢?
朱元璋惩治贪官
请问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 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把法律知识列入学校教育
和科举考试的内容制订专门惩治贪官的法律
材料二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允许民众扭送贪官进京
材料三(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
法律森严,百职厘举。
……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
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允许民众赴
京上告贪官将贪官严惩示众
归结,使之有条理。
如果题目中没有规定答案“不可以照抄原文”,而材料中又有可作答案的归纳、概括性的文字,可以照抄原文。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限定语提示语中心语求答项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开始答题,先回答问题(1)(注意行文规范化):
(1)主要措施:
①制订专门惩治贪官的法律
②把法律知识列入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
③允许民众扭送贪官进京
④允许民众赴京上告贪官
⑤将贪官严惩示众
答完问题(1),再准备答问题(2),先看问题(2)
(2)特点:①高度重视②利用民众③惩治严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