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税收分析工作

浅谈税收分析工作

浅谈税收分析工作
在目前税收征收管理日趋精细化、科学化的时刻,税收分析
作为强化税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既是组织收入工作
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
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

税收分析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处于税收管理的枢纽中心,对促进税制完善、加强税收征
管、科学合理地运用税收杠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有着
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然而,由于传统的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着很
多分析数据不够准确充分,分析方式不够科学灵活等问题,使税
收分析难以达到“参谋”、“智慧”的效果,税收分析工作普遍
薄弱化,分析质量不断下滑。

一、当前税收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随着税收精细化管理格局的逐步形成,税收分析工作在税收
管理各环节中日益凸显其地位的重要性。

但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却
普遍不容乐观。

(一)数据来源过于依赖基层上报,基础数据失真,基础信
息匮乏。

1、税收分析作为一种综合性分析,要求分析人员必须掌握
大量的、真实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收计会统数据及其它
相关联的涉税信息,这是做好税收分析的基础。

从目前税收分析
工作实际来看,绝大部分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基层征收、管理及
稽查部门上报的应征、已征、查补、入库税收等具体数据和系统
中纳税人的申报登记数据,真正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的具
体调查加工和从统计、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机构等外部取得
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少之又少,占不到分析运用数据总量的1 0%。

2、基础数据失真,基础信息匮乏。

数据采集是税收分析的
源头,基础数据不准确就不会有正确的分析结果,更谈不上对分
析结果的有效运用。

一是税务登记基础信息失真,尤其是在行业
划分上,不能准确把握。

二是在系统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
失误或系统自身原因,造成数据不够真实。

三是目前虽然重视了
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表、税款入库等数据收集,但对
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等大量数据,基本上没
有采集或采集不全,有的项目即使采集,也由于缺乏相关应用软
件而无法使用。

必然影响税收分析的质量。

(二)实地调查研究不够,分析方法不够灵活。

1、经济税源变化情况调查研究不够。

税收分析离不开经济
税源调查。

但在实际工作中,税源调查往往流于形式,从而导致
税务机关很难及时、准确掌握经济税源结构和纳税人税源变化情
况。

2、税收分析方法缺乏创新,内容单一。

多年来,税收分析
方法始终停留在各税种的完成对比上,停留在改改数字就上报的
水平,对行业分析发展态势不明确,对一些重点税源发展变化态
势把握不够,对一些重要增减因素分析不透彻,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象,缺乏深层次的实质性的分析内容。

(三)数字对比多,变动情况分析少,分析方法普遍不够灵
活,税收分析的固有作用难以发挥
税收分析的综合性、复杂性是其本身固有的特点。

税收分析
不仅要对收入完成情况分析,也要对影响完成情况的诸多因素进
行分析,凡与税收相关的因素及原因都要综合反映在其中,包括
政策、市场、生产经营以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

但在现实工作中,
税收分析往往局限于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突出表现为数字的对
比多,对税收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
素分析、指数分析、相关关系分析等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很少运用,
这样的直观分析其分析结论只能找出差距、抓住现象,而难以抓
住实质、揭示深层次的原因,税收分析的固有作用很难得到充分
发挥。

(四)计统部门“单打独斗”,缺乏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税
收分析难以有效开展
税收分析既是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征
管、监控税源变化、评估税收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方式。

因此,税收分析从客观上要求计划统计、税种管理、征收管理以
及税源管理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协作,以确保全面、准确地
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各种原因。

而在现实工作中,税收分析往往
局限于税收会计统计部门,税政、征管、稽查等其他部门很少参
与,使得计统部门在进行税收分析的过程中,基本上只能就就所了解的数据进行“闭门造车’’,这种缺乏基本原材料的税收分析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统部门的分析质量。

对税源的统计分析和
对税收征收管理、执行政策等税政和征管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分
析,由计统部门包揽后,由于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理解深度的
有限性及所掌握情况的限制性等各因素的影响,造成税收分析很
难有深度和力度。

二、加强税收分析的几点建议
税收分析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税收分析,
发现有
价值的线索,进一步指导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而
发现征收管理的薄弱环节,最终达到细化征管措施,实现税收科
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为达到这一目的,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税收分析是提高
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
途径,对加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家税
务总局将税收分析定位为税收管理的龙头和起点,就充分说明税
收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二)加强税源调查。

税收分析工作的关键是基础数据采集
录入的真实准确。

税收管理员是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负有
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应该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各项涉
税信息,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履行情况,也是最熟悉纳税
人的税务人员。

因此,税收分析工作的源头要落实到征管中,把
税源调查作为税收管理员工作的一部分,对纳税人的基本信息、日常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义务履行情况坚持日常采集、及时记
录,保证税收分析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

并对收入异常情况、税
负异常情况及时开展调查,保障税款及时入库。

所以说,开展税
收分析,首先应当加强税收管理员的税源调查。

(三)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素质,确保税收分析的质量。

高素
质的税收分析队伍是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根本保证。

税收分析工
作,要求税务干部必须熟练掌握税收业务知识、税收政策法规、
财务会计知识以及统计知识等,所以要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形式
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锻炼、培养和打造人才,使税收分析
人员的专业知识得以不断提高,确保税收分析质量不断提高。

(四)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加强信息管理。

一是要扩大数据
来源,加强与发改委、统计、财政、工商、国税、国土等经济主
管部门的协调,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
可靠性。

二是要严把数据审核关口,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准确、
完整。

三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