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4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糖类、脂肪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2、知道糖类、脂肪之间的转变关系。
3、初步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营养物质转变实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糖类、脂肪代谢及相互转变的实例,感受这两大类营养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变,逐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重点:
1、糖类的代谢
2、脂肪的代谢
三、难点:
糖类、脂肪之间的转变过程及途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五、教学过程
附: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糖类、脂肪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2.知道糖类、脂肪之间的转变关系
3.通过学习营养物质转变,结合生活实际,养成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
学习重点:
糖类、脂肪代谢过程
学习难点:
糖类、脂肪的相互转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人体消化系统组成、食物消化过程与消化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体中能源物质的种类;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三羧酸循环)
(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途径获得。
当我们吃了食物,实际上食物__________(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人体,而是需要先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能够被利用。
(2)三大主要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的消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脂肪的消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2.阅读,思考,讨论:
糖类代谢
(1)生物体细胞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利用葡萄糖获得能量。
(2)动物体内的___ 细胞和细胞可以以形式储存一定量的糖类物质。
(3)北京填鸭在肥育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什么?
()
脂类代谢
(1)为什么长期偏食高油、高脂食物的人更容易肥胖?
(2)饮食中摄入脂肪就不能控制体重了吗?
(3)为什么说有氧运动是最能消耗体内脂肪的运动?
糖类与脂肪的转变
请尝试将下图中糖与脂肪间的转变关系用文字和箭头补充完整
二.牛刀小试
1.人体内能合成糖原的器官有( )
A.肝和脾
B.脾和肾
C.肾和肌肉
D.肌肉和肝 2.在人体糖类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 .
B .
C .
D . 3.脂肪酸和甘油可以进入肝脏进一步代谢,甘油在肝脏中转变成某种物质后加入糖代谢途径,这种物质是( )
A.丙酮酸
B.丙氨酸
C.氨基酸
D.核酸
4.西方很多素食者饮食中摄入脂肪量很少,但也有一些人是胖子,原因是( )
A .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
B .糖类可以转化成糖元
C .糖类可以转化成蛋白质
D .糖类可以转化成能量
三.拓展应用
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给达人秀的两位胖胖提出合理的减肥建议,并且说出你的理论依据。
肌糖原→血糖肝糖原→血糖 葡萄糖→脂肪 葡萄糖→乳酸+能量 食物中 脂肪
吸收 ) ) +
( ) ( ) 肝脏 ( )
( )
线粒体
基质
氧化分解
( )
转 变
( )
( )合成 ( )( )
)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复习初中有关营养物质和人体消化吸收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一共分三大块:糖类的代谢、脂肪的代谢和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变。
借助课前导学案的设计,把课本上主要的知识点分解、设计成填空、表格、问答等题型,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地听讲为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结合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不足之处:课堂教学过程在时间安排上还需稍作改进,新课学习时应再多留些时间给同学们充分思考后再提问回答,保证学习的效果,同时导学案的设计也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