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资料】温州医学院中药学课件--第十八章--止血药汇编

【管理资料】温州医学院中药学课件--第十八章--止血药汇编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三七
[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干燥根。 [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应用]出血证。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多研未吞服,1-1.5g; 煎服,3-1Og, 亦入丸、
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药性]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效]止血,化瘀,利尿。 [应用]出血证。瘀血痛证。血淋尿血。 [用法用量]煎服,3-1Og, 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
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收敛止血药
本类药物大多味涩, 或为炭类、或质粘, 故能收敛 止血。广泛用于各种出血病证。 然其收涩,有留 瘀恋邪之弊,临证每多配化瘀止血药或活血化瘀药 同用。对于出血有瘀或出血初期邪实者,当慎用之。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分,能清泄血分之热而 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病证。
本类药物在治疗血热出血病证时,常需配清热药同用。 治血热夹瘀之出血,宜配化瘀止血药,或配伍少量的化瘀
行气之品。 急性出血,可配伍收敛止血药以加强止血之效。 本类药物均为寒凉之品,原则上不宜用于虚寒性出血。
又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不宜过量久服。
小蓟 大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白茅根 苎麻根 羊蹄
凉血止血药总览
散瘀
解毒消痈
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化痰止咳 清热利尿 清热解毒 泻下
解毒疗疮
生发 清肺胃热 安胎 解毒杀虫
大蓟
[基源]为菊科植物蓟 Cirsium japonicum的地上部 分或根。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痕解毒消痈。 [应用]血热出血证。热毒痈肿。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可用30-6Og。外
温州医学院中药学课件--第十八 章--止血药
止血药的分类: 凉血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收敛止血药
止血药的使用:
血热妄行而出血者,宜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 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而出血者,宜配伍滋慨 火、滋阴潜阳的药物。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并配伍 行气活血药。
白及
[基源]为兰科植物白及 Bletill α strbt α (Uunb.)Reichb.f. 的块茎。
[药性]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应用]出血证。痈肿疮痛,手足皴裂,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煎服,3-1Og。大剂量可用至3Og。 亦可入
丸、散剂,每次用 L5g; 研未吞服,每次 1.5-3go 外用适 量。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痰止咳宜生用。
白茅根
[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的根草.
[药性]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应用]血热出血证。水肿,热淋,黄疸。胃热呕吐、肺热
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15-3O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
服。多生用, 止血炒炭用。
化瘀止血药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 的特点,适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病证。 部分药物尚能消肿、止痛,还可用治跌打损伤、经 闭、瘀滞心腹疼痛等病证。本类药物虽适用于出 血兼有瘀滞之证,然随证配伍也可用于其他各种出 血之证。
本类药物具行散之性,对于出血而无瘀者及孕妇宜 慎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 及出血有瘀者慎用。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使用 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揉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
毒性肝炎。
侧柏叶
[基源]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嫩枝叶。 [药性]苦、涩 , 寒。归肺、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应用]血热出血证。肺热咳嗽。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
茜草
[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的干燥根及根 茎。
[药性]苦,寒。归肝经。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应用]出血证。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Og。亦人丸、散。
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蒲黄
[基源]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东方香蒲T.orientalis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
炒炭用,余生用。
炮姜
[基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a干燥根茎 的炮制品。
[药性]苦、涩,温。归脾、肝经。 [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应用]出血证。腹痛,腹泻。 [用法用量]煎服,3-6g。
[鉴别用药]生姜、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均能温 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 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生姜长于散表寒,又为呕 家之圣药;干姜偏于祛里寒, 为温中散寒之至药; 炮姜善走血分,长于温经而止血。
温经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属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冲脉而 统摄血液, 并有温经止血之效。适用于脾不统血, 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病证。应用时,若属脾不 统血者,应配益气健脾; 属肾虚冲脉失固者,宜配 益肾暖宫补摄品。然其性温热,热盛火旺之出血 证忌用。
艾叶
[基源]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叶。 [药性]辛、苦 , 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应用]出血证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Og。外用适量。温经止血宜
虚寒性出血宜选用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 气健脾、温阳药。
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病证,适当配伍升举之品; 衄血、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可适当配伍降气之品。 运用止血药必须始终注意止血不留痕。而凉血止
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 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 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 挽救气脱危候。
用适量,捣敷患处。
地榆
[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afficinalis 或长叶地榆 S.officin- alis. var.longifolia的根。
[药性]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应用]血热出血证。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Og;或入丸、 散。外用适量。止血炒炭用,解毒敛疮多生用。
棕榈炭
[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 Dmhyc α FP ω jbrtunei (Hook.f.)H.Wendl. 的叶鞠纤维 ( 即叶柄基底部之棕 毛 )。
[药性]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 [功效]收敛止血。 [应用]出血证。 [用法用量] 煎服,3-1O。研末服1-1.5g。 [使用注意]出血兼有瘀滞,湿热下痢初起者慎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