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中药学)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物性属寒凉,味多甘苦,入血 分,能止血兼清血热,适用于血热妄 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类药物以止血为主要功效,虽有凉血 之功,但清热作用并不强,故在治疗血 热出血病证时,常需与清热凉血药同用。 若治血热夹瘀之出血,当配化瘀止血药, 或配伍少量的活血化瘀药。
本类药物均为寒凉之品,原则上不宜 用于虚寒性出血。又因其寒凉易于凉 遏留瘀,故不宜过量久服。
2.痈肿疮毒
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 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2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芦丁、蒙花苷;原儿茶酸,绿原酸,咖 啡酸及蒲公英凿醇等。《中国药典》中规定本品含蒙花苷 (C28H32O14)不得少于0.70%。
2.药理作用本品不同提取物灌胃给药,均对小鼠有凝血和 止血作用。其水煎剂体外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大蓟
Daij(《名医别录》)
本品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花 开时釆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切段。气微,味淡。以色绿,叶多者 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第十八章 止血药
内容
凉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收敛止血药 温药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以治疗各种 出血病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止血药入血分,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本类 药物以归心、肝、脾经为主,尤以归心、肝二经者为 多。止血药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药性有寒、温、散、 敛之异,故本章药物的功效分别有凉血止血、温经止 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别。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柳穿鱼叶苷,蒲公英凿醇乙酸酯和丁香烯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柳穿鱼叶苷(C28H34O15)不得少于 0.20%。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止血、降压、抗菌等作用。大蓟水煎剂能 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大蓟全草汁能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缩短。其酒精浸剂对人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 作用,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痈肿疮毒
本品既能凉血解毒,又能散瘀消肿。治疗痈肿疮毒,可单 用鲜品捣烂外敷;亦可配伍其他清热解毒药。
【用法用量】
煎服,9〜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大 蓟炭性味苦、涩、凉,作用偏于凉血止血,主治血衄、吐 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鉴别用药】
大、小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二者性味相同,均能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 毒疮疡。然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力强,多用于吐血、 咳血及崩漏下血;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 为佳,其散瘀、解毒消肿之力略逊于大蓟。
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本章 药物也相应地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 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 类。
止血药主要用治咳血、血衄、吐血、 便血、尿血、崩漏、紫瘢以及外伤出 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由于出血之证,其病因不同,病情有 异,部位有别,因此在使用止血药时, 应根据出血证的病因病机和出血部位 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止血药,并做必 要的配伍,使药证相符,标本兼顾。
本品性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凡血热妄行之吐血、 血衄、便血、尿血、崩漏,皆可选用。如《卫生易简方》单用 本品捣汁服,治九窍出血;《食疗本草》以本品捣烂外涂,治 金疮出血;临证治疗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等 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入 心经而清心火,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 生地、梔子、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止血药的止血作用机制广泛,能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增加凝血因子浓度和活力,抑制 抗凝血酶活性;增加血小板数目,增强血小板的功能; 收缩局部血管或改善血管功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的生成, 抑制纤溶;通过物理因素促进止血等。其中,促进血 液凝固和抑制纤溶是其主要机制。部分药物尚有抗炎、 抗病原微生物、镇痛、调节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如血热妄行之出血者,宜选用凉血止血药, 并配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 阴虚阳亢之出血者,宜配伍滋阴降火、滋阴 潜阳之药;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者, 宜选用化瘀止血药;虚寒性出血,宜选用温 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 温阳药。
根据前贤“下血必升举,吐血丑必降 气”之论,对于便血、崩漏等下部出 血病证,应适当配伍升举之品;而对 于血衄、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可适 当配伍降气之品。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 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 痈。
【应用】
1.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 外伤出血
本品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 证。因其性凉降,故尤多用于吐血、咳血、血衄之上部出 血及妇女肝经血热之崩漏下血。如《不居集》治九窍出血, 《普济方》治内伤出血,皆用鲜大蓟根或叶捣汁内服;治 血热出血,常与小蓟相须为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 若治外伤出血,可用本品研末外敷。
小蓟
Xiaoij(《名医别录》)
本品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 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 秋二季花开时釆割。除去杂质,晒 干。切段。本品气微,味微苦。以 叶多,色绿者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 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 痈。
【应用】
1.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 外伤出血
“止血不留瘀”是运用止血药必须始终 注意的问题。而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 药,易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故 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若出血 过多,气随血脱者,则当急投大补元气 之药,以挽救气脱危候。
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止血药多炒炭用。一 般而言,炒炭后其味变苦、涩,可增强止血 之效,但并非所有的止血药均宜炒炭用,有 些止血药炒炭后,止血作用反而降低,故扔 以生品或鲜用为佳。因此,止血药是否炒炭 用,应视具体药物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总 以提高止血的疗效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