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主要施工方案及工程量: (3)1、主要施工方案: (3)2、主要工程数量: (3)3、主要施工计划安排 (4)三、设备、人员配置及施工前期准备 (4)1、组织机构框图 (4)2、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5)3、劳动力及人员配置 (6)4、施工前期准备 (7)四、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控制重点 (8)1、现浇箱梁施工工艺 (8)2、地基处理: (9)3、支架立杆位置放样: (9)4、满堂支架搭设: (9)5、支架预压: (9)6、支撑系统强度与刚度计算: (11)7、支座安装: (11)8、模板安装 (12)9、箱梁钢筋安装 (13)10、预应力管道安装: (14)11、锚垫板安装: (16)12、预应力筋穿束: (17)13、混凝土浇筑: (19)14、砼养护: (20)15、预应力筋张拉: (20)16、支架拆除: (26)17、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26)五、各项施工保证措施 (27)1、质量保证措施 (27)2、施工管理保证措施 (29)4、安全保证措施 (30)5、环境保护及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1)I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五联,分别是xx分离式立交桥右幅三联,第一联为第1~第3跨(3*30m),第二联为第4~第7跨(4*30m),第三联为第8~第10跨(3*30m);xx大桥左右幅第10跨~第12跨(36+45+36米)。

桥面宽度:xx分离式立交桥右幅,主线桥梁宽度有2种,一是标准断面(第一联和第三联),二是跨天津大道断面(第二联)。

标准断面为0.5m(防撞栏杆)+11.75m(车行道)+0.5m(防撞栏杆),主线跨天津大道断面为0.25m(人行道栏杆)+3.0m(非机动车道)+0.8m(隔离带)+11.75m(车行道)+0.5m(防撞栏杆),第一、三联为单箱二室,第二联为单箱三室;xx大桥断面为0.5m(防撞栏杆)+15.5m(车行道)+0.5m(防撞栏杆)+9.0m(分隔带)+0.5m(防撞栏杆)+15.5m (车行道)+0.5m(防撞栏杆),箱室断面均为单箱三室。

梁体平面布置:xx分离式立交桥总体上为正交布置,但第4~6号墩横桥向轴线与法向呈17度夹角,使第二联第一施工段两端的施工缝与法向线也呈17度夹角;xx大桥第9号墩处横桥向轴线与法向呈25度夹角,左右幅现浇梁第一施工段小桩号端施工缝与法向线均呈25度夹角;两座桥其他联(施工段)均呈正交布置。

2二、主要施工方案及工程量:1、主要施工方案:现浇箱梁施工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支撑,满堂脚手架地基采用5%灰土处理50cm厚,灰土顶面作好排水坡(双面或单面排水)并用塑料膜封面防水。

底模采用1.5cm光面竹胶板,侧模采用定型钢模,芯模采用竹胶板。

钢筋由现场加工场制作后,在底模上绑扎成型。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浇筑现场,混凝土泵车浇筑,插入式振动棒捣固。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

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现浇箱梁主要工程数量表桥梁名称单位数量备注xx分离式立交桥联 2 第一、三联,C50混凝土819.1m3/联xx分离式立交桥联 1 第二联,C50混凝土1330.4m3/联xx大桥联 1 xx大桥左幅第9~12跨,C50混凝土1573.2m3/联33、主要施工计划安排现浇箱梁施工:xx大桥计划于xx年5月30日开始,xx年9月15日结束;xx分离式立交桥计划于xx年5月28日开始,xx年10月31日结束;安排两个施工班组,一个班组完成xx大桥现浇箱梁施工,另一个班组主要进行xx立交桥现浇箱梁施工。

三、设备、人员配置及施工前期准备1、组织机构框图452、主要施工设备配置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选用的设备型号及具体数量如下表: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搅拌车10m 3台6 2 吊车 QY25A台 2 3 挖掘机 PC200 台 1 4 空气压缩机 W-285/5 台 4 5 钢筋切断机 FGQ-40 套 2 6 钢筋弯曲机 GJ7-40 套 2 7 钢筋调直机 GTJ4-4/14 套 2 8 电焊机 BX2-500台 6 9全站仪台1现梁箱梁施工队 综合 部测量 队物 资 部经 营 部财 务 部工 程 部质量 部实验 室安全 部项目经理项目生产副经项目安全副经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常务副经10 水准仪台 211 振动捧台1012 千斤顶250t 台 413 真空压浆机HB-3 台 114 真空压浆泵MBV-80型水环式台 115 油泵YBZ2×2-50A型台 13、劳动力及人员配置为确保承台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人员配置如下表:序号工种数量备注1 现场管理人员 62 现场技术员 63 现场质检员 24 现场安全员 25 模板工406 修理工107 电工 48 测量员 69 混凝土工3010 普工1511 钢筋工及电焊工2012 架子工 564、施工前期准备(1)施工准备:根据施工要求,施工前做好施工机械、机具以及各种原材料的进场和原材料试验准备,预应力机具进场的检定工作。

(2)施工前根据梁跨平面,用全站仪在原地面测量出支架地基处理范围外轮廓线位置。

根据放出的外轮廓线,进行支架地基处理。

(3)组织材料进场,进场钢筋、预应力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复检合格,存放场地要平整、干燥、通风良好并防止雨淋,充分满足钢筋半成品的加工制作需要,现场布局合理。

(4)提前完成各种配合选定及上报。

(5)提前对墩柱、支座的平、立面位置进行测量复核。

7四、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控制重点1、现浇箱梁施工工艺现浇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

主要施工步骤:地基处理→支架搭设→箱梁底模安装→支架预压→安装侧模→绑底板钢筋、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浇筑底腹板混凝土→混凝土养生→上内模、内支架、及顶模→绑顶板钢筋→浇筑顶板混凝土→养生、穿钢束→张拉钢束→压浆、封锚→拆底模→拆支架→桥面系。

现浇箱梁施工工艺见下图: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框图2、地基处理: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3、支架立杆位置放样: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4、满堂支架搭设: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5、支架预压:为消除支架及模板的非弹性变形和基础的沉降,同时为验证支架的安全和预拱度值的准确性,底模板安装完毕后需进9行支架预压。

预压材料采用袋装粘土或河砂或碎石,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及各种施工荷载之和,加载前每5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断面设左、右两个观测点。

具体预压荷载见下表:现浇箱梁支架预压荷载表支架预压观测:完成观测点布设后,预压前对观测点全面进行一次观测,完成加载后的前两天,每天对支架沉降量观测不少于两次,以后每天观测一次。

预压稳定判断:预压周期为7d~14d,每天对观测点的观测结果进行计算,当连续两天的观测累计降沉小于1mm时,可判断为支架预压已达到稳定状态。

10其他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6、支撑系统强度与刚度计算: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7、支座安装:支座安装前将墩、台支座位置处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抹平,使顶面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以保证全部面积上压力均匀。

对支座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支座零部件是否有丢失和损坏,并对支座进行全面清洗,在安装前保持清洁。

支座安装时,将支座中心线位置标在垫石上,支座准确的安放在垫石上,要求支座中心线与垫石中心线相重合,预留孔内采用环氧砂浆灌缝。

支座组装时,预埋钢垫板必须埋置密实,与支座间平整密贴。

支座上、下各部件纵、横向必须对中,当安装温度与设计温度不同时,活动支座上下各部件错开的距离必须与计算值相等;安装纵向活动支座时,其上、下座板的导向挡块必须保持平行,交叉角不得大于5′。

支座顺桥中心线必须与主梁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支座与上、下部构造的连接可用地脚螺栓锚固。

用地脚螺栓连接时,支座下座板与地脚螺栓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再浇上混凝土。

支座上板与11墩台的连接则预留地脚螺栓孔,孔的尺寸大于地脚螺栓直径,深度稍大于地脚螺栓的长度,孔中浇筑环氧树脂砂浆,于初凝前插进地脚螺栓并带好螺母,其外螺母顶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螺母的厚度,待砂浆完全凝固后,再拧紧螺母。

8、模板安装①支架搭设:预压完毕后,测量人员测出底模标高,根据观测的沉降情况计算出各点的预留沉降量,与设计要求的各跨预拱度进行叠加,然后进行标高调整。

通过调整天托高度调整底模,达到预控标高(跨中向上预留2.5cm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设置),然后进行底模铺设。

(标高调整方案将在支架预压完成后上报监理工程师)②底模铺设:底模采用1.5cm厚光面竹胶板,铺设时沿桥梁纵向横向逐块铺设;板与板之间采用密封条进行挤缝,以保证不漏浆。

③外侧模安装:外侧模安装前,由测量人员测出桥面顶标高和轴线,标高用红油漆标识在支架两边钢管上(两边对称),轴线标于底模上。

并保证支撑牢固。

严格按模板排序图进行吊装,然后根据标高、轴线调整模板。

侧面用斜撑(间距0.6m)加固,防止侧模发生侧向位移。

最后根据轴线、模板上口尺寸、标高对侧模板进行复核验收。

底、侧模安装完成后,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然后安装好梁端或施工缝处的端模,最后支设内模模板。

12④内模安装:内模侧壁、顶面模板采用胶合板。

箱梁底板及腹板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内箱侧模板安装。

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一定时间后,开始安装箱梁内顶板模板,安装时随时测量模板顶标高,以控制顶板混凝土厚度;并保证支撑牢固。

为保证内模的稳定性,每隔2m用拉筋将内模与梁体钢筋相连,内模板缝之间贴止浆条,对内模的接头和接缝有缺陷的必须用彩条布包裹,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灰浆渗入内模造漏浆,内模在端头必须用三角撑加固。

完成底腹板混凝土浇筑后,安装内模顶块时,在每个箱室的跨中预留1.0m×1.0m工作孔,便于拆除内模和检查室内混凝土施工质量。

完成顶板浇筑后,对工作孔四周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最后采用吊模方式进行工作孔混凝土浇筑。

内箱侧模调整时,注意混凝土标高及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箱梁中的各种预埋件在模板安装时一并埋设,并采取可靠的稳固措施,确保其安装位置准确。

9、箱梁钢筋安装①钢筋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及见证取样制度,并送至符合国家要求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合格品严禁使用于本工程。

②为确保钢筋加工质量,在加工场地进行统一加工制作,由运输车辆运至施工点;钢筋连接优先采用搭接焊连接。

13③钢筋绑扎按底板→腹板→中横梁→顶板的顺序进行绑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