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人日本人称“考凯喜”是日本传统工艺品之一。
日本人很喜欢木偶人,所以经常把它作为礼品互相赠送。
中国朋友也有人收到过木偶人,但有人不知其经历,不解日本朋友为何赠送一个“木头疙瘩”。
日本木偶人的发祥地于宫城县鸣子町。
在鸣子町的街道两旁的很多商店里摆满了木偶人,专门出售木偶人的商店门口矗立着巨大的、有两层楼房那么高的木偶人。
商店本身就是木偶人作坊,里面有工匠正在创作,所以不少商店前高挂着“请看制作木偶人的实地表演”的宣传标语。
听说鸣子町有木偶人制作师傅70多人,每年能制作15000多个木偶人。
在鸣子町的木偶人馆里的木偶人琳琅满目,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神色服饰,各不相同。
共有三个展室,一个木偶人文献室。
据介绍,展品多是木偶人收藏家奉献的。
其中部分展品是由木偶派生来的玩具。
展览室中央有几名妇女出售木偶人,购买者不少,这说明木偶人在日本是受人欢迎的工艺品之一。
为进一步发展木偶人工艺,鸣子町每年9月7-8日举办“全国木偶人祭”,届时交流经验,各地木偶人师傅向展馆奉献自己的得意作品。
据介绍,木偶人是用枫树、齐椁果树的木材制作的。
先选好制作木偶人的材料。
每年十月末把树砍倒,在山上放置月余,让水分蒸发掉,后切成180公分长的木材,嗣后运到厂房,到第二年三月,便可使用。
制作木偶人时,在根据要制作的木偶人的大小,把木材锯成小段。
先做圆头或圆筒,后用铇子和磨具磨光、上彩、描绘,几乎都是手工操作。
制作木偶人最难的是画脸部五官,特别是木偶人的眼睛,必须一笔画出。
眼睛赋予木偶人生命,也表现出师傅的个性。
木偶人为什么诞生在日本东北呢?这的确也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诞生、成长、发展,都与环境有关。
木偶人的诞生地宫城县鸣子町是温泉圣地,坐落在鸣子峡的山谷中,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木材资源丰富,所以盛产木盆、木碗、木勺等木器。
其技术有千年以上历史,木偶人就是在木制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加上日本东北地方农闲时间长,有条件在家从事工艺品的生产。
东北木偶人具有朴素大方、表情集中的特点。
也可说很好的反映了日本东北人的个性,符合东北的自然风土。
日本木偶人分十大系统:1 鸣子系(宫城县),特点是头可转动,而且发出啾啾的声音。
2 花卷系(岩手县),头可动,无彩色。
3 温汤系(青森县),色彩鲜艳,受东北著名祭祀“睡猪”的影响。
4 木地山系(秋田县),身体向前倾倒。
5 肘折系(山形县),头大,身大,呈黄色,好看。
6 藏王系(山形县),头大,体大,有稳重感,色彩灿烂豪华。
7 土汤系(福岛县),头小,身细,头顶画有黑蛇。
8 山形、作并系(山形),头大,体大。
9 弥治郎系(宫城县),头比身大,头顶画有两三条黑线。
10 远刈系(宫城县),头大身小。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木偶人艺术也有不少发展,特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创造出不少新花样,人们称它们为“创造木偶人”、“近代木偶人”。
为区别那些新型木偶人,所以称那些老方法制造的木偶人为“传统木偶人”。
当前,木偶人有六十多种。
不仅东北的孩子们喜欢木偶人,其他地方的孩子们也喜欢。
有的买各式各样的木偶人装饰在加重,仔细欣赏、琢磨,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有的历史剧的主题是木偶人,如“超越恩仇的木偶人----鸣子”。
因为日本人喜欢木偶人,才一直兴盛不衰,成为文艺创作的主题。
木屐也是日本独特的一种鞋子,穿浴衣时,脚着木屐,男子特别喜欢穿木屐。
木屐不仅作为鞋子出现在日本人生活中,而且也是很好的馈赠品,尤其是正月和夏季的盂兰盆节时,更喜欢赠送木屐。
比较讲究的日本餐馆,常常把寿司放在似木屐底样子的木板上,据说意为祝旅行者一路平安,祈愿店铺顾客盈门。
木屐是东南亚种稻文化的产物,诞生时间大约在。
最初是为了水田中作业方便,用木板或竹板为底,捆在脚上,使脚不至陷于泥中,提高劳动效率。
木屐传入日本后,很快被日本人接受,因为日本潮湿,脚气病多,所以木屐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改良,比东南亚用的广泛,因此,不少人误认为木屐系日本人发明的。
和歌和歌这种日本诗是对汉诗而言的。
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的用汉字的音。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
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其为和歌。
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现已占绝对多数。
为此现在人们虽仍称和歌,但主要指短歌。
歌人也是主要指作短歌的人。
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是一种日本传统定型诗,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
它始于六七世纪,根据日本最早的诗集《》记载,第一首和歌作于公元757年。
和歌是受中国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因此出现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即使是长歌,最后也是以五七五七七结尾。
日本除短歌外尚有更短的非句,它也是定型诗五七五的格式,只有十七个字。
除短歌、非句外,日本也有一种非定型自由体诗歌,被称为现代诗。
定型诗的缺陷是不容易充分表现一个人的复杂心理。
所以出现部分歌人打破定型诗而从事现代诗的创作。
由于定型诗的这一缺陷,世界各国都出现定型诗趋于消亡的倾向。
与世界性倾向相比,日本算是不易打破陈规旧俗的国家。
如非句,现今有一千多万人从事非句创作,非句有字数少,来的快的特点,灵机一动,霎时间就能写出来。
日本人很喜欢做诗,仅和歌爱好者就有一百多万。
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者,除军人外,工农商学、家庭妇女等各界人士都有。
专业歌人只不过二十几人。
和歌是一种富贵型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逐日增多,人们需要丰富的脑体操。
估计从事和歌创作的人还会增加。
日本人与七福神正月初,日本有祭七福神,参拜七福神的习俗。
七福神一般指惠比寿神、大黑天、、辩财天、福禄寿神、寿老神、布袋神。
也有人说福禄寿神和寿老神是同神异名,因而也有把吉祥天或猩猩加进七福神行列的。
七福神起源于佛教用语“七难即灭”“七福即生”。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七贤人之说,晋代也有竹林七贤等。
人们都认为七是个圣数。
后来画家把七贤人的形象绘成画轴悬挂。
画轴流传到日本,受中国上述文化的影响,经过演变,日本室町时代首先在古城京都出现七福神,当时祭七福神风行一时,专门为其建筑神社、寺院,并把七福神的发祥地定为京都。
以后日本各地绘七福神增加了地方色彩,也有所区别,日本称具有京都特点的七福神为“都七福神”。
下边就介绍日本有关七福神的传说。
惠比寿神:被尊为商业之神。
是日本的本地神。
传说,惠比寿神教给人们用鱼和农作物进行物物交换,因而被日本人崇为买卖兴隆的守护神。
也有人说它留有“旅行美须”可保护人们旅途平安、交通顺利。
惠比寿神满面笑容,身着猎衣,右手持钓竿,左手抱表示吉祥的大头鱼,倍受庶民百姓欢迎。
在东京都内惠比寿车站有其塑像。
海女潜水、渔民撒网时,有的地方有大喊“惠比寿”的习俗。
大黑天:开运招福之神。
俗称僧侣之妻,身在厨房,不入世间。
传说大黑天是“慈眼视众生,福寿海无量”,可使用战术驱除厄神等五种邪气,使人平安而健壮的度日。
日本民间流传它头戴黑头巾,左肩背布袋,右手持木槌,脚踩米袋,是尊日本本地神。
毗沙门天:无量智慧神。
听说是到唐朝由灵感而悟出的一个神。
据传祈求毗沙门天,从而开辟了“文章博士”之道,拥有取之不尽的聪明才智。
毗沙门天系武神,身披盔甲,一手捧宝塔,一手持宝棍。
也有称其为多闻天的(即四天王之一)。
辩财天:俗称福德自在神,是七福神中唯一的女神。
传说她精通音乐,是善于雄辩的天女,是印度最先尊崇的女神。
她身边总有琵琶。
有说她拥有八臂,能运用弓、刀、斧、卷、索、箭、戟、杵、轮八种武器。
福禄寿神:是幸福、高禄、长寿三德之神。
也有说是南极星的化身。
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之神。
塔头并留有美须。
手持拐杖,常与仙鹤在一起。
寿老神:不老长寿神。
起源于中国道教。
室町时代传入日本。
日本人在希望长寿、子孙满堂、家庭福寿吉运时,崇奉寿老神。
此神手持宝杖,常有鹿跟随在身。
布袋神:表示褚缘吉祥。
也称弥勒菩萨。
中国明末高僧隐元禅师赴日创建。
他去各地化缘,助人为乐,并把建筑、佛像、书画、茶、菜肴带到了日本。
布袋神大肚、体胖,因身旁总有布袋而得名。
七福神的出现为何多在宝船之上呢?据说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古代与他国交往、从事贸易极为不便,所以非常重视船的作用,把与外国通商、希望生意兴隆的心愿寄托给七福神和宝船,从而七福神就和宝船联系在一起了。
七福神在日本民俗中占有一定地位,室町时代末期,有谋求新春吉利的“七福神盗贼”的风俗,在新春之际,有的贫民百姓穿上七福神的服装,悄悄溜倒他人家中,那家人会高兴的高喊“福神来了,福神来了”。
并将某些财务送给装扮七福神者。
散财者图吉利,得财者高兴。
茂吕美耶的系列书很推荐啊。
很亲民,文字很朴实,作者又是精通中文的人,通过中文来向你介绍一些日本文化的小知识,小故事。
很有趣,一读就不想放下。
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装帧也很精美,书也附有很精美的图片。
推荐入手一套。
日本人的住房大多厕所和浴室是分开的,进厕所需要换鞋。
厕所里会放专门的拖鞋,只能在厕所里用,不习惯的人可能很容易忘记了把这个拖鞋穿出来。
很多马桶水箱上面有一个水龙头,每次用完厕所冲水后,水龙头出水用来洗手,洗完手的水流入下面的水箱用作下一次冲马桶的水。
另外,马桶边上还会挂一块毛巾用来擦手。
出去和别人喝酒不要自己给自己倒酒,同时你要注意对方的酒杯,一旦对方喝完了需要给对方倒酒,倒酒姿势也有点小讲究。
(话说韩国人如果和长辈喝酒,是不能正面对着长辈喝的,要侧身喝。
) 日本坐taxi,一般都坐后面,最重要的是后门是自动开关的,上下车不用乘客开关门,不习惯的人会自己去开关。
日本公车后门上车,前门下车。
上车时后门的吐票机里拿一个票,下车时把票和钱一起丢进前门边上的机器(运赁箱)里面。
第一次用这个机器可能会手足无措。
1.很拥挤,但是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没有一个人!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上班高峰期,很多大叔在很沉默很有秩序但很用力很用力的挤地铁(多么恐怖的画面),当你不小心被挤的发出声音的时候,会遭来一通鄙视。
公交上和地铁上很安静,人与人之间目光不会接触,手机会调成振动状态,没有人接电话。
公交车上,车没有停稳,是不允许乘客站起来下车的。
2. 在餐厅吃饭不能剩饭。
不然大厨会出来不停跟你道歉。
吃饭不能发出声音,但吃面一定要发出很大声音。
3.日本男人压力很大。
如果下班正点回家,会被老婆认为没有社交,不能升职,所以即使没什么事情,日本男人下班之后也要约朋友喝个酒什么的,熬到很晚才回家,以此赢得家人尊重。
4.无论婚前玩的多疯的,婚后都会是贤妻良母。
但是日本的外遇率好像是全世界最高的,好像不高。
5.日本自杀率很高,尤其是在地铁的。
这导致他们收拾尸体清理现场的能力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
在很短的时间里,现场就会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包括血迹和气味,就好像这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都没有发生过,发生过……6.补充一下,高中女生全部穿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