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最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课 型
培智学校二年级生活语文课程
主讲人
惠琳琳
一:教材介绍与分析
《清明 端午 中秋》是一篇上海市卢湾辅读学校的生活语文课文,该文主要介绍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对应节日的传统习俗。通过学习该生活语文课文,可用使学生了解到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美好。
二:学生基本情况及分析
接下来播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介绍动画视频。播放完请A类学生回答三个节日的其它传统习俗。
最后老师小结:原来清明节不仅仅可以吃青团,还可以放风筝,扫墓;端午节不仅仅吃粽子还可以赛龙舟,戴香囊;中秋节不仅仅可以吃月饼,还可以赏月,观潮呢!再启迪思考:你们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节日故事,最后再由老师总结、鼓励。
清明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
端午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
中秋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图片
六、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首先老师出示月饼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谁来告诉我我们什么时候吃这种食物?”最后老师小结:你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不过我今天不仅仅带来了月饼,还带来了另外两种食物,相信你们一定喜欢吃。
创设游戏,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拓展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交流学习,将生活语文引入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学习的及时强化和实践。
七:教学方法总结与反思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主题内容画面性强,分类结构类似和生活化的特点,主要采取了:(1)图文结合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巩固练习法。
在整节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回答、讨论、感悟、动手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游戏和图文教学中体味到传统节日的美好与生活语文的美妙。
本班学生共有八名,类型包括轻中度,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授课内容的特点将学生分为两类:
A类学生:肖xx 赵xx 张xx 李xx 年龄在8—10岁之间,属于轻中度智力落后 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课初步掌握各个节日及对应的节日活动。
B类学生:孙xx 胡xx 曹xx 匡xx 年龄在8—10岁之间 包括重度智障,唐氏综合征,自闭症 认知能能完成较为简单的教学任务。
图1-4大学生购买手工艺制品目的出示美味诱人的月饼图片目的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节日与节日传统习俗。
手工艺制品是我国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品种多样,方式新颖,制作简单,深受广大学生朋友的喜欢。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在追求新颖,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消费趋向:购买行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比起男生热衷于的网络游戏,极限运动,手工艺制品更得女生的喜欢。
(三)大学生购买消费DIY手工艺品的特点分析老师问:今天我们学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国传统的节日。放学回家可以考一考你们的家人他们知不知道这几个节日。
同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中国哪些的传统节日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另外也可以向学生建议:问一问你们的家人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
2、消费者分析
5、就业机会和问题分析
(三)、学以致用,我会配对:
首先老师发言: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节日的传统习俗,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考一考你们了。这边有九张图片,每张图片都是节日的传统习俗。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将这些图片与对应的节日正确匹配。然后在黑板上书写三个节日名称(注意书写节日之间有间隔,方便学生清晰地将图片贴到目标节日旁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A类学生:知道并能口头表述三个节日的名称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两种传统习俗;B类学生:知道三个节日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一种传统习俗。
2、过程与方法:A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能够完成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并配对;B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和提示下能够部分完成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
目前,上海市创业培训中心已开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共招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应届毕业生62人。
(一)创业机会分析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制作的消费情况,我们于己于人2004年3月22日下午利用下课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了一次快速抽样调查。据调查本次调查人数共50人,并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分析如下:
(二)、图文视频结合,节日初步认识。
首先老师依次出示青团,粽子,月饼 图片,提出问题:①这种食物是在哪个节日吃?
然后生生交流,A类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B类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最后请各组代表积极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我们刚刚提到了三个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它们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各不相同。我们在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其实还有一些有趣的传统习俗呢?那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动画吧!
活动过程:首先是节日食物配对,请B类学生进行配对,必要时老师进行肢体辅助;
然后是节日活动配对,请A类学生进行配对,必要时老师可进行语言辅助。
学生配对结束后老师及时鼓励强化。
4、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是否会经常去光顾?
(一)上海的经济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
(四)、激发思维,延伸到其它传统节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育康复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三个传统节日的节日习俗活动
(2)教学难点:能够按照节日的不同进行匹配不同的节日传统习俗。
五:教具准备
语文课本
多媒体课件:《清明 端午 中秋》课件PPT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简单介绍视频
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给学生非常好的视觉提示,引出本节课的三个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视频动画能够非常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三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老师引导式的教学启发学生根据学习的节日,回顾生活中节日的经历,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经验总结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