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华科研究生之自然辩证法:理性方法的缘起

【课件】华科研究生之自然辩证法:理性方法的缘起


Physics Biology Medicine
Ethics Poetics Politics Rhetoric Organon
RenéDescartes (1596-1650)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 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1596年生于图伦一个贵族家庭,早 年就读于拉弗莱什公学,1612年在 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1618年从军。 1628年移居荷兰,从事哲学、数学、 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 领域的研究,他的著作几乎全都是 在荷兰完成的。1650 年2月因肺炎 病逝于斯德哥尔摩。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将上帝送上 了断头台,又在《实践理性批判》里请来 了一个耶和华。
——海涅
《纯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1781年)
《实践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1788年)
《判断力批判》
Critique of Judgment(1790年)
—— Harvard University
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吾爱吾师, 但吾更爱真理。
The School of Athens Raphael 1509
Philosophy
Natural Philosophy Meta-Physics Practical Philosophy
王 健 4学时
理性的概念
什么是理性?
Reason
理性
理由
推理
Logos 质疑
平等 自然 社会 秩序 秩序
归纳
演绎
事实+规则 公理+规则
理性的缘起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 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 们心中的道德律。
——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Pure Reason and Practical Reason
Immanuel Kant 1724—1804
1724 年4 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首 府哥尼斯堡城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 是虔诚的新教徒;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 学攻读哲学。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母校逻 辑和形而上学教授,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 大学校长,1804 年 2月12日病逝。康德在 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 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 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未离开 过故乡。
参考书目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Organon) 笛卡尔:《谈谈方法》(Discourse on the Method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康德:《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图尔敏:《论证之用》(The use of Argument) 孔子:《论语》(Analects of Confucius)
理性方法的缘 Method
Aristotle
理性的概念 理性的缘起
Dr. 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
(1848-1915)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SAT
SAT Reasoning Test:
Critical Reading (批判性阅读,800)
Mathematics (数学,800)
Writing
(写作,800)
理性 (Reason)
批判怀疑 依据公理 尊重事实 遵循逻辑 普遍必然
合理性 (Rationality)
公正对待多元 挖掘审视假设 检查证据质量 综合组织论证 开放替代选择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I ask for, not at once no goverment, but at once better goverment.
绪论
熊文娴
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熊文娴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熊文娴
观察与理论
熊文娴
理性方法的缘起
王 健 4学时
归纳与演绎推理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I think,therefore I am. (Cogito ergo sum)
Discours de la Methode
Reductionism
1、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 2、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
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 的程度为止; 3、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 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 对复杂对象的认识; 4、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