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论公共财政概念与职能

导论公共财政概念与职能

• “市场失灵”理论 • 公共产品理论 • 政府的职能范围 • 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
一、“市场失灵”理论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是从市场失灵说起的。
•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垄断

2.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

3.非价值性物品

4.信息不充分

5.外部效应

6.公共产品

7.收入分配不公
主要内容
• 导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公共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公共支出概述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公共收入概述 税收理论与制度 国债原理与制度 政府预算、管理与体制 财政政策
导论
• 一、公共财政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 二、为什么要学习公共财政学? • 三、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 公共产品如果采取市场提供方式,理性的生产者不会 为市场生产这种产品,理性的消费者也不会去购买这 种产品,人们的公共需要将得不到满足。因此,公共 产品一般采用公共提供方式,这是由公共产品的非排 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
• 私人产品一般采取市场提供,这是基于市场提供的可 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的考虑。
• 就可能性而言,私人产品的竞争性使得它可以通过出 价竞争的方式来排斥一部分消费者,私人产品具备市 场提供的条件。
• (五)公共产品概念和特征

公共产品 (Public good)就是由政府提供用以满
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私人产品(Private good)是由市场提供用以满足私人 个别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公共产品的特征 :
• A.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 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 人同时从公共产品中获利。
一、公共财政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 1.公共财政学与理财有关。 • 2.理财就是合理运用资财,最大限度地满足需
要,从现象上表现为经济主体的收支活动。 • 3.公共财政学是一门关于政府理财的学问。政
府理财表现为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即财 政活动。 • 所谓财政就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 • 4.政府理财,通过聚财(资金的筹集)和用财 (资金的使用)满足人们的公共需要。
•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妨 碍其他人同时享用,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 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量,即边际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均为零。
• B.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公共产品不能分割给集体成员单独消费,其效用为整个社 会成员共同享有。

• 满足上述特征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而兼有公共产 品和私人产品特征或性质的产品和服务称为混合产品或准 公共产品(Mixed good)。

8.经济波动与失衡
• 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一)公共需要的概念与特征:

1.公共需要就是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
基本权力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以维护社会公众利
益的需要。

2.公共需要的特征:
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共同 需要;
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 同享用以获得满足的需要;
• (六)公共产品的类别
• 公共产品有两类:一是不以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的变化而 变化的天然性公共产品,即纯公共产品;二是由国家根据 对社会经济情况的判断确定的非天然性公共产品,即制度 性公共产品。
• (七)政府与公共产品的提供

产品消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公共提供;另一种是
市场提供。
• 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 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市场提供是消费 者用自己的收入,通过市场购买获得产品。
社会成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的 代价(交税或付费);

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是剩余产品。
• (二)公共需要的历史性

一般说来,社会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
是存在的,但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社会公共需要的
内容又是在发展变化的。
• (三)公共需要的范围

1.对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需要,如行政、国防、
•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首先应从技术上理解。当一种产 品从技术上来说无法进行排斥时,即意味着所有的消 费者都可以不费任何代价、不受任何限制地获得该产 品的消费权(如防洪堤坝、国防);

• 其次,可以从成本来理解。当一种产品从技术上来说是可 以排斥的,但排斥的成本大于排斥所带来的利益,这种排 斥从经济上说是不可行的(如街头的路灯)。
• 2.掌握公共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开阔 分析问题的思路,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 1.财政学是关于揭示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 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 2.1776年亚当•斯密创立公共财政学。 • 3.公共财政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公共
财政学和20世纪30到50年代以来的现代公共财 政学。 • 4.财政学课程的理论体系是:基础理论—财政 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国债)—政府预算、 体制及管理—财政政策
外交、公安、司法;

2.对政府行使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基础教育和
• 和科研、卫生保健、社会保障;

3.对大型能源、交通、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
境保护的需要。
• (四)公共需要界定的标准

公共需要范围的确定以“市场失灵”为界,通过市
场能满足的需要属于私人个别需要,凡市场不能满足的需
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 以天下之力, • 以生天下之财, • 取天下之财, • 以供天下之用。
王安石
聚财
税收
增值税 消费税 所得税
形成政府收入 收费
遗产税等
• 政府理财
生财 用财
国债
投资 拨款 形成政府支出 补贴等
二、为什么要学习公共财政学?
• 1.学习公共财政学是为了揭示政府收支活动的内 在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教学安排和参考书目
• 以课堂讲授为主
• 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 际的方法
• 有作业和课堂讨论
• 参考书目:陈共:《财政学》

蒋洪: 《财政学》

邓子基:《财政学》

财政类期刊
第一章 公共财政的概念和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概念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