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财政内涵与职能(3)

公共财政内涵与职能(3)


(2)信息作为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 若生产出来的信息完全免费,那么在竞争市场上 将会出现投资不足,因为开发信息要付出代价; 若生产出来的信息完全收费,那么又将出现投资 过度,因为每个企业各自为战,从社会角度看会 造成无谓的浪费。 因此,政府在这方面将有所作为。以资格认证为 因此,政府在这方面将有所作为。以资格认证为 例,需要政府出面,经由可靠的程序,证明某种 商品的质量标准或卫生标准,或者证明某家商场 为“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或“消费者满意单 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 位”,或者证明某人具有某种专业才干,等等。
问题在于,现实经济中完全无成本的进入 和退出是不存在的,这主要是由于所谓 “沉淀成本”的存在,即那种进入时不得 沉淀成本” 不投入而退出时又无法撤出的成本。 这种成本的存在使得市场的可竞争性受到 破坏,因此,政府可以考虑通过提供沉淀 成本来创造可竞争的市场。例如,对铁路 运输、公路运输等沉淀成本巨大的行业予 以投资,之后按照反映资本使用者成本的 办法制定价格,提供使用,从而某种“ 办法制定价格,提供使用,从而某种“竞 争性” 争性”被创造出来。
方法二:政府可采取特许权投标的方法激 方法二:政府可采取特许权投标的方法激 励垄断厂商按竞争原则行事 美国经济学家德姆塞茨(1930美国经济学家德姆塞茨(1930-)主张, 在厂商和市场之间设立一个特许权拍卖机 构,将自然垄断物品的特许经营权授予那 个能以最低单位价格向市场提供服务的厂 商。由于投标过程涉及复杂的信息问题, 仍需要政府出面组织。 除此之外,德姆塞茨认为,针对自然垄断 的政府管制或管理也是必要的。
(四)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大 (四)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大 基本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追求的是利 润目标,而处于市场失灵领域内以弥补市 场失灵为己任的公共财政,追求的是社会 目标。 (五)公共财政是法制化的财政 (五)公共财政是法制化的财政 政府的财政活动和运作必须在法律法规的 约束规范下进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法律 形式,获得对政府财政行使决定、规范、 约束和监督的权力。
2.外部不经济的矫正路径 2.外部不经济的矫正路径
方法一:税收∕ 方法一:税收∕补贴方法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行为进行惩罚; 对减少外部不经济的行为进行奖励。 其难点在于:如何了解外部不经济的 大小并确定一个理想的税率/ 大小并确定一个理想的税率/补贴率。
补贴方法的不利后果:导致资源配置的扭 曲。因为从长期看,人们将更多地转向被 补贴部门的生产,或者至少被征税部门的 生产将会受到抑制。 税收方法的难题在于:如何处理通过征税 而取得的政府收入?该不该补偿外部不经 济的受害人?补偿多少?如果实际给受害 人以补偿,那么这种补偿有可能成为一种 反向激励,使受害人夸大损失或使受害人 数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多(自愿移入)。
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整个 国家的疆域之内; 第二,公共产品的受益在整个国家的疆域 内应均匀分布; 第三,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可能是 某一级地方政府,而只能是中央政府。
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是各级地 方政府; 第二,受益范围基本上被限定在某一个区 域内,且均匀分布; 第三,这类公共产品的受益者主要是本辖 区内的居民。
(二)矫正垄断条件下竞争不完全的路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私人行为的直接干预 1.对私人行为的直接干预 针对垄断的存在,政府应该“ 针对垄断的存在,政府应该“确保所有经 济行为者的实际资源和信息量很少” 济行为者的实际资源和信息量很少”,这 意味着政府有必要采取像反托拉斯法那样 的措施来直接干预私人的行为,通过考察 厂商的市场份额及其行为和经营表现来决 定是否实施干预。
3.对私人行为的替代 3.对私人行为的替代 在政府对私人行为的直接干预和间接激励之外, 政府可自己经营自然垄断行业,即建立相关的公 共企业,基于社会效率或福利而不是基于财务盈 利性来确定价格。 关联问题一:如果公共企业按照边际成本定价而 关联问题一:如果公共企业按照边际成本定价而 发生亏损,则需动用其他部门的税收进行弥补, 使得在维护一种效率条件的同时又破坏了其他效 率条件。 关联问题二:既然公共企业的成立初衷不在于财 关联问题二:既然公共企业的成立初衷不在于财 务目标,那么,通过什么路径可以确保公共企业 按竞争原则行事呢?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经由市场在 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配置的科学。 那么,公共财政学则是研究稀缺资源经由政 府部门确保其得到有效配置的科学。 与市场的配置职能相补充,政府的配置职能 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矫正市场的不完全,即加强市场的广度 一是矫正市场的不完全,即加强市场的广度 二是矫正竞争的不完全,即加强市场的深度 二是矫正竞争的不完全,即加强市场的深度
2.对私人行为的激励 2.对私人行为的激励 方法一:政府通过创造可竞争市场的途径, 方法一:政府通过创造可竞争市场的途径, 促使垄断厂商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样行事。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由鲍莫尔、潘萨等人 可竞争市场” 倡导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思想是:如果某 个行业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那么潜在进 入者的存在将使现有厂商的行为像是受到这 些潜在进入者的控制一样,现有厂商将只能 获得正常利润而不能获得垄断条件下的超额 利润。
3.信息不完备的矫正路径 3.信息不完备的矫正路径
(1)信息不完备条件下交易者的策略行为 针对机会主义、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等个 人策略的存在,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方法是 强制。 强制。 强制就是规定私人必须从事某些行为。例 如:政府可以强制规定必须采取一定的提 防行动,如要求必须购置和维护灭火设备 等;针对消费者和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 不利地位,政府可以制定约束厂家和商家 行为的管制措施等等。
方法二:管制措施 管制措施是指政府直接规定所允许的外 部不经济的活动水平,对超过规定者予 以重罚。 作为一种纯粹的行政手段,管制措施可 能使私人没有进一步消除污染的动力, 以及由于存在利益集团对管制政策不正 当的偏爱等问题,很容易导致管制措施 的低效率。
方法三:拍卖污染许可证 拍卖污染许可证是指政府在确定了所允许 的外部不经济问题的活动水平之后,向出 价最高的厂商发售许可证,只允许拥有许 可证的厂商在所购买的有限数量范围内从 事外部不经济问题的活动,否则将受到严 厉的处罚。 该办法的最大麻烦在于:权力的出售可能 导致权力的集中,从而引起竞争的不完全。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等于在矫正市场失 灵的同时又造成了另一种市场失灵。
第三讲 公共财政的内涵与职能
公共财政的特点与内涵? 公共财政的特点与内涵? 与其他财政类型相区别,公共财政具 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是作为政权组织 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 公共财政仅以政权组织者 公共财政仅以政权组织者身份进行分配活动, 政权组织者身份进行分配活动, 这有别于处于或兼有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 这有别于处于或兼有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 的政府分配活动。
何谓公共财政?
所谓公共财政是指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为基础,以防范市场失灵为前提,以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在法制的框架下, 向所有的社会经济运行主体提供一视同仁 服务的财政。 换言之,公共财政是为满足一国社会公共 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 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 财政模式类型。
(一)矫正市场的不完全
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完备等 方面的失灵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没 有足够多的市场。 所谓足够多指的是只要存在对某项经 济物品的需求,就应该存在这样一种 物品的市场,亦即可以有效地给该物 品定价。
1.公共产品的矫正路径 1.公共产品的矫正路径
由于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 提供公共产品就成为公共财政的基本任 务之一。 由于多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都有其特 定的受益范围,可将公共产品分为全国 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二)公共财政的分配目的是为了 满足公共需要 满足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是为了保证那些通过市 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的资源配置领 域,能够获得充分的财力保证。进 言之,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活动提供 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而不只是为 某一特定经济成分服务的财政。
(三)公共财政的分配依据是凭借政治权力经由 非市场渠道进行,具有强制性和整体补偿性 非市场渠道进行,具有强制性和整体补偿性 一是,公共财政居于市场活动之外,为市场的 正常和正当活动提供着必不可少的服务,从而 对市场经济起到完善作用。 二是,在市场活动中,企业和个人并无自觉纳 税的“天性” 税的“天性”,需要政府凭借法律进行约束。 三是,虽然个人和企业通过纳税减少了自身可 支配的财力和利益,但却可以从公共服务中获 得补偿。
公共财政的经济职能?
德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对政府的经 济职能作出了最权威的分类:资源配 置职能;分配职能;稳定职能。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1910-2007)是 20世纪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学家之一, 全球著名的现代财政学(公共经济学) 家。作为战后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 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被誉为现代财 政学的真正开拓者之一,是现代财政 学之父。
二、分配职能
政府的分配职能旨在实现收入在全社会范 围内的公平分配。 (一)政策工具 1.税收 1.税收 累进所得税是最重要的税收工具,旨在通 过对高收入者课征较高的税率来缩小收入 差距。
税收支出(tax expenditure) 税收支出(tax expenditure)
所谓“税收支出” 所谓“税收支出”指的是所得税并非针对全部所 得额进行课征,而只是就纳税人将规定的项目从 所得额中减免掉之后的“应税所得额” 所得额中减免掉之后的“应税所得额”进行征税, 这些被减免掉的部分,即政府该征税而未征的部 分,实际上是政府对这些纳税人的一种支出,政 府借此可实现一定再分配的目的。 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 贴性支出,是指政府处于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 动,刺激投资意愿或补助某些财务困难的集 团而制定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其目的不在于取得 收入,而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放弃一些税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