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
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毕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选自《韩非子·喻老》)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2分)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②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参考答案】12、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每标对1处给1分,超过两处者每错l处扣1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13、(1)过了一段时间(小久),(赵襄主)就跟王于期赛马,他多次换马多次都落后。
(饿而:过了一段时间(小久):逐:追逐(比赛);易:换。
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2)你教我驾驭车马的方法(技术)没有全部教给我。
【参考译文】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
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
”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
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
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
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
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您哪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012广东肇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惟吾德馨惟:只B.谈笑有鸿儒儒:旧指读书人C.可以调素琴调:协调D.无丝竹之乱耳乱:使……乱,扰乱10.选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1.请概括选文的主旨(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3分)【参考答案】9、C10、举例论证,作者以故仁人自况。
(答对1问给1分,两问都答对给满分)。
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12广东肇庆)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
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②。
书一画,训曰:“一字。
”书二画,训曰:“二字。
”书三画,训曰:“三字。
”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③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久之不成。
父趣之。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
殆类是已。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注】①搦管:握笔。
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
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2分)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②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12、其子恚曰 / 天下姓字夥矣 / 奈何姓万 / 自晨起至今 / 才完五百画也。
(每标对1处给0.5分,超过两处者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13①、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从了他的主张,准备了一些报酬把先生打发走了。
(其:他,他的;从:听从,依从;遣:送,送走。
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
(逾:过,过了;拟:打算,准备;令:使,让,叫。
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参考译文】有一个乡村老人,家里很有钱,但是他家世代都不识字。
有一年,聘请楚地读书人教育他的儿子。
楚地读书人于是就开始教他的小儿子拿笔描红。
写了一划,教他说:“一”;写了两划,教他说:“二”;写了三划,教他说:“三”。
他的儿子高兴地扔下笔,告诉他爸爸,说:“ 我学会写字了!可以不用先生教了,(要付)先生这么多的学费!可以把先生辞掉了!”他父亲很高兴,就听了儿子的话,准备了货币辞退楚地人并打发他走。
不久以后,他的父亲准备找他的亲家朋友,一个姓万的人吃喝,让他的儿子早上起床写个请帖,写了很长时间也没写好。
他父亲催促他,他儿子发怒说:“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姓什么不好?非要姓万!我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写,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划!”唉!世上求学的人偶然懂得一点,就自夸已经学有所得,不想再进一步学习上进,大概像田舍翁之子这般人吧。
(2011广东肇庆)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分)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参考答案】9、C10、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11、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
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011广东肇庆)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参考答案】(1) 4分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2分。
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的给满分;错一个扣0。
5分,扣完为止。
)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2分。
句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
)【参考译文】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
到了那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
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就动身前往,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
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
(2005广东肇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①遂与外人间隔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D.①停数日,辞去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4.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2分)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参考答案】3. 3分 D4. 2分不足为外人道也。
5. 3分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能准确完整通顺地译出全句的给满分;字句不必拘泥相同;漏译或错译句中的“今”、“是”、“何世”、“乃”、“知”、“无论”任何一个扣0。
5分,扣完为止。
) (2005广东肇庆)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 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参考答案】(1) 4分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2分。
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的给满分;错一个扣0。
5分,扣完为止。
)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2分。
句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
)【参考译文】魏文侯和虞人约定日期打猎。
到了那天,文侯跟群臣喝酒,饮得正高兴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
文侯将要出行,身边的人说:“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文侯说:“我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日期,虽然高兴,怎能不如期相会呢!”就动身前往,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
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
(2004广东肇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