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经历探索口算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说重点难点说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说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教学用具课件、小棒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练习: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来做练习。
巩固算理:420÷7=300÷6=630÷9=560÷7=100÷2=引导学生说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指导练习1、口算题卡第一页看题快速说得数,培养学生的计算数感。
说一说做题的注意事项,特别是被除数末尾有两个0的题目2、书本解决问题(1)王老师买来120张手工纸。
如果制作一朵郁金香需要4张纸,这些纸一共可以制作多少朵郁金香?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列式?为什么?怎么计算?(2)判断马、大象、狮子、老虎谁跑得快?先算出每秒跑多少米?再进行比较。
(3)一篇文章有480个字,要在6分钟内打完,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三、自主练习自主完成课本第4页的6/7/8/9题。
四、小结收获五、布置作业:数学学习园地1/2页。
教学后记通过练习课,着重对学生读算式、说题意进行了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准确读算式,大声说得数,培养学生大声回答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重新建立除法知识的数学模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学会验算。
2、经历探索笔算、验算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说重点难点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验算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验算教学用具课件、小棒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上节课我们去风筝加工厂参观,发现了很多数学信息,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去加工车间看看(课件出示信息窗2情景图)2、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发现:一组3小时做了63只燕子风筝,二组2小时做了32只老鹰风筝,三组做一个蜻蜓风筝用6根竹条,现有75根竹条(了解加工风筝所用的原材料)根据这些信息能提什么数学问题?3、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数学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1)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2)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3)三组能做多少只蜻蜓风筝?还剩几根竹条?二、小组探究1、解决问题: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63÷3=)找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探究63÷2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知道确切的结果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②汇报交流(学生分别说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32的)生1:口算:因为60÷2=304÷2=230+2=32生2:想乘法算除法口算出的。
32×2=6464÷2=32生3:摆小棒的方法。
64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2生4:用竖式计算2.探究笔算方法,理解算理这样写对不对呢?为什么这样写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下面,借助你们手中的小棒再来一起探究一下。
(学生经历二次探究)师说明研究规则:同桌合作,利用小棒分一分、摆一摆,边摆边探讨,并试着写出竖式。
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想一下,你能讲出其中的算理吗?3、学生展示小棒分法及笔算写法(1)小棒分法。
(2)笔算写法及过程。
(展示有代表性的几种情况)(学生一边写竖式一边说过程:6个十除以2得3个十,4个一除以2得2个一)引导: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4、师演示,进一步明确算理和竖式写法。
现在再来回头看一看这位同学的写法,你认为对不对?你对这个算式还有什么疑问吗?把刚才的计算过程找一两名学生完整地口述一遍,重点讲清笔算中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
5、以此解决“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重点解决“第一次除完十位上有余数怎么办?”6、学习验算:算得对吗?怎样验算?理解:商×除数=被除数7、自主探究“三组能做多少只蜻蜓风筝?”继续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重点解决“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8、小结:今天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今天重点研究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你知道怎样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吗三、拓展提高:1、自主练习12、自主练习题3四、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后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和难点,课堂先让学生分小棒解决63÷3=,学生很快分出了每份21,又让他们说说是怎么分的,也能说出现分的6捆,每份分2捆,又分的3根,每份1根,过程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写成除法笔算对某些学生就比较困难了,尽管我结合刚才分小棒过程在黑板一步一步边讲解板书,又让学生书空练习,但部分孩子仍然对除法竖式掌握不了,甚至连基本的计算步骤都不会写,特别是十位上除完后,再把个位上的数落下来继续除,这样其实就是两步除法,对于这样的书写格式,部分孩子感觉难度大,一节课下来,全班至少有十来个孩子没学会,课下反思后,我认为主要是书写格式学生不熟悉,算理都明白了,算法就成了需要重点训练的,接下来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要带领学生好好学习写法和算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第【3】篇〗第二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学习内容: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0页,例1.说学习目标:1.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说学习重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法。
说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开火车:200×4= 100×2= 700×7= 60×4= 8000×6= 600×8= 800×4= 600×7= 30×8= 600×7= 100×5= 3000×5=看来小朋友们都会口算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位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二、理解算理,探索算法1.出示例一:每盒有12支彩笔,3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列出算式:12×3=动手操作,理解算理(1)12×3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小朋友们想一想等于多少呢?不能口算的同学用小棒帮帮忙。
(2)交流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2+12+12=36、10×3=30、2×3=6、30+6=36。
(3)师摆小棒演示算理。
指着第二种算法:12哪去了?为什么10×3、2×3呢?学生思考并交流。
现在明白了吗?先把12分成几和几?10×3是因为?2×3是因为?(边说边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算法(1)同学们,乘法除了可以口算以外,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2)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竖式,指出:末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行的前面。
(3)介绍各部分名称。
1 2……乘数× 3……乘数3 6……积先用个位上的2乘3等于6,写在积的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乘3,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1乘3等于3写在十位上。
(4)挑学生说算法。
3.用竖式计算124×2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之后,交流计算方法。
4、试一试用竖式计算2×8= 23×2= 123×2=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1.第60页做一做14×2= 33×3= 21×4= 423×2= 212×3= 221×4=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评价。
2.我会当小医生(改错)3.列式计算①小火车一次可坐22人,3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②每一边放342盆花,两边共放多少盆?四、课后小结:1.怎样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2.计算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板书】不进位乘法 1 2.......乘数× 3.......乘数———— 3 6.......积【说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
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
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计算12×3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有些学生运用口算的方法2×3=6 10×3=30 30+6=36,有些学生用的是加法12+12+12=36(元),还有是用笔算的方法。
让学生一一来介绍各种方法,最后引出笔算的方法,过程自然、流畅。
同时在理解算理时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得出方法其实是一样的,让学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时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万变不离其中。
存在的问题:在计算中有个别学生在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时,当乘完了个位再去乘十位时却是用的多位数的个位去乘多位数的十位。
课前对学情了解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