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

【精品】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册

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

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不正确的是()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4、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前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到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钟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5、如图1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6、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在真空中不传播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到2×103Hz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15℃时约为346m/s,比在水中传播要快D.声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振幅不变7、在如下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8、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0、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此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只要有发声器--声源就可以B.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C.必须有声源和传播声音的介质D.只要有发声物和传播介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二、填空题(29空,每空1分,共29分)11、如图3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12、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4所示,这时可以听到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引起的。

因此,在人听觉的范围内,任何物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

13、人们用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14、有一物体正在振动,其每分钟振动900次,则这种物体振动是频率是Hz,此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因为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

15、向一个暖水瓶里灌水,注意听暖水瓶里空气柱发出的声音,实验证明,随着空气柱由长变短,空气柱发出的音调越来越。

16、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采用可以使宇航员互相交谈。

18、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都有关系,拉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来回移动,是通过来改变音调高低的。

19、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传播;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一端敲击,在另一端可以听到次响声。

20、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其中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

三、简答题(3小题,共15分)21、动画片《星球大站》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

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4分)22、夜间某校学生已入睡,校园附近有一歌舞厅还在营业,娱乐的人们情绪越来越高涨,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其中晓芸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小鸣同学索性用被子蒙住头,小飞同学气不过,穿好衣服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请你分析她们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什么?(6分)23、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录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5分)四、探究实验题(2小题,共10分)24、如图5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答:(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答:25、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五、计算题(本题6分)26、人在空旷的山谷中唱歌能听到回声,若从发出声音到听见回声用了0。

8s,则反射声音的山峰离唱歌的人有多远?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做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论证B猜想C实验D评估2.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2dm的是A。

教室门口的高度B.硬币的直径C。

文具盒的长度D。

手掌的宽度3。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流星划破夜空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房屋随地球自转4.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人和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

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它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

静止的B。

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

无法判断6.车站上并排停着两列客车,坐在其中一列车上的乘客想准确判断哪列车先开动,应选参照物是A.乘客本人B.本人所乘的车C.另一列客车D.地面上固定的物体7.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记为48.17cm,48。

15cm,48.1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48.14cmB。

48.17cmC。

48。

15cmD.48.16cm8.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高速公路长180km,一辆小汽车用1。

5h,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120km/hB。

120m/sC。

150km/hD.150m/s9.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0.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m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测量得更仔细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11。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由速度公式v=s/t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1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A。

某同学用6min40s,骑自行车前进了2400mB。

刘易斯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86sC.雨燕在空中1min时间飞行1500mD。

火车的速度约100Km/h13.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A.甲先到达终点B.乙先到达终点C.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16。

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的速度是v1,后一半的速度是v2,则该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121v v v v +C 、212v v -D 、21212v v v v + 二、填空题1。

科学家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填写出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①②猜想和假设③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④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

2。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是。

3.如图2—13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有错误请指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1米=毫米。

5.描述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6.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1m/s=km/h 。

7。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则获得第-名的是________同学。

8。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9。

一列火车的行驶速度为72km/h,合m/s ,已知这列火车长为200m ,则火车全部通过1000m 长的铁路桥,所用的时间为s 。

三、实验探究题1。

在图12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