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揲”法治疗方法浅析

“揲”法治疗方法浅析

“揲”法治疗方法浅析
摘要:按摩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按摩手法分类众多,各路医家
自成一派。

随着历史的推进,众多医家学者对传承的传统按摩手法进行改进与创新,形成了更加丰富的临床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多种多样并灵活运用于临床多种
疾病,常见如运动软组织损伤,胸闷,咳嗽等。

对于运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按
摩手法有着显著的缓解局部疼痛症状及促进瘀积消散的治疗效果。

王居易老师的“揲”法也是众多按摩手法中脱颖而出的一种。

1 前言
前日于吾师门诊遇一急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吾师当即于伸肌群局部施以
一尚未见之手法,后加点穴牵拉等法,患者随即症状获得明显缓解。

与同门师妹
随后询问老师,老师称此法为“揲”法,出自于王居易老师之书中。

在老师的建议下,入手王居易老师之著作,才开启对“揲”法的初次涉猎。

2 关于“揲”法的出处
“揲”字同“舌”音,出自“揲蓍草”是古代占卜用的植物。

相关记载:蓍草揲蓍法,即大衍筮法,是“四书五经”之《易经》原文中所唯一记载的一种最为古老的
筮法。

筮即策,是运用蓍草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得出特定的数字组合,从而用
数字变化成周易阴阳卦爻符号,并以此结合《易经》卦爻辞吉凶作为决策或谋略
的重要判断方法。

王老所用之“揲”法,是在临床实践中反复探索与思考总结出来的特殊治疗手
法之一。

王老师提到在《史记扁鹊仓宫列传》中记载俞跗“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一段文字很可能是在描述各种手法的具体操作。

王老将其总结的五种手法概
括称为“俞跗”之法,分别是:割皮法、揲法、结筋法、解肌法以及决脉法。

3 “揲”法的具体操作
揲法的具体操作为拇指横抵于皮肤,另外的四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
五指拿捏肌肤。

在体表的松软部位,如软骨、脂肪、松软的结缔组织等使不同层
次分开。

先从浅层到深层,慢慢用手分开皮下和肌层,然后从深层慢慢至浅层分开,重复做两次,最后做往上提的手法(揪法)。

揲法操作的要点是把皮下的脂
肪层(包括脂肪、结缔组织或肌腱筋膜等)分离,使缝隙加大,气血运行加快,
改善局部的营养供应,也能把堆积物代谢出去。

揲法是王居易在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法,在解决膝关节扭伤或者退行性病变,筋节发生障碍时有重要作用。

王老的揲法主要用于治疗内科疾病,这是基于
王老所认为经络是走形于肌肉缝隙之间的理论之上的。

4 王居易老师“揲”法的临床运用5例
4.1 急性咳嗽
患者女,62岁,咳嗽两小时,查经示任脉异常,选穴璇玑。

揲完后立刻止咳。

患者自述咳嗽从胸骨部发作。

查任脉时发现璇玑有异常反应,因此于此处使用揲
法直到出痧,立刻止咳。

4.2 胸闷
患者女,79岁,胸闷11年。

患者胸闷,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苔白粗糙。


经示手厥阴、手少阴、手太阴、手少阳、足太阴、足少阴、足少阳经异常。

选穴
少海、内关、公孙、足三里、揲心俞。

揲心俞后胸闷立刻消失。

可见揲心俞可快
速改善胸部的气血运行,治疗胸中满闷之症。

王老认为揲法在临床之运用必须有
条件,需要发现穴位处有异常(或酸、或有异物感)。

学生需要经过仔细诊察经
络[1],寻摸腧穴、根据经络腧穴状态选穴,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4.3 颈肩腰背部疼痛
患者女,27岁,背痛3天。

患者4日前在沙发睡觉受凉,姿势不当(左胳膊
往上伸出头压着胳膊),引起后背脊柱旁的肌肉疼痛,大约在胸3椎旁,疼痛剧烈,患者认为有脊柱移位。

经络诊察示督脉第3胸椎稍往后移。

辨经受凉引起督脉、足太阳经筋病。

选穴揲第3椎、揲左胸部阿是穴、针后顶。

后顶用搓针法[3],让患者把脊柱甚至后深呼吸,将空气憋在胸部后大声咳嗽,行针后让患者活动背部,患者自觉背部已不疼而且背部肌肉已松弛。

再揲左厥阴俞的部位,涂抹紫草油;揲左胸部的酸点。

针后诸症已完全消失。

该患者的病情属早期,治疗一次便愈。

患者受风寒致病,若不及时施治,寒邪进一步入里,日久伤阳、寒凝经脉阻
遏气血引起局部软组织疼痛,遂更难治愈。

王老治疗本病时多用揲法。

4.4 膝关节疼痛
患者女,51岁,左膝关节疼痛3月。

患者左关节疼痛,伸腿困难。

初发时膝肿,患侧膝较凉。

经络诊察示足厥阴经,足太阴经异常,辨经在足厥阴经,足太
阴经筋。

选穴揲左侧中封、揲地机、揲灸曲泉、针太白、针太冲,灸阴陵泉。


诊症状明显好转,膝可伸直,继揲左侧阴陵泉、曲泉、中封。

针左侧太白。

治疗
一次后明显好转,再揲、针1次,一月后痊愈。

诊疗过程中,察左膝内侧,发现
足厥阴经曲泉处较足太阴经筋异常,故先选厥阴经筋,重新循推足厥阴经,发现
中封异常,用揲法揲至出痧。

后依次揲查经不适处的地机与曲泉,患者症状得到
明显缓解。

4.5 乳腺增生
患者女,42岁,经前左乳胀痛3年余,加重2个月。

口干苦,性急。

大便干,一日一行,素体腹部畏寒,遇冷即痛泄。

舌胖、唇红,苔薄白,脉弦细。

患者3
年前于产后出现左乳轻微胀痛,对于经前出现。

曾行超声检查示“乳腺增生”:双
侧乳腺增生,左乳多发性结节(左乳见多低回声区,较大位于11点位,2点位,
大小分别为0.45cm*1.33cm和2.63*1.63cm)。

经络诊察示手太阴、手少阳、足
太阴、足厥阴、足少阳经异常。

辨经[2]病在厥阴、少阴经。

选穴:揲左天池、揲
极泉、郄门、阴郄、中都。

二诊自觉左乳结节有所减小,较前变软。

取穴同前,
加揲双侧天池。

三诊乳痛较经时减轻,已无刺痛感,自觉左乳结块已不明显。


阴经、厥阴经、足阳明经异常,左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1cm*1cm结块。

针取穴
同前,揲天池。

疗效示:乳痛明显减轻,乳腺增生的结块也缩小,后乳腺超声复
查示:左乳可见多个低回声区,较大的位于2点位,大小0.62cm*1.17cm。

5 总结与思考
“揲”法是王居易老师经过长期的临床按摩治疗实践,并结合中国传统周易文化所总结出来的一种实用性和理论性都很高的按摩手法。

“揲”法尚可以理解为一种结合“捏”、“提”等单一手法而成的一种复合手法。

而指导“揲”法运用的也是王老师自己对于经络的理解即--经络是循行于肌肉缝隙之间。

这是一种极具创新思维的见解,需要经过长期学习与实践去细细体会。

参考文献
[1] 欧阳珊婷,王居易.王居易经络诊察与早期针灸文献的比较[J].北京中医
药,2013,32(09):670-671.
[2] 王居易.谈谈针灸治疗学的辨证特点[J].北京中医,1984(04):24-26.
[3] 王居易,王丽平.认识经络调整经络呵护经络——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J].中国针灸,2011,31(04):329-3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