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第一章1.符号学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往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贮和记忆的工具,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人类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式使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渡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2.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当时解构主义的领袖德里达对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观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解构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解构主义设计师的共同点是赋予设计艺术作品各种各样的形态,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使其设计作品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

解构主义设计作品的特征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的,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

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3.绿色设计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反消费运动。

它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它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即减少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

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4.《考工记》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艺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最可贵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不仅在当时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而且书中所记青铜冶炼“六齐”之说,切合合金配比规律,为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经验总结。

第二章5.雷蒙·罗维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及平面设计(特别是企业形象设计),参与的项目达数千个,从可口可乐的瓶子到美国宇航局的“空中实验室”计划,从香烟盒到“协和式”飞机的内舱,所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代表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所不为的特点,并取得惊人的商业效益。

罗维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计火车头、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引入了流线型特征,从而发动了流线型运动。

他把设计高度专业化和商业化,使他的设计极具有工业化特征,又具有人情味,他的一生是美国工业设计开始、发展到达顶峰和逐渐衰退的整个过程的缩影和写照,他于1929年开设的设计事务所至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设计公司,创造了设计史的奇迹。

1949年罗维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设计原则:外形简练、容易维修和保养、典雅或者美观、使用方便、经济耐用以及通过产品的形状表达实用功能(式样追随市场)。

他将他的设计哲学归纳为MAYA原则(Mostadvancedyetacceptable:极度先进却为人所接受),并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加以传播。

6.填腋原则李格尔提出的第一个装饰原则是填腋原则。

腋部指的是由向内卷曲的螺旋线,或由相会或分叉的曲形线所形成的锐角或空隙。

由于空白恐惧所导致的心理诉求,艺术家就要用合适布局的附加元素即填腋物,通常是植物或花卉,来填充由螺旋形内转结构或两个接近的拳曲或内卷元素所形成的腋部。

达到这一目的的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式、独立的植物元素或是更复杂的植物程式化形式。

要填充由繁复和并置的花瓣所形成的腋部这种倾向是埃及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填腋的原则。

7.企业识别系统企业识别是指一个企业、公司或工厂在公众(诸如客户、投资人和员工等)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维护和构建这一识别,以使其符合并有助于实现企业愿景,是公司公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其可见的呈现方式要依靠品牌推广和使用商标。

企业识别系统由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包括企业标志、名称、标准色等)、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I,包括企业内部行为和市场行为)和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包括经营宗旨、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等)三部分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配合。

8.设计与生产①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师是生产者,设计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且是对整个生产举足轻重的生产活动。

②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首先为工厂建设服务,其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第三位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

③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

由于精力所限,很少有设计专家同时又是生产专家。

但不精通较为先进的工厂就设计不出更先进的工厂,不精通先进的生产就设计不出先进的产品。

而生产的门类纷繁复杂,生产的技术日新月异,因此设计师都有终身学习的新课题。

④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

生产系统的所有人员为了企业的强盛都应进行正确认识设计的教育,形成企业共识,在充分肯定设计是重要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好设计与生产的关系,发挥设计在生产中的先锋作用。

生产部门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设计必须通过生产才能得到实现。

9.设计与消费①消费是设计的消费。

设计是物的创造,消费者直接消费的是物质化了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设计人员的成果,而且不仅仅是某一个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

②设计为消费服务。

消费是一切设计的动力与归宿。

设计为消费服务,除了设计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之外,还有设计可以帮助商品实现消费、促进商品流通这层涵义。

设计为消费服务,意味着设计要研究消费,研究消费者,了解消费心理、方式和消费需求,研究开发什么样的新产品、如何改进包装等等。

③设计创造消费。

设计可以扩大人类的欲望,从而创造出远远超过实际物质需要的消费欲。

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④设计是最有效的推动消费的方法。

它触发了消费的动机。

设计能够唤起隐形的消费欲,使之成为显性。

实际上,人类物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

设计创造消费的能力不仅源于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心理同构之中。

第三章设计溯源10.彩陶所谓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彩陶用手工捏制而成,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装饰绘画于烧纸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彩陶分布地区很广,根据时间先后、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彩陶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几种类型。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美术创造,它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祖先伟大的艺术创造力。

11.黑陶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街道,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

黑陶兴起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

黑陶的制作工艺,已经采用陶轮制,同时掌握了封窑技术,胎料用纯泥火渗沙,因此质地精纯,有的器壁如蛋壳,所以黑陶也称为蛋壳陶。

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

黑指它有乌黑如漆的色彩,薄指器壁很薄,光指具有平滑光泽的器表,纽指在造型上具有鼻、耳、盖纽以及流、足、把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体。

12.唐三彩唐代最具特色的三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度左右焙烧,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形成黄、褐,绿、蓝等多种色彩,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相互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种类很多,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富有生活气息,远销阿拉伯和欧洲各地。

唐三彩多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青瓷和白瓷。

制作地点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

13.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亚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爱奥尼亚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除了柱头如盛满茛苕叶饰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亚式相同。

相对于爱奥尼亚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庙采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14.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是一种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建筑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建筑最大的特征是集中式,以及作为集中式中心的拱顶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建筑特点:①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集中式建筑主要以十字交叉点的方形间及其上盖的穹顶为视觉中心。

②拜占庭延续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一代惯用的砖砌或砖石混砌的建筑结构,皇宫与教堂一般以彩色大理石贴面,在特定的装饰部位用玻璃、马赛克、石片等材料镶嵌成各种图样,在圆顶、拱顶等部位装饰着镶嵌画。

柱头更趋向平面化和图案化,具有精致华丽的透雕效果。

③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15.罗可可风格罗可可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

在室内设计中,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巴洛克注重建筑结构本身的造型转向对建筑表面的经营,采用盘旋交织的条带、涡卷、阿拉伯纹样、中国花鸟人物进行装饰,欣赏非对称的美;异域风情尤其是中国风受到了推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