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内容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

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盆底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

康复治疗主要是分析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盆底肌肉康复要点、康复治疗内容、治疗时机;康复护理进展主要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疼痛护理进行研究。

随着康复技术的不断完善,给护理提出了新的方向,康复治疗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盆底功能障碍性(PFD),也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1]。

压力性尿失禁与盆腔器官脱垂等均为该病的常见类型。

盆底功能正常对于维持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

如果产后盆骨功能得不到很好的恢复,还会对产妇自身外在形象产生影响,形成所谓的“水桶腰”现象[3]。

产后盆底肌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产妇预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有效预防FPFD的发生[4]。

本文围绕PFD的康复治疗及护理综述如下。

1.康复治疗1.1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1.1适应症:产后妇女可作常规盆底肌肉锻炼;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各种尿失禁;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泌尿生殖修补术辅助治疗;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漲、耻骨联合分离等);全身运动系统肌肉功能障碍;乳房松弛、乳房下垂;下肢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术后疤痕疼痛。

1.1.2禁忌症:孕妇的腹部;产后恶露未干净或月经期;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恶性肿瘤区;手术疤痕裂开;神经系统疾病。

1.2盆底肌肉康复要点①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及治疗;②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③在医生或治疗师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④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⑤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1.3康复治疗内容1.3.1盆底肌训练。

也称Kegel训练法,效果确切、无创、简单、便捷、经济。

据有关研究指出,盆底肌训练降低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

[5]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妇产后早期对防治产后尿失禁与改善产后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

其训炼方法:排空膀胱后开始收缩阴道、肛门和会阴3~6秒后放松,间隔3~6秒重复上述动作,收缩肌肉时吸气,放松时呼气,连续15分钟,2次/日。

以后逐渐增加肌肉收缩次数、增加收缩强度。

全熟练掌握时,在坐位、站位均可训练。

1.3.2电刺激治疗。

主要原理是将安置在产妇阴道内的探头进行相互传输电流,使电流同时刺激盆底肌肉与盆底神经,进一步强化盆底肌强度与力量,从而有效阻止膀胱逼尿肌的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被动训练,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7]。

治疗时应当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来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增加盆底肌肉的强度及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予低频电刺激时,刺激电流强度以患者有强烈收缩感而无疼痛为限度[8]。

通常选择10~25 mA,刺激时间为20 min[9]。

盆腔肌电刺激主要用于明确诊断为PFD的对象,同时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可能不被产妇接受,会增加感染风险[10]。

同时此类治疗需以有经济条件、离医院近、时间已安排为基础。

1.3.3生物反馈治疗。

属于一项训练技术,它主要利用不易被发现的肌肉生理来给视觉或听觉带来信号,同时向患者进行反馈,使其充分感受到肌肉的运动,期间也能学会如何变换与稳定生理过程[11]。

生物反馈可合理的调整与控制不良盆底肌肉的收缩功能,在临床中起到显著的应用效果[12]。

国内外报道显示,Kegel训练方法,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0%,防治PFD[13-14]。

1.3.4盆底肌肉康复仪器辅助训练。

主要优点为产妇可自己主动掌握,提升阴道紧缩力,进行疾病预防[15]。

其方法为,仰卧位或蹲位,将盆底康复器置入阴道内直至1指深度,尾丝留于阴道外以便取出及防止滑落。

恢复训练初期将最轻的或者直径最大的阴道哑铃置入阴道内,收缩盆底肌肉使哑铃在阴道内停留1min,以后逐渐增加哑铃停留时间,当哑铃能够停留10min并且在咳嗽、跑步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都不脱落时,改换重量较大或者直径较小的哑铃,15min/次,1次/天,3个月为以疗程[16]。

1.4治疗时机产后是预防性治疗PFD的有利时机,可以促进妊娠和分娩过程中损伤的神经和肌肉恢复。

国外多从产后6~8周进行康复治疗[17],我国一般是产后6周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有研究表明产后6周是PFD盆底治疗的重要时间段[18],产妇在产后42 d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可使产妇的阴道恢复原有的敏感性及大小,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19]。

产后42天~产后3个月,是产后康复锻炼的关键时期,可予以个性化的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3个月~产后1年继续自行盆底肌锻炼,随访评估后可以给予相关问题对症治疗。

2康复护理2.1健康宣教近年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大力支持各级医院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妇女的产后保健意识,积极提高产后妇女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通过对产妇进行延伸健康教育,也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配合度及依从性,最终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健康[20]。

医护人员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自己的盆底目前的状况及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且让患者主动参与进来。

指导患者不要久蹲、久站,避免提重物及重体力活动等,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避免剧烈咳嗽及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

2.2心理护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症状可表现为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不少患者认为这是隐私问题。

护理人员需与产妇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其心理状况以及情绪变化加以了解,通过语言交流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妇进行心理疏导,以促使其积极配合产后护理,从而促进机体恢复[21]。

针对患者的心理现状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帮助,让患者面对现实,早日走出心理阴影,接受盆底康复治疗[22]。

2.3饮食指导优化的膳食营养,合理配比蛋白质,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可以有助于盆底肌的恢复[23]。

指导产妇产后合理饮食,一般产后6h进食流食,待肛门正常排气后,则需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普通饮食,且饮食需具备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等。

研究显示[24],补中益气汤能显著改善病变患者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功能,显著改善盆底功能,以及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2.4疼痛护理产后密切观察产妇切口,一旦其发生热痛、红肿等,则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处理,以防发生感染。

如果产后产妇疼痛较为明显,则需通过止痛药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其缓解疼痛,以提升其舒适性。

2.5其他护理在产科门诊及住院部设置母婴哺乳间,方便患者及家属给孩子换尿布、母乳喂养等。

用布帘或屏风把筛查区及治疗区隔断屏蔽好,保护患者的隐私,让患者有安全感。

对于已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也可电话随访治疗效果,为她们解疑答惑,督促她们规范治疗,纠正她们关于治疗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采用微信平台、在当地影响较大的媒体报刊刊登相关知识的文章、去社区等处上公益课等方式,普及盆底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

3小结与展望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盆底康复治疗疗效显著[25],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26-27]。

国外是PFD康复治疗常规开展的项目,但是国内尚未普及[28],还有一些如子宫托治疗、行为训练、中药熏蒸、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推拿疗法及药膳疗法等康复方法临床应用也在逐渐推广[29-30]。

随着康复技术的不断完善,给护理提出了新的方向,康复治疗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1]蔡月红,赵霞,郑丽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现状与治疗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8):1575-1579.[2]汪玲莉.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63-65[3]王慧丽,李小红,翁佳丽.阴道分娩产妇不同时间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7):643-645.[4]吕晓霞.产后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9):94.[5] Kruger J,Budgett D,Goodman J. Can you train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by contracting other related muscles[J].Urology & Nephrology,2019,38(2):677-683.[6]王乾华,邓飞涛,王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8,47(5):624-626.[7]曹锦慧等.盆底肌锻炼与盆底肌锻炼联合电刺激对多发性硬化症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9):120-123[8]王红新,谷敏.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3):68-69.[9]尹玲,曾碧涛,朱咏梅,等.不同盆底康复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评估[J].中国性科学,2015,24(11):106-108.[10] 林忠,朱雪红,卢坤彬,等.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顺产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Meta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6):558-563.[11]洪敏,陆佳红,万齐鸿,等.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联合凯格尔运动在产后盆底功能重建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2):312-314.[12]袁苗,刘广丽,姜卫国.产后早期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治疗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45):29-31.[13] 程丽楠,崔仁善,崔英善.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9):2234-2235.[14] 徐土珍,孙秋华,宋丹.盆底肌训练早期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7):607-611.[15]李足秀.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7):3875-3876.[16]姜海燕,叶丽华,居红芳,等.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加电刺激及阴道圆锥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815-4816.[17]MEYER SHOHLFELD PACHTARI Cet al.Pelvic floor educa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J].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1,97 ( 5 Pt 1) : 673-677.[18]李杰,贠艳丽.生物反馈及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8):1057-1058.[19]徐慧,杨华,李杏,等.在产后不同的时间对产妇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效果对比[J].护理研究,2015,13(18):72-73.[20]林婷婷.针对性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综合肌力及性功能障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6):3063-3064.[21]阿斯叶·阿布拉,米娜瓦尔·阿布力孜.不同分娩方式结合产后电刺激对盆底功能及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8):1268-1272.[22]曾利琴,熊华.针对性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情绪状况和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1):80-83.[23]唐佳松,吕小娟,张晓杰,等.个体化膳食营养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阴道前壁膨出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507-509.[24]梁丹,周燕玲,刘洁球,等.补中益气颗粒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的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1):100-103.[25]孙智晶,朱兰,郎景和,等.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6):420-428.[26]储小燕,黄欧平,周江妍,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9):679-683.[27] Dua A,Radley S,Jones G,et al.The personal impact of pelvic floor sympto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ge[J].Int Urogynecol J,2014,25(1):117-121.[28]吴桂丽.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6):181-181.[29]张旭红.盆底肌训练联合中药熏蒸在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9,4(06):138-140.[30]徐磊.针灸会阴穴配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11):230-2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