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1.实验原理:用取样法或取样法,对草地(自确定)双子叶植物进行计数,并计算出其种群密度。

2.目的要求(1)掌握初步辨别单子哪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方法。

(2)。

3.材料用具4.实验步骤:(1)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2)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确定的调查时间:;需要携带哪些材料用具;你在小组内的分工是。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

(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3)能够表达出教材探究实验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

二、学习过程(一)种群的基本特征探究一: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1、回忆初中知识,种群的概念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2、种群的基本特征: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你能简单说明原因吗?探究二:种群的各特征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又怎样相互联系的,请完成相关的概念图:思考完成: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的种群特征是,它又上怎样预测种群密度的,请画出它的类型并加以标注:(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其中样方法适于调查哪些生物标记重捕法适合调查生物的特点是2、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三):探究草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简单说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不同点:2、想一想本实验要用到哪些工具和用具3、用样方法进行本实验的基本原则是4、根据实际情况你要调查的双子叶植物是,用怎样的取样方式样方的面积是,你在小组内的工作分工是。

5、请你设计出调查对象的计数表格:6、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7、对本实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三、反思总结完成概念图并说明原因四、当堂检测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2、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N= 39×34÷153、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C.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D.稳定型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4、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5、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型,C表示________型。

(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 。

(3)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4)C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6、在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

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课后练习与提高1、种群是指一定环境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2、下面是对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步骤正确的是()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②④3、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4、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5、与种群密度有关的非种群特征是 ( ) A.年龄组成B.施用农药 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6、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减少 B.出生率下降 C.死亡率增大 D.天敌增加8、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

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A B C D9、一个种群中如果幼体较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那么这个种群密度会 ( ) A.越来越大 B.保持稳定C.越来越小D.无法预料10、(1)如下图如果要调查面积为100m²草地中播娘蒿这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样方____法,根据样方法步骤算出该杂草的种群密度:(2)如果要调查某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___法。

计算公式:N/a=b/c例: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3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只/公顷。

思考完成:年龄组成当种群中青年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较少是,种群呈增长型,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当种群中年老的个体较多,而中青年个很较少是,呈衰退型,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小,当种群的个年龄段个体数相当时,呈稳定型,种群密度将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植物、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

个体比较大、活动范围比较大2、N=M×n/m。

、(三):探究草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植物则容易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一般呈条形或是披针形,叶脉一般是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一般是网状脉。

2、细线、铁钉若干、皮尺、实验报告纸3、①随机取样②样方的面积一般定在1m24、略次数一次二次.…..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7 8样方计数平均值(6)略(7)略(四)①死亡率②出生率③性别比例④年龄组成原因: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着年龄组成: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当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时,年龄组成组成为稳定型;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面出生影响着性别比例,而死亡率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四、当堂训练:1.D 2.C 3.A 4.D5(1)_增长_ 衰退(2)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相对稳定(3)越来越大(4)越来越小6、①选取面积应为100cm×100cm②应随机选取5个样方③应为N1到N5 的平均值课后练习:1A2A3A4B5B6A7B8D9C10(1)略(2)标志重捕9 小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中学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