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北古村落“半浦”(宁波古村落之七)(2008-10-07 21:30:05)
标签:大宅子古渡二老阁周家祠堂半浦小学旅游
08年10月5日,是一个秋雨朦胧的上午,我们撑着伞,踏着细雨,走访了半浦村。
“半浦村”距宁波20公里,位于姚江之滨,慈城古镇以南。
半浦村南边就是古渡“鸛浦”。
古渡口据交通要冲,姚江上游的货物和客商在此上岸经营和转运,连接古镇慈城与姚江上下游商贸,同时也生发滋养了“半浦”渡口古村。
围绕着古渡口附近方圆不到一里路程,是半浦古村落的建筑群落,一批明清时代的民居散落了周围。
这些明清古建筑大约有15处以上的院落,其中的四合院,三合院,几进的大宅子都还依稀可见当初的繁华。
这些宅第都还有响亮的名称,村民说起来如数家珍。
“陆善堂”、“和庆堂”是一幢宅子的两个名称。
“益丰门头”、据说是最早的大宅子。
“茶栈”,是当年的茶商经营的场所,院子宽阔,门楼颇有气派。
一座老宅名子称“中书第”,据说有2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崇尚文化的主人所为和居住的地方吧?
还有“孙家”“周家”“芝轩门头”“前八房”“九间头”等等,都是可观的大宅子。
“孙宅”主人是孙衡甫,这位主人当年是四明银行的当家人,曾经可是经营成功,财力可观。
从他捐建的半浦小学,便可略知一二了。
孙衡甫捐资建造的“半浦小学”,是一幢四合院,欧式特征明显的主楼在乡村里显得异常醒目,经历了80年风雨之后,这幢欧式楼房依然完好地伫立着,进了昔日半浦小学的大门,看见一块碑,刻于1927年,字迹模糊。
“周家祠堂”经过修缮,现在的规模气派不小,用作老年活动中心。
著名的藏书楼“二老阁”也是在这个渡口,300多年前,郑氏亲自到余姚黄竹浦,把黄宗羲著作用船载运到半浦。
后来,郑氏编《二老阁书目》整理黄宗羲的遗稿,四方学者访求黄宗羲的著作,不去竹浦去半浦,使二老阁在学术界享有了盛誉,也使半浦古渡多了四方求学者的身影,二老阁缕缕书香,因此散播到宽阔江面之外更远的地方。
可惜,今天半浦已经没有二老阁的身影,只留下一块石碑,记载着曾经有过的盛况。
半浦村现共有村民600余户,1320人。
老宅子“益丰门头”
半浦小学建于1927年的欧式主楼
半浦古渡口现在还在运营,远处是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