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题报告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结题报告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结题报告
包头医学院医学院马淑一
一、研究意义
医学检验学是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与实验室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综合各基础医学、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

临床医学的需要推动医学检验的发展,医学检验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又促进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沟通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具备临床医学知识和医学检验技能双重角色的医学检验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开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目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培养技师型医学检验人才,我校的检验专业也是如此,这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就临床问题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工作中通常只关心结果准确与否,很少考虑对结果使用的情况,不能从实验室的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提供临床咨询,难与临床医生进行平等对话。

为了找出理想的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进行了此项目的研究。

二、技术力量
本课题组成员均系医学技术学院教师,主研人员从事医学检验教学和管理工作多年,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多次合作完成多项省市级和校级教学和科研项目,默契度比较高。

申报此项目前,我们已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并深入用人单位,了解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法,二、研究目标
通过本研究可探索出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即适应各级医疗单位和相关研究机构对高技能应用性医学检验不同需求的人才,可以达到“立体化”培养目标:具有熟练的临床检验技能、基本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医学研究部门和生物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高技能性人才。

三、研究内容
新的培养模式包括:
1、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
2、建立适应新医学检验的实习课程;
3、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方法
4、加强检验专业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交叉渗透;
四、需解决的问题
进行此项研究,需要得到教务处和院部的许可和配合方可。

根据用人单位对我院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的反馈,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教务处允许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新医学检验的实习课程,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加强检验专业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交叉渗透,从而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五、技术路线
1、2011年9月-12月:制定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包括制订与医学检验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大纲、课程安排上将各专业学科有机联系起来、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安排改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安排、应注重检验专业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交叉渗透;课程讲授更强调启发式教学,并提倡判断思维、加强教学与临床的结合);
2、2012年3月-1013年3月:实施改革后的培养方案;
3、2013年4月-10月:通过一定的考核方法,统计总结改革后的效果,撰写论文,课题鉴定。

六、指标完成情况
1、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已完成):在教务处允许的情况下,先后召开了医学检验专业校本部和临床医学教研室主任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会议,制定了改革方案,修订与医学检验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大纲、课程安排上将各专业学科有机联系起来,并已实施
2、建立适应新医学检验的实习课程(已完成):对检验专业的实习课程减少了验证性试验,增加了一些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方法(已完成):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多互
动、由教师主导转化为多引导。

努力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

课程讲授更强调启发式教学,并提倡判断思维。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原则。

减少课内总学时、增加课外学习时间,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扩大选修课范围,系统设置选修课和自学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加强检验专业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交叉渗透(已完成):学院要求任课教师每年都要到临床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临床检验的最新进展,并多拓展自己的临床知识,以便在授课过程中将检验专业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应用到临床。

六、创新点
首次在内蒙地区进行此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将会对自治区的医学检验专业的高等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培养的检验人才可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七、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检验的专业课基本上都是大四开始上,2014年才毕业,现在正在实习,所以实施本改革后,实习单位反馈较好,用人单位对我院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的反馈还要等到明年。

课题组将继续追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