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与4的和.
二、新授教学
(一)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出示图片:天平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100.
(3)出示图片:篮球。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3.方程的意义.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东北虎2003年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
师: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生总结出:2003年只数乘3+100=2010年只数。
生: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得到5个等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在数学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做方程。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50()×2=10
(二)列式.
1.一支钢笔()元,2支钢笔多少元?
2、第2题
(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3)指名说解法。
3、第3题
(1)填表。(2)说数量关系
三、作业
信息窗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习解形式为x±a=b的方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解形式为x±a=b的方程。
师:通过资料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二、能说出米粉重量与碗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生:米粉重量+碗重量=总重量
学生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式子。X+20=70
师:像这样左右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等式,我们用天平来研究一下。
师:请同学们观看屏幕,知道这包方便面是多少克吗?
生:120克
师:观看图片2天平平衡吗?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图片3根据天平列等式
是方程的解
2.解方程。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600+x=860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左边=600+x=600+260=860=右边,所以,X=260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学生交流:笼子重重量+金丝猴重量=总重量。
师:那么,小金丝猴的体重怎样表示?
学生:用未知数х来表示。
师:方程怎么列?
学生:150+х=500
活动二:引导学生借助天平,解方程。
(1)引导学生观察: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两边再放上同样的物体,天平还是平衡的;
(2)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两边再去掉同样的物体,天平还是平衡的;
三、大家现在知道什么是方程,我们来做练习。课后自主练习1、2、3
四、师:通过研究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信息窗1——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背诵方程的定义
1、同桌互相背。2、指名背。
二、练习第1到3题。
1、第1题
(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解法。(3)指名说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易方程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窗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说出图中信息。
学生:笼子重150克,金丝猴与笼子共重500克。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
二、学生:如何求小金丝猴的体重呢?
师: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知识,怎样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师:现在我们知道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
生:练习巩固。
资料二:(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资料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人工养殖只数与野生只数之间的关系,用文字表示。
2、在天平上如何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3、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师:呈现资料2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资料3:东北虎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学例1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80是方程的解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方程的含义。
2、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重难点:经历从等式到方程的过程有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师:大家喜欢动物吗?知道哪些国家保护动物?
生:喜欢……大熊猫……
师:老师这有几副大熊猫的图片(大屏幕),本节课我们以大熊猫爱吃的米粉为题材研究数学问题。(生读资料)
5、教学例2。
(1)学生讨论解法。
(2)学生合作写解法。
6、看书第6页。
三、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2.方程都是等式.()
实验:左边是χ+50、右边是50+50+50,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χ+50=50+50+50。
活动三:学习解数量关系为x±a=b的解方程。
三、自主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填空题。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的解方程。
四、全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简易方程是如何形成的,同学位们有什么收获?
信息窗2: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