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发达国家衡量标准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世界发达国家衡量标准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世界发达国家衡量标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前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 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稳定,受汇率、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

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相对全面客观了。

目前的具体标准是: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

最新世界分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10年11月4日发布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分组进行了重新的修正,修正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量由2009年的38个,上升的2010年的44个,增加了6个2010年发达国家数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28个国家) 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英国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16个国家或地区) 安道尔、巴林、巴巴多斯、文莱、塞浦路斯、爱沙尼亚、中国香港、以色列、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纳哥、卡塔尔、圣马力诺、新加坡、斯洛文尼亚、阿联酋2010年发展中国家阿拉伯国家(16个国家或地区) 阿尔及利亚、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摩洛哥、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阿曼、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叙利亚、突尼斯、也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24个国家) 柬埔寨、中国、斐济、印度尼西亚、基里巴斯、朝鲜、老挝、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蒙古、缅甸、瑙鲁、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越南欧洲及独联体地区(23个国家) 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中等发达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黑山、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马其顿、土耳其(中等发达国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32个国家或地区) 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巴哈马、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南亚地区(8个国家或地区) 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撒哈拉以南非洲(45个国家或地区) 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莱索托、利比亚里、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南非、斯威士兰、塔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最不发达国家(23+1个国家) 阿富汗、不丹、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中非、乍得、刚果(金)、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海地、基里巴斯、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尔、萨摩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图瓦卢、瓦努阿图、南苏丹(2011年新独立国家)详细介绍与发展中国家相对的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

通常指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其中以澳、美、日、德、英、法、意和加拿大7国最为发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使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的经济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对世界经济、政治有较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70年代初期~8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之后便是经济低速增长。

这些国家随着生产的发展,资本的集中,垄断也有很大发展,并且垄断资本国际化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有所发展,但矛盾也随之发展和趋向激化。

发达国家又分为超级大国和第二世界。

超级大国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具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大国,其特点是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军事侵略或控制,企图独霸整个世界。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第二世界是处于超级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达国家。

这是毛泽东将世界各国划分为三个世界时提出来的。

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如超级大国,不同程度地受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但是,它们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比发展中国家雄厚,不少国家还保留着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形式的殖民统治。

从世界经济政治地理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大致位于北半球,所以又常被称为北方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位于南半球,因此被称为南方国家。

词语来源发达国家的概念是经合组织提出来的。

1995年6月,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曾经宣布,从1996年起,将新加坡划为“发达国家”,根据是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4万美元。

但新加坡认为自己国内的工业基础还比较弱,要求经合组织对发达国家的标准再作研究和明确。

1996年1月,经合组织改变了原来的决定,将新加坡改划为“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词语划分标准发达国家是按照人类发展指数高低来划分的。

按照“ 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为发达国家,超过0.85为准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预备队),可以看出,到2009年,世界已经有37个发达国家(比2008年增加4个),新增的4个国家是卡塔尔、捷克、巴巴多斯和马耳他。

这其中,以巴巴多斯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意义最为重大,因为它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发达国家,也是第一个以黑人为主体的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名单发达国家名单:(括号里面的数字就是该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年公布的)欧洲(23国)挪威(0.971);范德萨冰岛(0.969);爱尔兰(0.965);荷兰(0.964);瑞典(0.963);法国(0.961);瑞士(0.960);卢森堡(0.960);芬兰(0.959);奥地利(0.955);西班牙(0.955);丹麦(0.955);比利时(0.953);意大利(0.951);列支敦士登(0.951);英国(0.947);德国(0.947);希腊(0.942);安道尔(0.934);斯洛文尼亚(0.929);葡萄牙(0.909);捷克(0.903);马耳他(0.902)美洲(3国)加拿大(0.966);美国(0.956);巴巴多斯(0.903)亚洲(3国)日本(0.960);新加坡(0.944);韩国(0.937);文莱(0.920)[1]中东(5国)以色列(0.935);科威特(0.916);塞浦路斯(0.914);卡塔尔(0.910);阿联酋(0.903)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0.970);新西兰(0.950)非国家经济体中国香港(0.944);中国澳门(0.944);中国台湾(0.943);波多黎各、马提尼克岛、格陵兰、瓜德罗普岛等。

发达国家的概念是经合组织提出来的。

广义的发达国家24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芬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希腊、冰岛、爱尔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

狭义的就是工业七强。

1995年6月,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曾经宣布,从1996年起,将新加坡划为“发达国家”,根据是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4万美元。

但新加坡认为自己国内的工业基础还比较弱,要求经合组织对发达国家的标准再作研究和明确。

1996年1月,经合组织改变了原来的决定,将新加坡改划为“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 发达国家是按照人均国民产值来划分的,但是不完全,比如中东石油国的人均国民产值比许多发达国家要高,但是仍然不是发达国家。

狭义的发达国家就是七国集团成员更是胡说。

在任何发达国家的定义中都包括北欧各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等国。

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

狭义的发达国家:包括北欧,广义的西欧各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

广义的发达国家:包括北欧,广义的西欧各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同样的道理:中东石油国的人均国民产值非常高在80-90年代甚至排世界前几名,但是从来没有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同样的还有文莱。

原因是他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中国家一样。

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发达经济体(Advanced economies)为29个,和经合组织有差异,分别为: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奥地利、芬兰、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卢森堡、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省、瑞典、瑞士、香港(特别行政区)、丹麦、挪威、以色列、新加坡、新西兰、塞浦路斯、冰岛。

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士、比利时、荷兰、芬兰、挪威、丹麦、瑞典、希腊、冰岛、葡萄牙、西班牙、卢森堡、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南非等。

(联合国公认的)俄罗斯2001年的人均GNP只有1690美元,不及巴西的一半(3610美元)。

俄罗斯早已失去昔日经济大国的风采。

新加坡的人均GDP非常高,2001年为22780美元,居世界前列。

联合国曾有意把它列为发达国家,但新加坡官方表示新加坡发展时间短,工业基础还不稳固,谨慎的把自己列为发展中国家。

南非2001年的人均GNP为3060美元,好象不足以评为发达国家。

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它是该地区最富裕的国家,而且发展背景也和其他黑非洲国家不同。

南非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非的贸易伙伴主要为欧洲国家,近年来南非同亚洲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

作为非洲的领头羊,评为发达国家就是理所应当了。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亚洲(3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韩国(14,649)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拉美(1国):巴巴多斯(14,426)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