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20年样题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20年样题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20年样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时至今日,人们对细胞的认识已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动植物体的组成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繁殖不在细胞内进行2.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B.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需要提前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量混合3.细胞中的元素大多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种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少B.西瓜汁的含糖量很高,是用于还原糖鉴定的理想实验材料C.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胆固醇、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4.细胞膜是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对于维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B.制备纯净细胞膜通常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材料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磷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D.细胞膜表面的某些物质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5.研究表明,水生植物丽藻细胞液中的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约高1065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K+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水进入丽藻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C.温度对K+进入细胞的过程没有影响D.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丽藻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6.酶和A TP在细胞代谢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储备大量的ATP以适应每时每刻的能量需求B.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C.细胞中ATP的合成和水解都需要酶的参与D.A TP可以为酶的合成过程直接供能7.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为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中CO2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长时间培养,光合作用强度会降低8.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根尖分生区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水果储存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有机物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C.人体剧烈运动时,CO2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的D.水稻等植物长期被水淹后,根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9.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①④③②B.图①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C.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D.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则在②所示时期会形成细胞板10.生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活细胞也一样。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皮屑的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B.细胞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的过程C.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D.细胞分化后其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具有全能性1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B.DNA复制时,新形成的两条子链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DNA分子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12.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十分重要。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既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有关,也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中,可能观察到四分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细胞不均等分裂的现象13.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杂交,则F2中A.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1/8 B.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占总数的5/8C.F2中会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高秆与矮秆的数量比约为3:114.从1909年开始,摩尔根等人潜心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最终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的结论。

对得出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A.运用假说-演绎法B.孟德尔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C.萨顿应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5.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年科学家又在研究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继而补充和发展了“中心法则”。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DNA复制DNA的两条链核糖核苷酸B 转录DNA的一条链核糖核苷酸C 翻译DNA的一条链氨基酸D 逆转录RNA 核糖核苷酸16.可遗传变异是由于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型C.染色体数目变异包含个别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目的改变D.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17.已知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图是某家系中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若II-4与一个女性携带者(Aa)婚配,则理论上A.I-1与I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B.生一个有病孩子的概率是1/6C.II-3的儿子均为患者,女儿不一定患病D.可在患者家庭中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18.育种是利用生物变异的原理,对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出满足人类需求的优良品种的技术手段。

对下图所示的相关育种叙述错误的是A.经A、D途径的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不同B.经B、C途径的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经E途径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F途径中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均可使染色体组加倍19.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综合进化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内容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0.人体的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统称为体液。

如右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的不同组成部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②④C.③与④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④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21.在完成反射的过程中,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③上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表示突触后膜C.a在静息状态时没有离子进出细胞D.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从a→b,不能反向传递22.人体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使体内细胞拥有稳定而适宜的存活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越强大越好B.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有重要意义23.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右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B. HIV侵入机体后,能直接刺激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C.HIV主要攻击T细胞,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都会受到影响D.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24.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B.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现象D.温特证明了生长索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25.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一样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与脱落酸的作用有关B.油桃结果后,喷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26.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估算值偏小C.种群密度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人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27.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少数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很快环颈雉数量大增。

图示为1937-1942年环颈雉数量变化曲线(实线表示)。

假设1937年的种群数量为N,每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数量的λ倍。

据图分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调查环颈雉种群数量应采取标志重捕法B.每年环颈雉的数量出现小幅下降是由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估计1943年环颈雉种群数量为Nλ6D.预计1943年以后较长时间该环颈雉种群仍然符合J型增长28. 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成了一片裸地。

许多年后植物逐渐繁茂起来,到1934年演替成了小树林,动物也增加到880种。

在此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比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历时短B.植物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而动物没有C.物种丰富度逐渐提高,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人类活动不会影响该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9.下图为生态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食物链和食物网,④为抵抗力稳定性B.①中动物都是消费者,且每种动物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C.②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③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关,负反馈调节是基础30.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生物多样性锐减也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