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拉丁美洲和巴西ppt
2019拉丁美洲和巴西ppt
湿热为主的气候
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
①巴西东南热雨林
②中美地峡、海地岛、
墨西哥东岸热雨林
③巴塔哥尼亚高原温
大陆
④西海岸气候呈狭长
分布
⑤西岸热沙漠延伸到
赤道附近
⑥安第斯山植被垂直
变化
26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南美热带雨林 气候最为典型 的原因:纬度 位置、大气环 流、地形、洋 流
a.赤道低气压控制; b.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 c.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利于大西洋暖湿气 候的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 d.东侧暖流的增温增湿
尼加、牙买加面积较大。1492年,哥伦布 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度 附近的岛屿。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 了真正的印度。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于 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20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②南部: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大 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
下图为长江、黄河、尼罗河、亚马孙河干流剖面图及水能蕴藏量 表,读图回答21--22题。
21.b河比d河的水能蕴藏量丰富得多,主要原因是 ( B)
A.b河的落差大 B.b河的流量大 C.b河的流程长 D.b河开发程度高
22.b河流经地区人口密度很小,主要原因是( A )
①气候湿热 ②地形崎岖 ③气候干旱 ④经济发展水平低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 洋性气候),东侧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因素
3、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南北狭长,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地形和寒流
4、南美洲缺失亚寒带、寒带气候、自然带
——海陆分布(陆地缺失)
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水热组合随海拔高度变化
24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巴西东部沿海
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 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 和阿根廷) 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 智利(圣地亚哥) 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7ºS,智 利南部和火地岛 7.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东 侧,西风的背风坡) 8.高山气候
• (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墨 西哥的 白银、巴西的铁矿、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 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 (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 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
• (4)海洋资源: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上升 补偿流的影响,饵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 场之一。
A、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B、世界上三大潮涌区之一,海浪侵蚀作用明显, 泥沙难以沉积
C、河口地壳下沉
33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B.巴拉那河: 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河
口称拉普拉塔河。 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
电站是目前第二大水电站。 上游:流经巴西,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范 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思考
1.为什么将该区域称为拉丁美洲 ? 2.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1、经纬度位置
120oW
80oW
23.5oN ★32º经N ~纬度55º位S 置
热带为主 0o 少部分在温带
没有寒带
23.5oS115ºW ~ 35ºW 南美80ºW ~ 40ºW
10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100N
800W
90N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790W
11
巴拿马运河
纽约 旧金山
麦哲伦海峡
12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大大缩短了南、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之间的航程。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德雷克海峡
60
80
60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 端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 利和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 运河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 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 要海上通道之一。海峡内聚 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 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 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 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 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 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 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 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 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 “暴风走廊”、“魔鬼海 峡”,是一条名符其实的 “死亡走廊”。
37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水文:世界最大河
(1)水文特征: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平 缓,航运便利。
(2)三大河流及分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诺 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它们的中下游都形成了广 阔的冲积平原。
(3)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 (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年河。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 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ºW, 0º)。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 运便利。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
(4)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
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它位于位于安第斯山
脉中段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
“高原明珠”。海拔3800多米。印第安人一向把的的喀喀
湖奉为“圣湖”。
38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
⑴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海 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印 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 岛”。
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南端港口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区的 行政中心,世界最南的城市,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去 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 乌斯怀亚城(55°S、68°W)。
• (5)生物资源: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 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 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 蜂鸟等。
二、自然地理概况
1. 地形: 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
墨西哥高原;
南美西部: 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北到南:奥里
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合恩角:南部群岛的最南点就是闻名世界的合恩角,其经过 的经线67ºW)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
21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火地岛乌斯怀亚:南极科考的中转站
22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热带为主的气候——气候类型分布
23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气候
以热带气候为主,具有“湿热”特征。干旱区面积较小, 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40oW
区域定位
80W
南 美 洲
赤道穿过的国家 有哪几个?
(厄瓜多尔、哥 伦比亚、巴西)
60W
40W
10N
0° 50°W
圣保罗
55S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5o ★2、海海陆陆位位置置
N
◆东临大西洋 0o ◆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 23.5oS 墨西哥湾
◆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120oW
墨西哥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小结
1、经纬度位置:
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30ºN-55ºS)
110ºW-40ºW (南美洲80ºW-40ºW)
2、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
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二)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
南部:南美洲
重要地理事物: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
200
900
600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
(不同成因)类型:
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 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由一些小岛和 众多的珊瑚礁组成。西印度群岛上有二十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古巴、海地、多米
尼加、牙买加面积较大。1492年,哥伦布 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度 附近的岛屿。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 了真正的印度。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于 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34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重要河流和水电站
·
拉普拉塔河、伊泰普水电站(巴拉那河)
35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近页
安赫尔瀑布
(委内瑞拉)
伊泰普水电站
(巴西与巴拉 圭两 国边境的河段 )
伊瓜苏瀑布
(巴西与阿根廷交界)
36
天堂瀑布,安赫尔瀑 布深藏在委内瑞拉的 高山密林之中。它的 水量虽然不是很大, 落差却有979米,气势 雄伟、景色壮观,果 真应了那句“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的著名诗句。 上个世纪中叶,安赫 尔瀑布还鲜为人知 .
⑵主要河流:
大西洋水系河流多,流量大
1.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二长河
2.水量大: 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①亚马孙河: 3.支流多,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