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概述一、电视新闻界定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三、电视新闻的发展四、电视新闻共性规律五、电视新闻个性特征一、电视新闻界定―电视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1990年)电视新闻采摄制方式•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EFP (electronic field producion)•——电子现场制作•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DNG (digital news gathering)•——数字化新闻采集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1、消息类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新闻30分》《经济信息联播》《中国新闻》)*时政新闻#播新闻式*财经资讯#说新闻式*民生新闻2、专题类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类节目(《新闻调查》《面对面》)3、评论类新闻节目不仅摆事实,更要发议论、讲道理可以是一个完整节目,也可以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节目的组成部分出现,可以由评论员、主持人直接出面评论,也可以请特约评论员、节目嘉宾、观众表达观点意见其他交叉融合节目类型1、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2、电视新闻杂志节目3、电视新闻纪录片4、特别节目东方时空三、电视新闻的发展形式发展1、口播新闻2、影片新闻3、电子摄录新闻4、卫星新闻我国电视新闻发展起步阶段80年代快速发展90年代以后变革中趋于成熟央视《新闻频道》设立—— 2003年5月(新特征体现:栏目多样化,连线日常化,直播常规化)新闻理念发展快速详尽现场深度个性四、电视新闻共性规律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五、电视新闻个性特征1、立体信息传播2、直观形象思维3、现场纪实再现4、观众多层次参与5、表现多元素综合6、报道多工种配合1、立体信息传播:重视同期声重视非语言符号2、直观形象思维:抓拍典型情节、细节蒙太奇思维3、现场纪实再现:现场的视角纪实的手法4、观众多层次参与: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思想参与参与再传播5、表现多元素综合:视觉——现场纪实影像情景再现照片文字动画听觉——同期声画外音解说现场声音乐音效6、报道多工种配合:前期采摄——―采摄合一‖到―采摄分家‖后期制作——剪辑配音包装第三章电视新闻采访⏹第一节采访共性⏹第二节电视新闻采访个性特征⏹第三节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第四节电视新闻现场采访第一节采访共性⏹一、采访的含义什么是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线索或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对新闻事实通过调查研究或是亲身体验等方式,亲历亲为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采访的特性:(一)新闻性(二)时效性(三)广泛性(四)无止性(五)灵变性(突发性)⏹三、采访的目的和作用⏹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核实已有的新闻线索是否真实,同时抓出新闻点,收集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迅速地报道出去。
⏹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社会要求新闻工作者首先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善于在采访中核实其真假虚实,同时善于顺藤摸瓜挖掘新闻事实,在采访中了解新闻产生的原因、相关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在采访中做到点面结合。
要求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善于抓此个新闻中主要或重要事实的收集,同时,要善于掌握全面概括性的材料,也善于抓典型和细节,力争做到对新闻事实全面、客观、立体化报道。
要求记者善于收集在这次采访中另外露出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或事实,同时,记者也要善于在有时间和方便条件的情况下,一窝端,收获二个或是多个新闻。
或者至少约好下一个新闻的采访时间和地点。
重要性体现:(一)获得原始一手材料。
新闻材料有一手和二手之分,也称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之分。
(二)发现新的新闻线索。
(三)核实新闻事实。
(四)建立新闻网络。
⏹四、采访方法⏹基本方式——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具体方法——⏹座谈会(调查会)参加会议蹲点⏹体验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网络访问个人面对面访问⏹五、采访心理分析⏹(一)采访交流的心理吸引因素:⏹相似因素⏹需要因素⏹对等因素⏹强迫因素⏹仪表因素⏹能力因素⏹(二)记者心理⏹自信力⏹心理调节⏹意志品格⏹应变能力⏹自我修养⏹(三)采访对象心理⏹采访对象心理分析——⏹合作者-- 需要信任善谈情绪⏹不合作者–谦逊紧张反感⏹影响采访对象心理因素——⏹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个性特征影响⏹记者能力影响⏹事实利害影响⏹(四)沟通心理的桥梁⏹寻找共同点⏹合格的对话者⏹平等交流⏹感情交流⏹适宜的时空⏹强硬采访的心理第二节电视新闻采访个性特征⏹一、现代的采集手段⏹二、形象画面的报道⏹三、特定的思维方式⏹四、综合的表现因素⏹五、特殊的工作方式:―采摄合一‖到―采摄分工‖的变化⏹六、复杂的工作环节⏹七、独有的采访形式: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直接传导形象。
电视采访要能够捕捉现场环境氛围中的信息。
电视采访要给人以没有摆布的真实感。
电视采访要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电视采访要注意语言的口语话电视采访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电视采访要注意记者采访的态度、语气、举止及外貌服饰第三节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一、全面准备理论准备政策情况知识心理事务⏹二、确定重点重点范围重点对象主要画面⏹三、背景研究广泛浏览分门别类综合分析消化吸收第四节电视新闻现场采访⏹一、选择采访对象有典型、代表性的采访对象权威性的采访对象当事人、知情人赢得采访机会独家采访⏹二、提问规律与方法:1、依据既定目的设问:问题有针对性问题有层次、问题有深度、问题有新意、问题有特点、2、依据采访对象设问:问题要因人而异、注意提问顺序、问题要有助于回忆思考、问题要有触发力、边问边听边思考3、设问的变通:开门见山与迂回提问、激将与反问、追问与停顿。
4、关于开放式问题与闭合式问题5、访问记录⏹三、电视现场采访(一)现场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对新闻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士进行的采访活动。
其特点:采访过程公开化;纪实性和表现性兼容,纪实性是指把采访与传播融于一体,增强现场感和可信度;表现性是指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
其作用:深化报道内容展现人物个性引发情感表达和共鸣⏹(二)现场采访设问要求:问题应是新闻报道的重点问题是思想内涵的拓展问题要具体、简短、客观注意问题的重复提问问题要能引发情绪、增强双向交流避免提问可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三)现场采访存在的问题:缺乏交流、缺乏尊重问题冗长问题有诱导性自问自答、角色错位缺乏主动、应变能力差⏹(四)现场―潜信息‖效应:非语言符号作用--包括人物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
选择好采访环境--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把握好采访情绪把握好体态语言⏹(五)采访方式座谈式、漫步谈话式、追随式、随意式。
(六)多技术环节配合(七)克服―前信息‖损耗第四章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第一节消息类电视新闻特性第二节消息类电视新闻采写编第三节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第一节消息类电视新闻特性一、特点:1、快速2、简短3、广泛4、鲜活二、创新意识1、独家新闻2、新闻由头3、新闻角度4、新闻立意5、表现手法三、报道形式1、口播新闻政令简讯2、图片新闻3、影像新闻4、字幕新闻第二节消息类电视新闻采写编一、电视新闻文稿的特征:图文并茂、视听兼备是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
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特征。
过去,由于电视新闻的前期采拍和后期制作配合不那么默契甚至有点脱节,曾出现过画面、文字―两张皮‖的现象。
因此,要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就必须明确电视新闻画面、文字与主题的关系。
电视新闻的画面和文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只有在服从和服务于电视新闻的主题下,才能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发挥出电视新闻图文并茂、视听兼备的整体功效。
电视新闻文字稿重要作用——构成电视新闻基本骨架、交待新闻背景、深化主题、挖掘思想等方面。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要求:1、总体要求—为看而写,为听而写* 准确* 简练* 口语化(多写短句,克服欧式倒装句,―播者上口,听者顺耳‖ )* 注意与画面、同期声、现场音响的综合运用2、结构要求* 主线单一——要求电视新闻只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作文稿,层层深入,直到把问题阐述清楚为止。
* 构思新颖——要求电视新闻文稿的开头要写得引人入胜,中间穿插一些引起观众兴趣的背景、议论,适当设置一些悬念或展示一下新闻的中心主题要旨,以知识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的东西吸引观众,结尾要注意进一步加强报道的感染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电视新闻奇峰突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不断激发观众接受新闻的欲望,持续收视下去。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说过:―新闻报道要使读者‗上钩‘。
‖就是说,新闻报道要吸引读者,正确引导读者。
)* 层次分明——要求在写电视新闻文字稿时,注意段落、层次和语句之间的过渡、照应与铺垫,使电视新闻具有主体感、纵深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特色要求* 明确实在,听觉鲜明。
要提供鲜明的视听形象,使新闻事物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采摄编写工作时,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与画面匹配或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达、说明、阐释新闻事实,力求多用新闻事实说话,多用写实性文字。
* 注重细节描写。
要尽量采用具体生动活泼的细节来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视听印象。
细节描写可以放在导语部分,像特写镜头一样,以增强报道的立体感和现场感;也可以放在报道的主体部分,使之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还可以放在报道的结尾部分,让报道形成高潮,引起观众的回味与思索。
* 取材精练,篇幅短小。
首先要多搞一些―小口子‖新闻。
一条新闻只集中写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突破口小了,就容易写得集中,写得深刻,并且能够缩短报道篇幅。
再者,要精选事实,用最能反映主题思想本质的事实即―新闻核‖来说明观点。
要善于抓住―新闻核‖来写作文稿,就必须找出电视新闻中具有核心地位、鲜明特性和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
在导语部分对其作初步交待,主体部分可以直接承接导语,比较详细地叙述核心事实,背景材料交待要尽量简略,事例不要重复,尽量使新闻核心事实部分突出出来。
其次,要节奏缓慢地反复输入,。
三、电视新闻文稿的内容组成:1、电视新闻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文字,概括新闻最本质的思想内容,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
导语要求——* 开门见山烘托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 简明扼要,中心突出。
导语要写得言简意赅,要选择最精彩、最重要的细节,突出一二个新闻事实,不要罗列过多新闻事实,不能面面俱到。
* 讲求新意,写出特点。
导语最忌老套,要力求新颖独到有特色。
* 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要体现电视新闻导语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优势,包括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出图像、念文稿、出镜导播和现场采访。
总之,导语不管怎样写作,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往下看或听,故应不拘一格,变化多样。